孫麗麗
(新疆五家渠高級中學,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對高中數學教材進行深入分析之后可以發現,其融入了知識傳授、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以及品德教育等多個方面,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載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時候,想要更好地進行德育滲透,應該注意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發掘,德育元素在數學教材中的體現往往不是直觀具體的,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元素進行發掘。可以嘗試應用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實現德育滲透教育,目前,情境創設也已經成為了中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發揮出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應該對情境的直觀性、高效性以及探索性進行準確設定,把握好數學情境設定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教學情境體現出生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發揮出知識遷移的作用,對數學知識的理論含義以及實踐含義進行確定,這也是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運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務進行生動的展示,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真子集”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將小雞趕進雞架這一過程,讓學生了解到子集與真子集之間的差別,這樣更容易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產生深刻記憶。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對其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數學課堂結構進行合理安排,數學課程中往往蘊含著很多德育元素,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以及結構進行靈活設定,使得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通過對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可以使數學定理、公式等等更加巧妙的穿插到其中,這也使得學生可以針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分析。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協作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共同思考,相互學習。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探討的過程中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在個人學習目標與小組學習目標之間相互轉換,這樣也更加有利于后進生提升學習成績。同時,使得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了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使得學生意識到在生活中也應該尊重他人,并且學會傾聽他人的觀點與看法,這也實現了對學生的德育素養培養。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奇函數與偶函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在美術課程中都已經學習了如何進行對稱圖形的繪畫,你們覺得對稱圖形中存在美感嗎?”這時候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教師接著提問:“那么,我們畫出奇函數與偶函數的圖形之后便會發現,這兩種圖像都屬于對稱圖形,大家對這兩種函數圖形有自己的認知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得學生在對事物產生美感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認知,這也是德育滲透教育的基礎。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德育滲透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將其與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緊密連接。對于數學科目而言,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數學這一學科特點進行發揮,要將德育教育滲透與數學實踐活動進行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德育滲透效果。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開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數學主題活動,要對活動的實踐性、針對性以及趣味性予以保證。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正處在思想意識以及思維能力不斷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在對其進行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思維方式創新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規范化訓練,對學生進行德育以及審美方面的熏陶,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全面。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空間幾何體三視圖”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相對復雜的空間幾何體,將其放置在講臺上,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到講臺上對幾何體進行觀察,并且對其三視圖的具體形狀進行探討,這樣可以使學生相互交流協作的意識以及能力得到培養,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再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這一主題活動的時候,要對活動的各項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主要包括數獨比賽、24 點等等富有趣味性的數學競賽項目。教師要注意為學生準備答題板、計時器以及獎狀等相關用具,通過這種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數學學科素養得到有效培養以及提升,同時,定期開展數學主題競賽活動也實現了對學生競賽意識、集體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意識到競賽中應該謙虛謹慎、尊重對手,實現了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素養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高中數學課程而言,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與德育理念進行融合,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學生精神品質的培養。數學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其課堂結構進行合理安排,保證其與現階段高中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狀態相符合。同時,德育教育理念應該滲透到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要注意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發掘,找到數學教材與德育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循序善誘,從而使得高中數學德育滲透效果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