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花
(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江西 新余 338000)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能力較差,教師在對其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也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興趣是引導小學生融入課堂的關鍵手段,對學生主動學習起到了很大推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上往往具有形象化的特點,這也導致其對抽象化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應用單一的語言講述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也使得一部分知識內容較為抽象,不利于小學生理解。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之后,使得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得到了有效調動。例如,教師在講解《九色鹿》一課的時候,學生往往對這一故事的理解不夠深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九色鹿》的動畫片,從而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文章中所提到的“恩將仇報”“背信棄義”等詞語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也有利于學生對這篇故事的主要情節進行掌握。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卡通人物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樹立起更加具象化的思維意識,激勵學生創作出優秀的、想象力豐富的童話作品。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對外界事物進行感受以及理解的時候,主要還是應用眼睛,這也說明小學階段的學生感知事物的角度較為單一,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互聯網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感官。傳統的文本閱讀教學往往較為抽象,并且教師所講述的內容也是平面化的,不利于學生理解。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之后,可以實現將原本靜態化的、無聲的文本更加富有立體感,使得學生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感官體驗,這樣有利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語文寫作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人生閱歷以及生活經驗較為有限,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供調動的經驗并不多,再加上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局限于家庭以及學校的兩點一線生活中,使得日常生活較為單調,對于生活的觀察也不夠敏銳,沒有實現對文章寫作素材的長期積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之下,由于課堂教學時間較為緊張以及學生寫作素材獲取途徑較為單一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寫作興趣并不高,往往認為語文寫作較為枯燥。當互聯網技術在小學語文寫作課程中應用之后,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庫,為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了保障,使得課堂教學趣味性明顯提升,教師可以通過文字、音頻、圖像、視頻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對已有信息的整合,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文本素材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展示在學生面前。
與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相比較,互聯網技術介入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以往教師在進行作文寫作教學的時候,往往會涉及教師命題、主題分析、學生寫作、教師批閱、教師評講等幾個環節,費時費力,并且寫作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互聯網介入之后,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教師作文評改周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電腦寫作的方式來完成作文寫作,這樣不僅縮短了學生的寫作時間,也使得教師批閱學生修改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給人們日常工作以及學習帶來了極大方便,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寫作教學的時候,也應該積極與互聯網技術進行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庫來對寫作素材進行豐富,打造與學生現階段寫作能力更加貼合的素材體系,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時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通過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展現出相關知識內容,這也使得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有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