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浙江省武義縣下楊中學,浙江 金華 3212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很多課堂慢慢趨于網絡化和信息化,特別是互聯網+課堂的形式受到了很多家長、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微課就是互聯網+課堂的產物之一,微課的主要是通過視頻的形式來表現,一節視頻課的時常大概在5-10 分鐘左右,雖然教學內容簡短,但是這種簡短的教學模式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將微課應用在初中的科學課程的教學之中,不僅能夠將科學課程中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起來,方便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能有效的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為此將微課應用在初中科學課程的學習上必不可少。下面主要通過兩方面對微課進行分析,一是微課對初中科學概念教學的作用;二是微課應用在初中科學概念教學的方法。
眾所周知,在初中階段的科學課程學習之中,對學生進行概念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而言,概念教學也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的重要節點之一。在傳統的科學課程的學習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把科學課程學習的側重點放在技巧和方法的學習上來,對于一些含有概念的東西往往是一筆帶過,甚至有些教師直接選擇忽略不講,這不利于學生對初中科學概念的理解。而將微課應用在初中的科學課堂上進行概念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科學概念學習的問題,而且還能進一步地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大大提高科學課堂學習的效率。對于教師來說,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科學教師在給學生講《常見的酸》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對酸的概念有所理解,然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難點知識,這樣不僅能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去提高科學教師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我們都知道,科學這一門課程來源于生活。為此,相關科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抓住這一特性,對學生開展概念教學。當然僅憑這一特征要想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進一步拉近學生和科學的距離,這樣學生在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上也會變得更加深刻。那么如何在科學課堂上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開展教學呢?這時就要發揮出微課的優勢,讓學生通過微課的手段聯系生活實際,對書本上的科學概念有著一個感性的認知。例如:科學教師在給學生教學《透鏡和視覺》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做好微視頻,其中微視頻的內容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然后在教學過程之中給學生播放微視頻,這樣學生通過微視頻就能對透鏡的基本概念有了認識,這樣也就方便教師開展后續的教學。
為了讓學生能夠較快地融入到初中科學概念的學習之中,科學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為學生構建出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較快的融入到課程的學習之中。例如:科學教師在教學《生物呼吸和呼吸作用》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于教學內容通過微課的形式來構建出一個教學情境。由于這一章內容的重點在于交換作用和氣體交換過程。那么我們的視頻可以圍繞這一教學重點內容展開教學,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在完視頻之后,就能對“呼吸”相關概念有所了解,使得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初中科學概念的學習是離不開實驗教學的支撐的,但是鑒于各種原因的限制,在生活之中很難找到實物來開展教學,這就進一步的加劇了概念教學的難度。為此,科學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來給學生展示相關的實驗,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構建起科學的概念,而且還能進一步地去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例如:科學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開展教學。由于電流、電壓和電阻都是一些相對抽象的概念,學生若是單憑現象是很難理解其概念,這時若是將微課應用到課堂中來,不僅能夠讓學生理解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概念,而且還能進一步地去深化學生的科學意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微課在初中科學概念的教學上仍存在很多問題,如:部分教師不知道如何基于微課的形式開展科學教學等,這不利于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為此,這要求科學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時候要聯系生活實際、構建教學情境和實施實驗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