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你的畫在新華社客戶端的瀏覽量已超40多萬了,你又火了!”大嗓門的朱炳吉一大早就跑到“工地畫家”尤昆的宿舍嚷嚷著。原來是尤昆的一組工人速寫在《中國鐵建建筑》報刊登后被新華社客戶端轉載,引發了眾人關注。
畢業于河南工程學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尤昆,現為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五公司職工,其畫作曾多次在中國美術館、洛陽美術館展出,也多次被報刊、網站刊登,有著不少的粉絲。尤昆自幼酷愛繪畫,大學時期舉辦過個人畫展,工作以后在工地生活中創作出了大量的工人速寫,深受基層工人喜愛。目前,他已是中國鐵建大路美術家協會會員、洛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他說自己是最接地氣兒的“搬磚者”,用畫筆一路記錄,一路表達。
2009年,尤昆畢業后的第一個工地在晉蒙交界的靈山高速。由于他個頭壯力氣大,就到了力學試驗室負責砼試驗。在這里,他畫下很多日常,畫變壓器、畫柴油發動機、畫項目部門口的電線桿和小狗。新接觸到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新奇。參與箱梁架設施工時,一位戴紅色安全帽,穿綠棉襖、紅棉褲的工人埋頭苦干,對顏色的敏感讓尤昆立刻掏出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然后把它變成了油畫《小紅帽》。
在山西吉河高速,尤昆取得了安全員、爆破員證書。他負責爆破作業人員的撤離與疏散,常常從早上5點開始一直緊張作業到天黑。喇叭不離手,哨子吹得腮幫子疼,尤昆記錄下自己的工作場景,覺得又滑稽又問心無愧。拋模作業,拋光機和人被鐵屑火星環繞,打磨過的模板光滑平整。尤昆將這一幕創作油畫作品,還不忘在模板上留下“吉河”二字,來紀念那幾年和大家一起灑下汗水的地方。

工作兩年,尤昆結婚了,身上沾染了一身“鐵建味兒”的夫妻倆干脆連婚紗照都搬到工地拍的。2014年,女兒出生。初為人父的尤昆慢慢理解同在施工單位父母的不易,由此創作了《父親與我》。畫面巧妙地將父子倆的頭像合為一體,右看是戴軍帽穿軍裝的父親,左看是戴安全帽穿工裝的兒子,背影是繁忙的工地和已建工程的圖像組合,描繪的是鐵兵兩代人的精神傳承。大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衍海曾這樣評價:“細觀此畫,給人一種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意念遐想,能夠感受到作品的藝術訴說和正能量的傳遞……”這幅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其奧妙不僅契合了優秀文藝作品“來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創作規律,更觸到了歷史和現實的脈絡,成為許許多多中國鐵建父子兩代人“子承父業”的真實寫照。
很多人問尤昆,工作那么忙,哪里來的時間搞創作?這在他看來不是問題。白天,制作砼試件、抗壓試驗、資料填寫,他踏實完成分內工作。但工作之余夜晚拿起畫筆的他,又一掃疲憊,成為另外一個領域的主導者。尤昆畫得最多的是施工日常,滾焊機、沖擊鉆、鋼筋綁扎、模板吊裝、疲憊的工人、繁忙的施工場景……熱火朝天的工地給了他無數靈感,這種沖動也蔓延在了工作中,涂刷脫模劑的時候,他竟然有了畫油畫一樣的快感,越刷越興奮。
“我忘不了項目部的技術員因為堅守崗位遇到沙暴卻無處可藏的一幕,也忘不了同事測孔檢樁被鋼尺割破手的場景,每一個堅守在施工崗位的一線兄弟姐妹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所以,我必須用我的畫筆做點什么?!庇壤フf。從大西北到大西南,和奮戰在一線的眾多兄弟姐妹一樣,尤昆為祖國的基建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同時也記錄著兄弟姐妹們奮斗的身影。
被新華社客戶端轉載的畫作是三幅工人題材速寫創作——《齊心協力》《奮戰》《電路架設》。《齊心協力》描述的是橋梁架設過程中建設者們齊心協力穿束鋼絞線的場景;《奮戰》描述的是勞動者操作機械設備只爭朝夕的施工場面;《電路架設》描述的是工人們施工用電線路的瞬間?!斑@三幅作品都是我的切身感受,是我在施工一線與工人們朝夕相處的情感積累。”尤昆說,“他們很平凡,但精神很偉大。我就是要用我的筆觸把他們的精神傳播出去,去感染更多的人?!?/p>
2013年,尤昆的油畫作品《小紅帽》入選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十六屆大路畫展,并獲新秀獎;2014年,他的油畫作品《父親與我》入選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十七屆大路畫展,并獲優秀獎;2017年,他的木刻黑白版畫《箱梁綁扎》入選洛陽美術館舉辦的洛陽市當代“80后”青年美術展……談到取得的榮譽,1986年出生的鐵二代尤昆說:“施工一線有許多英雄般的人物,值得我通過畫筆去描述。大家對我作品的認可,能夠激發我不斷創作的激情。今后,我會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那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p>


以上均為尤昆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