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力余
楷書又稱真書、正書,為一種成熟、規范、簡約、端正的書體。關于正書的重要性,蘇軾說:“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笨瑫跉v史上曾經有顯赫地位和尊貴身份。晉唐以后,皇家官府的訓誡盟誓、誥敕銘誄,皆用楷書。歷代大家多善楷書,晉之“二王”,唐之歐、虞、褚、顏,宋之蘇、黃,元明之董、趙,清之張照、劉墉,均為楷書名家??婆e取士,楷法遒美者為舉業之極大優勢。大草書家張旭善楷書,黃庭堅《山谷題跋》:“張長史《郎官廳壁記》,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故草圣度越諸家無轍跡可尋?!笨瑫鴦撟魅胗诟呔成蹼y,陳正非《楷法管窺》概括其難度為:平正中寓奇險之神韻、端莊中溢流動之意態、工整中含自然之妙趣等六個方面??瑫鵀楦黧w之母,真正的書法大家,楷書境界不高而期待篆隸行草有所突破,皆癡人說夢也。張海四體皆工,于楷書用功甚深。
張海自云楷書是他用功最少的書體,乃自謙之詞,當然這是與他在隸書和行草書上所下的精深工夫相對比而言的,其實楷書是他入手最早的書體,也可以說精湛的楷書功力是他打通各體的堅實基礎。張海的楷書,早年于唐楷得其法度,而更多入于魏碑,得其高古雄強之韻致。他說:“我出生在洛陽偃師,這里是魏碑的故鄉,魏碑墓志俯拾即是,家中放雜物的臺子就是墓志石壘成的,可以說耳濡目染?!保ā端捏w書創作自述》)藝術是頤養心靈的最好食糧,當年孫中山先生鼓勵于右任深習魏碑,以雄強的骨力振奮民族精神,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可謂目光如炬。張海習楷從《龍門二十品》入手,之后鐘情于《張猛龍碑》?!褒堥T二十品”的稱呼最早見于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揖》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隨筆》,內容一般是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的。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從而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質樸、既兼隸書格調又孕楷書因素的獨特風格,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體”的代表。
張海對《龍門二十品》的臨習入神入骨?!稄埫妄埍窞楸蔽罕讨械拿?,其字純用方筆,棱角森然,結體險峻異常,用筆沉著痛快。楊守敬《平碑記》論此碑:“書法瀟灑古淡,欹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又于《爨寶子碑》用心臨寫,此碑峻利方勁,氣魄雄強,凝重粗獷,結字用筆,稚拙奇巧,變化萬千,不可端倪。他珍視唐楷,認為楷書法度森嚴,學唐楷要能入能出,入之不深,不知法度;入之過深,為法所縛,學藝貴在雖取勿取,雖師勿師。因為他四體兼工,他的楷書多簡意、隸意、篆意,晚近的楷書創作,他成功地將吳讓之纖勁清雄的篆意線條嫁接于楷書之中。他又于鄧石如臨習有年,真正進入楷書創作,以《張猛龍碑》《瘞鶴銘》為基調,融篆籀高古之韻,參用隸筆行意,饒唐楷之繩墨,盈以浩氣,抒以才情,用筆厚重,結體縱逸,形成樸茂英邁、清穆蕭散的獨特書風。
張海是極富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他的楷書創作也充分體現出這一特點,除了葆有其本質特征之外,為了突出個性,強化其抒情效果,往往采用兼融的表達手法,以嶄新的面貌搖曳讀者的心旌。評論界對張海的楷書予以充分肯定。孟會祥指出:“張海先生的楷書以《張猛龍碑》為基本面貌,他初從龍門造像入手,刀意歷歷可按,圭角分明,鋪毫行筆,正是典型的碑法?!保ā蹲x張?!罚├钍裾撈鋾骸皬埡O壬目瑫怨歉袢?,用筆勁真,結體峻拔,北碑體勢,行草意趣,與其隸書有相通之處?!蔽髦形恼撈淇瑫鴷r指出:“張海的楷書,含有篆勢、隸味、分韻、草情,然而它的的確確又是地道的楷書,是張海先生打通四體、幻化出的新產物,有著他強烈的個性特征。”李聞說:“他的楷書以《張猛龍碑》為宗,得到了一些舒放自如的體勢,且變碑之雄健為和麗蘊藉,骨子里還有幾分隸意?!保ā陡星榕c理性的統一》)的確,魏碑是張海難以割舍的情結,魏體楷書的樸茂雄強是他各體書法的精神內核,書法的美,是生命精神的物化和外化。
張海成熟期的楷書創作饒多恢宏的氣勢、英邁的風采。雄渾豪蕩,縱恣壯浪,這是張海書藝的普遍性特征,是生命意志、時代精神的具象表達。崇尚陽剛,兼蘊陰柔,這是華夏民族生生不息、興旺發達的思想內核、美學精神的具象體現。楚騷之瑰奇,漢賦之偉麗,史記之浩瀚,李杜之博大,無不是民族自信心、時代精神、生命意志的詩化表達。藝術的境界是相通的,張海熱愛中華文化,熱愛嶄新時代,熱愛蕓蕓眾生,熱愛生命本體,發之于書,自然以雄渾為宗。讀其《魏碑四條屏》,遠而望之,整體氣勢莊嚴渾穆,仿佛看到北國岡巒起伏的群山,奇峰聳立,山石崢嶸,溝谷縱橫,那一株株勁松蒼郁挺拔,生機勃勃,給人一種特有的渾穆感、蒼涼感。布局錯落有致,字體方正豐腴,稚拙奇巧,用筆峻利,氣魄雄強,凝重粗獷,不可端倪,磅礴的氣勢和清穆的風儀令人震撼。全幅多用濃墨,偶見飛白,墨色的對比強化了恢宏意境的表達。而《皎然<若溪春興>》又是一番風貌;詩意的營構以移情切入,以挺勁蒼秀的筆墨給清曠超逸的詩境鍍上一層郁勃之氣,仿佛把我們帶到若溪的如畫風光之中。但見春波拍岸,千丈見底,兩岸群山負勢競上,爭相軒邈,于懸崖之上時見佳木蔥蘢,異卉爭妍。用筆方圓并施,勁健樸率,多有《張猛龍碑》的力感氣勢,但看不到克隆的形態,橫筆往往順勢搭鋒而起,棱峭峻利,順勢提筆回收,常不著意頓挫,鋒芒在露與不露之間,意蘊含蓄。轉折并不隨意而為,而是著力頓挫,方挺堅勁,有明顯的橫向撐拒感,有利于表現氣勢的峻拔穩定,書境端莊雜流麗、剛健寓婀娜。
《楷書<千字文>》是張海衰年變化之后的杰作,是作者懷著對經典的敬畏之心而創作的字帖范本。這雖然與平時的創作有別,但深見其堅質浩氣與雅韻深情。西中文先生以“雄正簡麗,骨氣洞達”八字概括其風格,甚為準確。作為字帖,既要表達個性,又要體現法度。此作有《張猛龍碑》《爨寶子碑》的古健樸茂,還有骨力中含的篆情隸意、唐楷的法度,氣象渾穆,格調蒼古,韻致蕭散。在張海的楷書中起筆多用方筆重按,留筆蓄勢,筆沉墨實,幾乎全用實筆,力送指尖,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橫畫不取紆曲圓寰,一波三折,力在字中,體現出雄強氣勢。張海此作直筆多而曲筆少,方筆多而圓筆少,筆畫剛直,結體端方,其鉤趯自然含蓄,有引而不發之勢。用筆沒有唐楷那種刻板和?;锥?,而有著隸書的峭激倔強,有著篆書的紆徐款婉;有著成熟楷書的端方檢肅,有著演變過程中的簡率圓融。讀其書仿佛見到先生浩氣充盈之風采,蒼松、秋菊之品格,正如周星蓮所說:“心正則氣定,氣定則腕活,腕活則筆端,筆端則墨泛,墨泛則神凝,神凝則象滋,無意而皆意,無法而皆法?!保ā杜R池管見》)
《斯舜威集古絕句》楷書四條屏,書品見《古稀新聲——張海書法作品集》,此書為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書品原件于2014年5月10日至20日在河南博物院展示。筆者曾在書品面前凝視良久,四條屏的尺寸均為200cm×98cm,均為大楷??瑫y工,小楷難,大楷尤難,宋人說:“大字難于結密?!睂瑫?,小楷空間分割的難度相對較小,易見功力,而大楷章法難于變化,點畫、結構一覽無余,稍有瑕疵即纖毫畢現,故書家往往視大楷為畏途,而張海當年在安陽時書寫米見方的巨幅標語,對大楷的空間分割、力度把握駕輕就熟,故大楷創作能舉重若輕,心手雙暢??瑫臈l屏均為大楷,年過古稀的人了,創作這樣的大件還能一氣呵成,意境圓融,過人之精力與執著之精神令人心折。
書法的美感從思想載體與物化形式雙向暗示,書與詩偕、意與境合方見高致。此作以青年理論家斯舜威的集句詩為載體進行創作,這是對后學的極大尊重與鼓勵。詩歌以集句形式進行創作,難度甚大,借他人現成之句含蓄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非運斤成風之高手莫能為。這四首詩多有寄托,境界清遠,而書境與詩意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由此可以窺見書家的氣度、品格、功力。斯舜威的集句創作意境圓融,工穩自然,試讀一首:“袖里新詩十首余(白居易),比來秋興復何如(李商隱)。臺前過雁盈千百(皮日休),不寄云間一紙書(張旭)。”詩作含蓄地表達秋日懷人、知音難覓的身世之感。書品的抒情既從正向切入,又以移情切入,真可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宏觀圓覽,仿佛矚目秋日嵩山的景色:奇峰峭拔,崖壁崔嵬,霜林如醉,五色紛披,峰峰挺秀,石石標新,古木森森,風煙俱凈,那種雄麗、那種瑰奇、那種清寧,給人以超塵脫俗之想。品其筆法,骨力堅凝,清雄果斷。入鋒潔凈,行鋒果斷,回鋒者多,出鋒者少,筋力盡于畫中,意韻彰于字外,力感雄強而蕩盡火氣,境界清寧而筆意飛動。精華蘊蓄,勁氣內斂,清新飽蘊幽思,絢爛歸于平淡,既渾樸如玉,又包羅萬象。四首詩均為集句,書家巧妙地運用集句詩人的名字以行草寫成小字,兼之清逸的行草題款,樸茂與清逸、渾穆與空靈構成和諧的節奏,意象高逸,韻致清遠?!额}畫詩》四條屏,尺寸均為240cm×60cm,作于2014年。這是一組自書詩,載體是對當代幾位名家畫境的描寫。藝術家寫自己創作的詩文,容易觸發天機,情感的表達更加自由流暢,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沈鵬說:“書法家能自己寫詩,真摯情感和隨心所欲的詩意與書意完美結合,容易更自然地寫出個性色彩和人格魅力。”張海從少年時代起就喜愛傳統詩詞的創作,但大多隨寫隨棄,總拿古人的名篇做參照而不肯輕易將自己的創作示人。筆者有幸拜讀他的絕句近百首,以清新自然、工穩流暢見長。他的題畫詩達數十首之多,對畫境的切入甚為準確,多點睛之筆。張海的楷書語言甚為豐富,筆墨線條能準確追躡載體的情感運動,形成清逸蕭散的藝術風格。
“黃水滔滔黃土原,淺深幻化得真源。至今登上河塘看,遺作風光要不繁?!边@是題寫謝瑞階先生的山水畫。謝瑞階(1902—2000),曾用名謝寶樹,號就簡老人,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家、書法家、教育家。他創作的《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陳列于人民大會堂,被公認為是黃河畫的杰作。謝瑞階是張海景仰的藝壇前輩,詩作表達了對前賢的景仰之情。詩境狀繪謝氏山水帶有黃土高原的地域風情,生活氣息濃厚,筆墨語言簡括,意象生動而寄意幽遠。書品的抒情從正向切入,氣勢偉岸,境界清穆,鉛華落盡,素面朝天。筆畫輕柔舒展,姿態如同信手拈來,但又似乎深藏著用心,筆氣悠長,體方勢圓,透露出一種莊茂虛和的韻致,構成雄渾而飄逸、遒勁而灑脫的藝術風格?!蛾悘晕?水龍吟·西湖懷古>》橫幅,雖然脫胎于魏碑,但仍有方折峻整之遺意,而獨取《張猛龍碑》之輕靈峭拔,方圓并用,時見龍爪金刀之筆,烈火聯飛之法,參以唐楷,朗現樸茂清雄之風格。正如書家自云:“年輕時力求絢爛,極盡鋪張揚厲之能事,于今老矣,絢爛之后復歸平淡,故楷書的變化,也是自己心境的寫照。”張海晚近的楷書,多現清寧幽邃之禪意。
樸茂英邁,凊穆蕭散,大致是張??瑫闹黧w風格。張海的楷書主要從魏碑中來,但貴在能入能出,能吃透幾家,遍讀百家,將創作主體的氣質、學養、性靈糅進書境之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張海的楷書,其堅質浩氣與雅韻深情渾化為一,為其行草篆隸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