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為有效控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與發展,松桃苗族自治縣動物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結合以往的防控經驗,制定出一套科學的防控應急方案,以此保證疫情下的食物安全與衛生。為此,本文對新冠肺炎疫情下畜禽疫病防控應急方案進行了介紹,希望為人們提供一些有效建議。
關鍵詞:松桃縣;新冠肺炎;畜禽疫病;應急方案
春季是畜禽疫病的高發季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依然存在,為了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與衛生,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松桃苗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確保畜禽養殖與生產的穩定與安全,保證肉類食物的供應。
1 建立畜禽疫病防護網
畜禽疫病防控應急方案的制定,首先要結合畜禽常見疫病種類與特點,制定完善的生物疫病防護網,將容易引發畜禽疫病的病毒、真菌、細菌等致病微生物隔離在養殖場外部,降低畜禽感染疫病的概率。畜禽疫病防護網的建立主要體現在“滅”“消”“清”“隔”4個方面。其中,“滅”主要針對的是蟲、蚊、鼠、蠅等攜帶致病菌的活體動物,要減少它們與畜禽的直接或間接接觸。“消”是對畜禽的養殖環境進行定期消毒,包括養殖場內、外兩方面,如進出人員、物品、車輛以及養殖器具、欄舍等。“清”的內容可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及時發現患病的畜禽,及時將其清除,避免疫病傳染給其它動物。另一方面是需要對畜禽的糞便、飼料等固體的廢物進行集中收集和處理,采用焚燒或者深埋等無害化的處理方式,減少病原微生物通過廢棄物滋生以及繁殖的機會。“隔”的目的就是將健康的畜禽與疑似患病的畜禽進行有效隔離和引種隔離,并及時給予患病畜禽有效的治療和清潔、消毒操作,避免疫病擴散。
2 改善畜禽養殖環境
積極改善畜禽的養殖環境,為畜禽提供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減少病原微生物。畜禽養殖場的工作人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養殖舍的溫度、濕度及通風控制等,要根據畜禽的種類和生長特點科學的設置養殖舍的溫度、濕度,確保大環境通風、小環境保暖,提高畜禽生長的環境舒適度。由于畜禽養殖的規模普遍較大,畜禽會集中養殖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畜禽的活動范圍很小,如果溫度較高,則會促進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與傳播。高溫、低濕的環境會導致養殖場的空氣干燥,畜禽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同時,在養殖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欄舍內的糞便、飼料等進行有效管理,減少其發酵或腐敗,避免產生有害氣體。
3? 提高畜禽抗病能力
畜禽疫病的防控除了要進行外部因素的干擾外,還應從畜禽自身的抗病能力入手,提高畜禽的營養水平,加強畜禽疫苗高效免疫,以此提高畜禽的健康程度。首先,養殖場要選擇正規企業生產的動物疫苗,針對畜禽高發疫病給予針對性的疫苗注射,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其次,在對畜禽進行疫苗注射時,要根據畜禽的大小、健康程度等合理稀釋疫苗濃度,并對其接種疫苗后的實際表現進行實時觀察。最后,畜禽養殖人員不能為追求生產性能而忽略了畜禽的生理和心理等基本需求,導致畜禽出現亞健康問題。因此,在對畜禽疫病進行防控時,要根據畜禽的實際生長情況和健康情況,科學配置飼料,平衡營養,為其提供安全、優質的飼料,進而提高畜禽抗病能力,確保畜禽養殖安全、穩定的發展。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下,讓我們看到了疫病帶來的危害,使我們提高了對畜禽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此背景下,畜禽養殖人員需要結合養殖場的發展現狀以及畜禽的健康狀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制定嚴密、科學的畜禽疫病防控應急方案,提高疫病控制效果,保證畜禽健康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