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強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堅持,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就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在不斷創新,并且也在逐漸實現中國化發展,產生了很多具備飛躍屬性的新的理論成果。其飛躍屬性不僅是其原創性的體現,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課題還進行了深入探析,對存在于堅持與發展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有效解決,更是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人民立場的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新時代中與眾不同的社會主義相關思想進行了定位,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的同時,更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飛躍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入到了憲法與黨章當中,讓黨與國家的指導思想都實現與時俱進的飛躍發展。其科學定位在學術界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是國家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是達成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的新的偉大飛躍。
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規律就是持續衍生具備飛躍屬性的理論成果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及歷史相關理論的持續創新與發展過程當中,馬克思主義始終都是現代發展要堅持的理論。所有國家的創新革命與建設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具有時代性、飛躍性的理論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與眾不同思想相關理論的飛躍性發展,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持續發展的規律與趨勢[1]。
(一)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
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而馬克思主義伴隨時代發展和實踐活動的實際開展,在形式與內容方面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這是因為:
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現代社會在正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有很多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時代特征的不斷更迭與顯著差異,卻讓馬克思主義歷久而彌新,其可以穿越時空與地域方面的限制,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發展是與時俱進的,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能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不同時代所產生的不同問題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回應與解決,從而衍生出新的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馬克思主義并非是固化不變的,其會隨著時代、實踐的持續發展而獲得創新發展,屬于是動態變化的,社會主義也是動態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對社會實踐進行有效指導。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指的是馬克思所提出的相關理論體系,這其中既有其原典內容,也有繼承者創新發展之后形成的理論成果。鄧小平這樣認為,不要求馬克思主義能夠對不同時代的問題提供答案,列寧同樣不能承擔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原典能夠提供科學、合理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對持續變化和發展的社會實踐進行直接指導,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民族化與時代化的成果。
(二)馬克思主義是基于開放性的創新理論
合理的理論體系都具有鮮明的時代開放性和包容性。馬克思主義是合理的理論體系,其重視并探究時代所提出的重要課題,可伴隨時代的進步而持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基于基本原理論、觀點論、方法論等所形成的一種學說體系,其并非是亙古不變的理論,其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開放性與包容性。就像毛澤東所說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未把真理結束,其是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真理道路的開辟與認知。習近平總書記也不止一次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是持續創新與發展的悠久歷史,其不僅吸收了人類發展過程當中的優秀思想與文化成果,更基于此將自身歷史進行了充實與豐富。諸多理論系統的實際形成,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發展中形成的具有劃時代作用的飛躍性理論成果,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具有時代化特征。
站在宏觀歷史的立場上,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化、時代化的發展中能形成具有飛躍性的新的理論成果,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規律的體現。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備飛躍發展的要件
辨別相關理論是否具備飛躍發展的要件,要著手于這幾個層面:新思想對既有的理論體系骨干內容是否具備原創性的貢獻;新思想是否可以對新時代、新課題進行有效解決,同時積極開展實踐檢驗。這就表明,新思想既要有理論的基礎立場,也要表明其具有飛躍性的發展勢態[2]。
(一)馬克思主義具備原創性貢獻
人類社會的整個進步與發展過程中,前提就是理論創新,理論的原創性貢獻就是其達成飛躍發展的前提條件。毛澤東思想屬于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發展理論,這是因為其基于革命、建設的實踐過程,同馬克思主義進行整合創新,對馬克思主義相關內容進行豐富與發展,積極創新和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道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基于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創新改造方針,逐漸向上積極發展的一種辦法,也是將相關理論中所提出的暢想、希望、愿景等逐漸變成真正的現實的一個過程。鄧小平同志基于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諸多問題,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就是,新的時期、新的人物對前人所提出的相關理論進行繼承,同時對陳規進行全面的突破。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相關理論屬于是馬克思相關理論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飛躍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中國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國內的創新改革與發展過程當中,作為一名中國人,其有能力、有資格把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歷史經驗以及發展規律等都揭示出來,奠定相關理論中國原創性的貢獻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結合新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抓住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在各個不同方面都在積極探索和創新,對社會發展規律產生深化認知的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學習、參照與借鑒歷史和前人思想精華的基礎之上,構建起了全新的、與眾不同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相關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縱觀未來、持續創新的意識、行為與能力。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積極創新,從而創造了屬于中國的、科學發展的版本,形成了實事求是的全新理論體系。很多學者在這方面進行專題探究:
尤其是在時代發展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挑戰,要進一步剖析中國與眾不同的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起點與節點;要進一步開拓在現代歷史時期的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創新能力與水平;要進一步提高對社會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關鍵和基礎的是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規律和相關思想進行創新和發展。
(二)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課題進行有效解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展示出了與眾不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與規律,勾畫出新時代發展的宏偉藍圖,這不僅是路徑,更是目標,并且也是方法。“八個明確”中,表明站在全新的歷史視角上,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行堅持與發展。“十四個堅持”中,是對今后要怎樣做、怎樣做好進行了具體設計,對新時代堅持并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問題進行回答3],對現實產生長遠影響。理論內涵伴隨時代前進與實踐而得以持續豐富,從而對國家進行有效指引,讓其逐漸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綜上所述,新時代提出了新課題,而新課題衍生出新的理論,新的理論能夠對新實踐進行有效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形成的思想理論,把其定位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結合的飛躍性理論和成果,更能夠彰顯出其中的真理光芒,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魅力、時代印記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安增,尤文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位問題理析[J]觀察與思考,2020(10):27-35+2.
[2]韓慶祥.深化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個重要學理性問題[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0,24(01):5-17.
[3]韓振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幾個重大問題初探[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01):21-27.
[4]曾嵐玲,張金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大定位[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040(0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