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煙臺市是金元時期北方最大道派全真道的發源地,擁有得天獨厚的道教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旅游資源。打造煙臺市仙道文化旅游圈,需要加強宣傳,提高知名度,加強對道教思想的深入研究,加強景點建設,實行配套服務等。
關鍵詞:全真;道教;文化
煙臺昆崳山是全真道的真正發祥地,為了進一步提升煙臺城市文化知名度,提升煙臺市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吸引更多的海內外賓朋來煙臺觀光旅游、定居養生、投資興業等,必須進一步深入挖掘煙臺獨一無二的仙道文化資源,重振昆崳道家全真派文化,將其發揚光大,打造煙臺獨具特色的仙道文化旅游圈,塑造煙臺整體的文化旅游新形象。
一、煙臺獨有的道文化資源
煙臺市是金元時期北方最大道派--全真道的發源地,擁有得天獨厚的道教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旅游資源。當地政府積極貫徹黨中央、和省政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決策部署,欲以文化強市建設戰略為統領,構建特色業態體系,搭建產業發展平臺,文化產業正在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是囿于各方面的原因和條件,這些旅游資源暫時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與有效開發。
1.豐富的全真道物質文化資源
(1)道教名山。昆崳山。昆崳山位于煙臺牟平、威海文登交界處。歷史上昆崳山是佛教、道教的圣地,是金元時期北方最大道派全真道的發祥地。昆崳山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峰巒連綿,林深、谷幽、水碧。
大基山。古稱東萊山,山勢奇特,以“郡之甲勝”“那之最”而聞名。北魏時的東萊刺史、書圣鄭道方山上多處留字,書此山名為“太極山”。
宋元時期,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在膠東收了邱處機、劉處玄等7位弟子,曾率他們在大基山里的谷地修煉。1220年,在大基山修煉的丘處機,應詔去見成吉思汗。他帶宋德方、尹志平。綦志遠、李志常等18位弟子,由萊州昊天觀出發,歷三年方至。皆被封為真人,成為“全真道十八宗師”。大基山里的谷地也被人們稱為“道士谷”,定歷代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2)道教遺址。煙霞洞。煙霞洞位于昆崳山。大定八年(1168),王重陽帶領馬鈺、譚處端在昆崳山開鑿煙霞洞修煉,丘處機、郝大通后來也在此修煉。煙霞洞位于昆崳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巖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有“煙霞”二字。石洞周圍,壑谷幽邃,松柞掩映。
神清觀。神清觀位于昆崳山。煙霞洞下方1公里處曾有神清觀一座,為金貞祐元年(1213)東牟彭城先生創建。為道教全真教的發祥地,被奉為“道教全真祖庭”。本是女冠唐四仙姑修道處,后在此建全道庵。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咸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云游東下,55歲的咸陽道士王重陽(公元1112年-1170年)于昆崳山修道,收馬鈺、譚處端、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處玄七人修行于此處,史稱“北七真人”。神清觀廟堂、牌坊、碑刻等古跡曾被破壞殆盡,現已恢復重建。
太虛宮。太虛宮位于棲霞城北郊,始建于1191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一代宗師丘處機的傳道之所。當時道家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以其故居為觀修建了太虛宮,并受金章宗皇帝賜贈匾額為“太虛觀”。幾經滄桑,原來的太虛宮曾因雷擊著火燒毀,修復后又于文革時期被破四舊徹底損毀。現在的太虛宮是原址重建而成,應該算是一處盡量復古的新建筑群。太虛宮作為有影響的中國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其道教建筑規模之宏大,道教設施之全,在全國都是空前的,是棲霞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因太虛宮所在地名濱都里,當地俗稱"濱都宮"。金章宗皇帝御賜宮名為“太虛觀”,為當時負有盛名的道教從林之一。
岳姑殿。岳姑殿位于昆崳山。岳姑殿原為麻姑殿,傳說為麻姑修煉的地方。五代時期昆崳山中有了麻姑冢,建起了麻姑廟。北宋政和六年(1116),徽宗下詔賜封麻姑為“虛妙真人”,并立碑,自此麻姑備受當地人崇拜。現存遺址和碑林題刻,新修復麻姑廟、三官殿、財神殿、月老祠等。
(3)道教遺址。碑刻。馬鈺所作《歸山操》碑,范懌跋,其子范景仁書,刻于大定甲辰中元日,即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七月十五日,今存于牟平區雷神廟門西。另外,牟平保存有記述玄都觀建成的金代石碑斷片。
(4)道教建筑群。蓬萊閣。古來即有“仙境”之稱。在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上,1982年與蓬萊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包括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閣樓、亭坊組成的建筑群,統稱為蓬萊閣。
2.豐富的全真道人文資源
(1)道教全真七子。全真道創教人王重陽共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號稱北七真,全為煙臺市人。其中劉處玄為萊州人、丘處機為棲霞人外,其他的馬丹陽、孫不二、譚處端、郝大通、王處一皆為牟平寧海人,他們的活動范圍也主要在煙臺,再延伸到山東,陜西,北京等地,他們修道濟世的事跡更是傳遍了海內外。
(2)道教哲學與道教經典。全真祖師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都具有相當高的學養,留下了很多著述。王重陽有《重陽全真集》、《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等;馬鈺有《丹陽真人語錄》、《丹陽神光燦》一卷、《洞玄金玉集》、《馬自然金丹口訣》;譚處端有《譚先生水云集》、《長真子語錄》;丘處機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蹯溪集》和《鳴道集》等;王處一有《云光集》;郝大通有《太古集》、《三教易入論》、《示教直言》;孫不二有《孫不二元君法語》、《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劉處玄有《〈道德經〉注》、《〈陰符經〉注》一卷等。這些著述豐富了全真教的教理教義,大大充實了道教的思想寶庫,同時也加深了煙臺市道教旅游的文化積淀。
(3)道教科儀與道教音樂。齋醮科儀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活動,也是道教傳播教義,影響信眾的重要方式。齋醮壇場的科儀規制頗為宏大壯觀。這種宗教儀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道教音樂又稱“法事音樂”或“道場音樂”,它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歷史,道教音樂是道教精神的最高追求。道教音樂兼有原始祭祀歌舞、宮廷音樂、地方戲曲、民間音樂等多方面內容,具有很高的旅游資源品質。膠東全真道音樂由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及徒弟丘處機等全真七子不斷改寫創作而成,主要供廟宇道人演奏,吸收了古代傳統曲目、膠東民歌、地方戲曲與民間音樂,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風格,已經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全真道音樂音樂不光在寺廟中流傳,而且以其獨特的韻味兒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
二、煙臺道家文化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缺乏宏觀規劃和整體開發。煙臺具有非常豐富的道教資源,但是以道教旅游為主的旅游景點未能按照深層次的旅游需求,連成整體網絡,形成統一的旅游圈,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未能得到宏觀規劃和整體開發。各縣市區的道教文化資源的管理分屬于宗教林業園林文物和文化等部門。各部門之間缺少積極的橫向聯系,而旅游主管部門又無權對其進行協調管理,直接導致了全市道教旅游文化活動中,跨地區長線旅游產品的匱乏。
2.道教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存在漏洞。具體表現為,一是對道教文化資源本體的保護措施不夠充分,二是對道教文化資源所處的周圍生態環境的保護,重視不夠。三是道教文化資料開發不夠。有些游覽區僅僅是以真人修煉處的景點體現它們的道教文化,并沒有任何文字資料與講解,讓游客很難從理性上去了解、體會它的道家氛圍。因此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盡快保護、挖掘現有的道家文化資料,收集遺失的資料,建立一套完整的道教文化資料保存系統。
3.存在相關保護性法規執行不力的弊端。道教旅游商品的開發和銷售的潛力未被充分挖掘。在開發中存在著導游人員素質不盡人意,宣傳中的文化色彩不夠凝重,旅游紀念品無特色等許多問題
三、打造煙臺市仙道文化旅游圈構畫
1.加強宣傳,提高知名度
(1)通過影視和文學作品宣傳。撰寫《全真七子傳》,或者《丘處機傳》等與全真七子相關的劇本、小說拍成電視劇或電影。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射雕英雄傳》與《神雕俠侶》很多人就是通過這兩部小說以及根據小說拍攝的影視作品知道馬鈺、丘處機等全真宗師的,可見文藝作品的影響力多么巨大。馬鈺、譚處端、孫不二、王處一、郝大、通丘處機和劉處玄全真七子都是山東煙臺境內人,他們堅持不懈在各地傳播全真道,在歷上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
尤其是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全真七子的事跡上達金廷,泰和元年(公元1201)、三年(公元1203)王處一兩次被徵召,皇帝的一再徵召,提高了全真道地位,促進了它在民間的流傳。金世宗征召王處一,又于第二年征召丘處機,使全真道成為被金廷承認的合法宗教。
從公元1219年起,全真道的發展進入鼎盛,促這一局面的關鍵人物是丘處機。丘應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多歲高齡率徒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內),勸其戒殺,取得成吉思汗尊敬,稱他為丘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賦稅。
全真七子的積極弘道與傳教,不僅使全真道合法化,而且還為將來全真道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跟隨丘處機西行覲見的十八弟子多為山東人。在全真道教史上,真正把全真道推向鼎盛的是丘處機。元太祖十五年(1220)正月,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多歲高齡率徒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內),以超常的見識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動成吉思汗,止殺救民,積無量功德,取得成吉思汗尊敬,稱他為丘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賦稅。這些鮮活的事跡都可以寫成文藝作品,供世人了解和傳承。
(2)繼續定期舉辦昆崳山道教文化研討會。2008年10月由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魯東大學膠東文化研究中心和牟平區全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齊魯文化與昆崳山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圍繞齊魯文化與道教起源、昆崳山與全真道、全真文化開發利用等主題,深入交流研究心得,促進了全真道的進一步宣傳和發展。隨著群眾對傳統文化對道教的興趣高漲,會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全真道,建議以后定期舉辦昆崳山道教文化研討會,深入研究全真文化的深刻內涵。
(3)定期舉辦文化旅游節。目前煙臺市還沒有形成整體的道教文化旅游圈的主題。這主要是由于在對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只注重那些凝固的道教建筑,而沒有注意到游客的精神、心靈要求。目前開放的道教景點,對道教的教理、教義、科儀、音樂等還沒有進行系統的整理,其開發程度仍不能滿足游客感受道教、了解道教以及體會道教莊嚴神秘感等需求。
可以每年根據時節定期舉辦多期與道教相關的文化節,進一步提高當地的對外知名度,更好地開發當地旅游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這就需要更好地發展道教文化旅游,突出道教特色,有一些吸引游客的吸引點,并能滿足游客對這種非物質的、無形的道教文化的需求,改變旅游者以游覽山水、感受自然為主要目的傳統旅游動機。
2.加強對道教思想的深入研究。王重陽及其弟子創立的全真教蘊含著豐富的道教哲學思想,把中國道教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全真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生智慧,諸如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和平慈悲的處事方式、抱樸守真的價值取向、性命雙修的養生之道、敬天保民的民本意識,這些對于我們當代人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都有著很強的啟發意義。迫切需要我們深入學習體會其深邃的內涵,和諧我們的身心,超越當下的狀態,找到每個人心靈的家園,緩解各種社會危機。
3.加強景點建設,實行配套服務。煙臺的道教資源從萊州延綿至牟平、棲霞和蓬萊,應該把這些市區的各個景點的道教內容匯集成一個體系,整合成一個旅游圈,以昆崳山、蓬萊閣、太虛宮等為代表的道教文化景區,圍繞道教哲學、道教養生、道教文學、道教藝術、道教禮儀文化傳統,發展道教修身養心、道教藝術鑒賞、道教祈福修行、道教民俗節慶等道教文化體驗業態。鼓勵蓬萊閣提升仙道文化旅游項目,依托昆崳山規劃建設中國道家研學中心、青少年道家文化研學基地,開發靜心打坐、辟谷、抄經、內家拳術、聽道等體驗產品。全面向游人展示全真道的起源、創立和發展壯大的歷史,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度。
參考文獻:
[1]常大群.全真脊梁——丘處機大傳[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2]趙衛東.問道昆崳山[N].濟南:齊魯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蔡玉霞(1968--)女,中共煙臺市委黨校教授,主要從事哲學與文化發展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