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
發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是縣域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的根本出路。所謂縣域特色文化產業,就是指在一個縣范圍內,以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為基礎、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以提供特色文化產品和服務為手段,以滿足消費者特殊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的文化產業。肥東縣有著悠久傳統文化,如何以創新的理念,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近年來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本文就通過本縣為例,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進行相關研究和思考。
一、肥東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1.特色文化資源豐富。肥東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漢武帝時始建逡遒縣。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擁有650處不可移動文物,包括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包氏宗祠、振湖塔等63處物質文化遺產和大邵洋蛇燈、肥東門歌、廬州大鼓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肥東文化肌理飽滿,民風民俗深厚,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共存,歷史文化資源與現當代文化創意相融,形成了肥東獨有特色的文化資源。
2.精神文明創建成效顯著。圍繞創建全省文明縣城,實施鄉風文化“十個一”工程,以鄉風文化建設為抓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動設立村(社區)、鄉鎮、縣三級好人榜,廣泛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弘揚社會正能量。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人物稱號,8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擁有省級以上文明鄉鎮2個,文明單位6個。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h文廣大廈成為縣城文化地標,縣文化館、圖書館、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和2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政府采購和資助目錄,啟動實施肥東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和圖書館聯盟建設。全縣已初步構建起“縣—鄉(鎮)——村居”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打造“全民文化月”、“幸福肥東”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在水一方”視覺藝術展等文化活動品牌。
4.現代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設立肥東縣“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實行預算管理和總量控制,用于支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和文化產業設施投入。文化產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中影星光國際城市影院投入運營,皖新傳媒圖書影視城、華東文博城項目完成主體建設,包公文化園、長臨河特色風情古鎮、肥東禹州中央廣場嘉美影院項目啟動建設。全縣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娛樂休閑、文博會展、出版物流等優勢文化產業。
5.傳統文化傳承邁上新臺階。舉辦“中國包公”散文獎、校園散文大賽、曹植詩歌獎,成立肥東縣民間民俗文化研究會、包公廉政文化研究會、祠堂文化研究會、合肥巢湖文化研究會等民間組織,搭建研究肥東特色地域文化新平臺。支持廬劇、肥東民歌、門歌等地方藝術發展。扶持民間藝術發展,現有肥東青年廬劇藝術團等一批水平高、陣容強的民營院團15家。
二、肥東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
“十三五”時期,經濟進入新常態。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繁榮發展是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會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必須科學把握文化發展規律,按照創新轉型的新要求,積極實施“互聯網+文化+”行動計劃,通過改革創新走出一條肥東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新路。
文化發展新起點。肥東區位與綜合交通優勢明顯,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長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經地”,是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縱深腹地,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核心區域。淮南鐵路、合寧(合武)高鐵縱貫東西,京福高鐵跨越肥東南部鄉鎮,規劃軌道2A線通達肥東縣,肥東全面跨入了濱湖、高鐵、地鐵、臨港時代,為文化產品和服務輸出提供交通物流便利,肥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將大幅提升。
文化發展新需求。肥東縣人口已超過百萬,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文化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逐漸增高,居民消費結構進入快速升級階段,文化產品的內在需求比較旺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已成為迫切需要,市場潛力巨大。加之肥東縣現有文化遺產的再生沖動與文化集聚的推動力量,對肥東縣文化發展已經形成強大的推力。
文化發展新定位。作為合肥東部組團的核心區域,肥東將圍繞打造現代化合肥東部新城,更加重視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將在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圍繞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環巢湖生態文明示范區”和安徽省“江淮分水嶺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目標,彰顯肥東特色文化,提升肥東文化綜合實力,以文化繁榮引領肥東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與建設美好肥東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
三、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1.加強對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的理論研究,制定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深刻把握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提高發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的自覺性,為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論指導。
2.加大政策支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財政金融扶持特色文化產業的力度。設立縣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定使用管理辦法,重點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和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支撐平臺等建設。對外來投資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政策予以支持。
3.突出地域文化特色??h域文化發展壯大,最關鍵的是因地制宜,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要找準縣域文化資源的亮點,絕不盲目跟風,搞低水平重復。地域特色顯著,不論是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產業才能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在開發特色產品、特色旅游過程中,要把肥東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產業當中。要結合本地實際,確定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項目,讓旅游與文化深度結合,整合縣域歷史遺產、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旅游資源。
4.重視特色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對本地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科學規劃,避免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導致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切實做好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5.構建文化考核體系。公共文化建設是一件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同時也具有緊迫性與重要性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督辦力度,要構建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相關的績效考評機制,將文化建設作為重要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行落實,讓相關部門與各級領導確實開展相關工作,變壓力為動力,推動公共文化在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