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延安精神是我們黨在延安十三年當中精心培育和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它是體現在當年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的一種特有的政治品格、精神氣質和道德風范,它是一種優良的傳統和作風。當前,弘揚延安精神增強黨性修養,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政治建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務實擔當、勇于創新。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第四,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做到埋頭苦干、清正廉潔。
關鍵詞:延安精神;黨性修養
一、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延安歷來是陜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圣地。在延安的十三年間,我們黨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我們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是從延安走出來的,毛澤東思想是在延安形成并不斷成熟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突破重重困境,由弱變強、轉敗為勝,走向了成熟。由此,中國的革命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并為稍后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建立新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優良革命傳統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一直以來大力弘揚的優良革命傳統,它的科學內涵是在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研究的基礎上,江澤民同志把它歸納總結為四條,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它里面包括了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包括了我們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信念。延安時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它是延安精神的主線和靈魂。延安時期經過整風運動,在思想上清除了黨內當時開始盛行的宗派主義和教條主義,全黨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它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解讀延安十三年的歷史、解讀延安精神,我們得出的結論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民心。延安十三年的奮斗歷史,延安精神體現的就是民心,所以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實質和核心。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它是延安精神外在的特征,是標志。艱苦奮斗是體現在當年延安人身上的一種作風、品德,它是外在的,是可以通過行動體現出來的,是人們能夠看到的東西,所以說它是標志,但是,它要是沒有宗旨、沒有政治方向的支撐,就不可能有艱苦奮斗的持久的作風。所以說,延安精神應該是這四個方面的有機統一。
三、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不斷增強黨性修養
黨的事業要不斷發展,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要進一步增強,延安精神就必須得到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能夠為中國共產黨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來化解當前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補足精神之“鈣”。因此,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及其中的精神實質是黨員干部應把握的重點內容,從中能夠汲取信仰的力量,內化為精神動力,查找黨性差距,從而加強自身的黨性鍛煉和修養。當前,弘揚延安精神,增強黨性修養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修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尤其是加強道路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修養是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是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是政治鑒別的敏銳性,也是政治忠誠的可靠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修養的具體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在革命戰爭年代,立場堅定,不怕犧牲,推翻“三座大山”是共產黨員的使命;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懂經濟、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領人民奔小康是共產黨員的己任;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復雜形勢下,講法治、講民主,學會跟媒體打交道,會用智慧處理社會矛盾是共產黨員應具備的能力。但是,雖然時代變遷,共產黨員最大的政治修養卻不會改變,當前,黨員干部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具體工作都應當將其當做一番事業來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這就是共產黨員最永恒的政治修養。
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務實擔當、勇于創新。延安精神是求真務實的,延安精神中處處體現著實干的品質。遠大的理想只有靠求真務實的作風才能夠實現。延安時期,我們黨通過調查研究、增強黨性以及鐵的紀律建設等路徑和方式方法,擺脫了主觀主義、宗派主義、教條主義以及經驗主義的錯誤和歪風。也就是說,通過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才能夠使全黨風氣煥然一新,能夠一切從實際從發,全黨團結一致,將中國革命事業推向一個全新境界。之前很長一段時期,由于各種原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乃至腐敗等問題屢禁不絕,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對黨內政治生態建設構成了極大威脅。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抓黨的作風建設,使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得到優化。因此,當前弘揚延安精神增強黨性修養,必須大力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堅持這一思想路線,將整風精神體現在工作當中。實事求是、務實擔當,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將信仰信念的力量體現在自身的實際行動中。
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奧秘是:除了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之外,再就是以無限的忠誠贏得了民心。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檢驗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試金石。延安時期,團結民眾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本觀點和工作路線上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形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因為具備了這樣的優良品質和作風情懷,我們黨才擁有了偉大力量。當前,弘揚延安精神增強黨性修養,在黨內必須保持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還要注重進一步加強民生建設,克服特權思想,切實維護好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第四,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做到埋頭苦干、清正廉潔。毛主席說,不殺黃克功,無以教育黨員、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人民。他說共產黨員違紀違法從重處理,說到做到,哪怕是自己的愛將也不例外。延安精神就是這樣培育起來的,對公仆就是這樣,一面樹立正面典型,一面毫不留情。延安時期雖然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是我們黨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卻早已融入了黨的血脈,能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弘揚延安精神增強黨性修養,還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破解新時代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對外堅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對內決戰脫貧攻堅任務,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參考文獻:
[1]毛一嵐.用延安精神強根鑄魂[J].企業文明,2020年第5期
[2]袁玉梅.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延安精神的繼承與弘揚[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年第7期
[3]費雅君.延安精神與當代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9年7月
作者簡介:
劉笑(1982--)女,陜西漢中人,中共銅川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講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