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鋼
從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機器大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同時也帶來了人的勞動的異化,這種異化表現為勞動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勞動,勞動從人的內在需要變成了外在的不屬于他的本質的東西,脫離了人的本性。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中指出,工人“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與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身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勞動的異化直接導致了人的異化,造成了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異化。隨著新科技革命加速演進特別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新時代的生產勞動走出異化的困境,逐漸成為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特點。
個性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選擇自由職業。個性化的職業自由一直是勞動者所追求的一個理想目標,只是在過去的“組織+雇員”式生產勞動組織形態下,這種目標很難實現。但是,在進入新的發展時代后,生產勞動的組織形態演變為“平臺+個人”的模式,任何平臺都可以共享整個行業的勞動者,任何一個勞動者也可以同時為行業內若干家平臺企業服務,這就使得勞動的個性化要求可以得到較充分的滿足,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選擇自由職業。當今時代,互聯網計算機技術打破了大機器集中生產勞動的局限性,人們從傳統工作制度和限制中解放出來,按照自己擅長或喜歡的方式工作,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從2015年到2019年,美國人平均每周花在自由職業上的時間合計從9億多小時增加到10億多小時,自由職業者總量達5500萬,占總勞動人口的三分之一,堪稱自由職業大國。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截止到2019年底,個體工商戶達8000多萬,比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增長了500多倍。2019年末,江蘇省就業人口4745.2萬人,其中個體工商戶達685.6萬,占14.4%。近年來,從事市場營銷、設計、培訓等服務行業的自由職業者人數增長較快。據測算,到2020年,中國自由職業者兼職人數約占總勞動力的43%。再過10年,全球自由職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3萬億美元,自由職業者將持續快速增長,并通過互聯網工作平臺,鏈接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客戶,有望實現從工作方式自由到個人財富自由的轉變。
自動化促使勞動強度與質量得到大幅改善。在不發達的社會中,生產勞動以簡單、繁重的體力勞動為主,勞動的質量與效率明顯很低。而當今社會,借助先進的自動化機械設備和技術控制系統,如數控機床、3D打印技術等,不僅將勞動者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使勞動變得越來越輕松簡單,而且能大大提高勞動質量和勞動生產效率。從農業機械化到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再到服務業的自動售賣機、無人超市,自動化技術及設備的普及,使簡單體力勞動崗位及從業人數大幅下降。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預測,現有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自2011年以來,世界前十大銀行不斷裁減前臺崗位,2019年裁員多達5萬人。2017年以來,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平均每年裁員近3萬人。江蘇沙鋼集團通過仿真平臺,建立數字化生產線進行虛擬仿真生產,對全流程進行質量管控降低產品不良品率,并計劃在2—3年內完成1000—1500個機器人替代崗位的目標。現在越是復雜的工藝對自動化生產要求越高。比如,電腦芯片僅相當于手指甲大小,卻由數億個晶體管構成,如果要用人工操作完成根本是不可能的,必須依賴高精密度的自動化智能設備生產。
網絡化帶來勞動過程技術性質的變化。互聯網技術讓信息的傳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勞動者能夠在任何的時間與地點掌控生產勞動的進度,共享資料的儲存和查閱,更加高效地完成勞動任務,這讓勞動過程的技術性質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不但使勞動過程與生產過程進一步分離,而且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勞動協作水平,也極大提高了勞動者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當今社會,網絡的滲透覆蓋立體化、全方位、無死角,既有淘寶、京東上的網店,也有網約車、網絡課程、網絡小說、網上銀行,還有網絡遠程教育、醫療診治,等等。國外的谷歌、微軟等公司,已經開始實行開放性的遠程工作模式。中國的互聯網網民人數最多,聯網區域最廣,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網。2019年中國網民數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根據騰訊統計,QQ月活躍用戶數達8.07億,微信及Wechat月活躍用戶數接近11億。由于網絡購物越來越流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開店,2019年,淘寶賣家數量達2300萬,京東800萬左右,拼多多1000萬左右。江蘇宿遷的耿車鎮在改革開放初期,靠廢舊塑料加工創造了“耿車模式”。近年來,他們搶抓“互聯網+”機遇,建立電商產業園和電商物流園,發展淘寶商家近3000戶,年電商銷售額達30多億元,成為全國有名的“淘寶鎮”。豬八戒網是國內領先的人才共享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資源整合與大數據服務,實現人才與雇主精準無縫對接。目前平臺注冊用戶達1900萬,其中人才提供方服務商有1300萬家,為客戶提供知識產權、品牌設計、開發建站、營銷推廣、代理記賬等全方位業務服務。
當前,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網絡)正在快速興起,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10倍以上。在5G網絡覆蓋下,每一平方公里內,可支持100萬臺設備同時高速上網。預計2025年全球5G連接數將達到14億,中國將達到4.6億,這將大大提高生產勞動的技術紅利,讓勞動者更多享受到網絡化的成果。
休閑化使生產勞動與休閑娛樂相互融合。進入工業化中后期,服務業發展加速,成為超過制造業的第一大產業。在互聯網時代,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提速,休閑服務經濟方興未艾,特別是共享工作、網紅經濟、創客空間等,使生產勞動的過程變成休閑娛樂的體驗。數據顯示,休閑已成為美國第一位的經濟活動,休閑產業的就業人口達3700多萬,占全部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近年來,中國旅游休閑經濟后來居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體系日益完善。2019年,旅游業總收入達6.63萬億元,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國內經濟總量的11.05%,旅游業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業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據專家預測,今后幾年,旅游休閑的中心地位將進一步凸顯,休閑產業發展空間更加廣闊,休閑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將提高到整個社會勞動力的80%—85%。
在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應當順應新時代生產勞動的變化趨勢,抓緊采取應對之策,在傳統的基礎設施、生產觀念、政策制定等方面都要推進全方位創新。一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時代的生產勞動深深打上了互聯網經濟的烙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線辦公、智能制造、云商業、云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有效促進了復工復產,拓寬了就業門路,增強了發展新動能。這些新業態、新模式都離不開“新基建”的有力支撐。要高起點制定發展規劃,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云端”新技術加快落地應用,讓數字新需求得到更大釋放,讓生產新模式更加提升效能。二是加強勞動新技能學習培訓。新時代的生產勞動者只有著力提升學習力、創造力和溝通能力,才能乘風破浪,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弄潮兒。勞動不僅是生存的技能和需要,而且是健康生活的需要,勞動者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要講求生活品位,提高生命質量,充分實現自身價值。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彈性工作制,實行帶薪休假制,縮短工作時間,發展休閑產業增加就業機會,滿足人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只有充分激發勞動者的創造力、能動性,讓人們在生產勞動中更多體驗到愉悅和幸福,才能最終實現馬克思所預言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37期省管干部班學員,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