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
摘 ?要:研究《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時代背景,特別是所處時代的經濟發展情況、社會發展情況、其他人的理論積累,當然,除了這些客觀因素外,也離不開他們自身發生的根本性轉變。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經濟危機;工人運動;工業革命;空想社會主義
我們知道宣言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根據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他不可能早100年發表,更不會推遲100年出現,單單就是那個時代那一年,所以研究宣言發表的時代背景,特別是所處時代的經濟發展情況、社會發展情況、其他人的理論積累,當然,除了這些客觀因素外,也離不開他們自身發生的根本性轉變。
經濟發展情況對《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
18世紀歐洲的經濟情況(我們這里主要是從宏觀層面來分析歐洲幾個大國)。從經濟角度來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工業化的出現取代了傳統的農耕經濟、小農經濟,大生產出現了。
當時,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完成,法國的工業革命正在進行時,德國的工業革命也已經開始。社會生產力出現井噴式增長。比如火車的發明,火車的運輸能力和速度要遠遠大于原有的牛、馬等畜力。隨著大型織布機、紡紗機的出現,勞動生產率得到成百上千百倍的提升。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一場狂歡之中。但是同時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工廠制度普遍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也漸漸暴露出來 ——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生產的社會化是指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本主義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現代化程度來也越來越高。生產的社會化,主要表現在生產的集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及彼此的依存上。
越來越多社會上的人參與到工廠的大生產中,但是生產資料是資本家私人財產,社會化的生產過程由資本家私人控制,社會化的勞動產品被資本家私人占有。就造成了社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勞動者創造的財富被無情掠奪。
社會發展情況對《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
在那個年代,造燈泡的工人用不起燈泡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生產出的工業品,資本家的使用能力有限,勞動者又沒有能力去購買,生產出來的商品賣不出去積壓,導致資本家虧損,同時,資本家為了自身利益減小虧損,加大對勞動者的剝削,更多的商品賣不出去,如此惡性循環,經濟危機也頻頻發生。
1825~1826年間,英國有七十多家銀行破產,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產的工商企業達到三千五百多家。企業倒閉,大量工人失業,社會生活動蕩不安,工人運動頻發,工人階級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比較著名的工人運動有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發生了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1831年11月21日工人舉行抗議示威,與軍警發生沖突,轉為自發的武裝起義。經過 3天戰斗,工人一度占領里昂城。起義很快被政府軍隊所鎮壓。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發絲織工人起義。起義群眾同政府軍在里昂郊區和市內進行 6天激戰,終因力量懸殊被政府軍鎮壓。
這些工人運動 工人斗爭雖然都被鎮壓下去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但是工人階級斗爭經驗為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研究提供 了寶貴材料。
其他人的理論積累對《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
在那時候,社會的巨大轉型,使得各種社會思潮異常活躍,各種學說得以傳播。
其中德國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的傳播為馬克思恩格斯撰寫《共產黨宣言》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從經濟角度分析了資本主義能夠發展的源泉.黑格爾、費爾巴哈則更多地看到了世界的發展變化。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歐文,他們更多是從社會公平、社會公正的角度繼承了傳統歐洲的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大工業發展以后暴露出來的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來闡釋他們要求改變這種社會不合理現象的學說和想法。
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轉變對《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
可以這樣說,《共產黨宣言》是在馬克思、恩格斯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加上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創造并最終形成的 。當然了,《共產黨宣言》之所以能寫成,除了客觀背景以外,最重要的還是他們自身發生的根本性轉變。
馬克思生于1818年,恩格斯生于1820年,他們的出生恰恰處于德國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轉變的時期,并且他們親眼目睹了資本主義的變化使整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也看到了大生產在帶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給工人階級帶來了苦難。隨著兩人的成長,他們希望能夠改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建立一個更為合理的、公正的、能夠反映大多數人民利益的新社會。從對勞苦大眾的同情轉變到要幫助他們改變這種境況,再到要徹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一個新的更為合理的制度。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指出,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馬克思要選擇的職業是什么?他接著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實際上,馬克思一生都在實現這個諾言——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
參考文獻
[1]韓云川.《共產黨宣言》解讀[M].人民出版社.2018(05)
[2]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