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遜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曾激勵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英勇殺敵,唱響半個多世紀的戰歌,在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又一次帶我們回到那個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
70年前,新生的共和國剛剛成立,中華大地彈痕累累、瘡痍滿目、百廢待舉,帝國主義的屠刀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四萬美軍在朝鮮仁川登陸,并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年輕的共和國面臨嚴峻的考驗,風塵仆仆的人民軍隊面臨一次新的挑戰。
經歷了22年戰爭生涯的毛澤東,閉門整整思考了三天三夜,于1950年10月8日,終于下達了出兵朝鮮的命令:“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彭德懷受命掛帥出征,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10月,炮兵一師奉命第一批入朝作戰。在開赴前線前夕,部隊層層召開誓師大會,就在全團召開誓師大會前夜,五連政治指導員麻扶搖負責起草全連的出征誓詞。
麻扶搖清晰地記得,在連隊的誓師會上,好多戰士的決心書上都寫著“保衛和平、保衛祖國、保衛家鄉”的語句,有的高呼“橫渡鴨綠江”的口號,所有的發言都在呼喊“打敗美帝野心狼”的誓言。身為指導員的他把戰友們的鏗鏘誓言都記錄在小本子上。當晚,在昏暗的蠟油燈下,麻扶搖揮筆趕寫戰前發言稿。動筆之前,思來想去,他總覺得只寫“服從指揮,嚴守紀律,不怕犧牲,敢打勝仗”,似乎還不夠勁,應該一上場就有幾句響亮的誓言,才能把指戰員的戰斗激情更好地表達出來。于是,戰士們發言時喊出的那些激動人心的詞句便從腦海中蹦了出來。對,就用戰士們的戰斗口號,來表現志愿軍入朝作戰的英雄氣概!想到這里,他頓時覺得思路開闊,筆墨酣暢,寫下了讀起來十分有力的八句出征誓言。多年后,麻扶搖回憶說,寫完這幾句詩,如釋重負,鉆進被窩,很快就睡著了。
這八句出征誓言,是一首小詩: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
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鮮,
打敗美帝野心狼!
第二天,在團、師的誓師大會上,麻扶搖將這段文字作為誓詞,寫在黑板上。此后,這首詩便在志愿軍部隊廣泛地傳播開了。當時,連隊一位粗通簡譜的文化教員為它譜了曲,并在全連教唱。部隊入朝時,麻扶搖所在的連隊就是唱著這首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后來,麻扶搖驚奇地發現,一支支后續入朝的部隊都唱著與他所寫的這首歌詞相似,曲調不同的歌曲。多年以后,他才知道是未晤面的著名作曲家為他的小詩譜寫成的軍內外廣為傳唱的戰歌。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發表通訊,將這首詩醒目地排在標題下面,立即得到國內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共鳴,引發強烈反響。
原來,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到炮一師進行采訪時發現了這首詩,覺得詩寫得好,充滿了戰斗力。于是,就抄錄了下來。在第一次戰役之后,他撰寫的《記中國人民志愿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戰地通訊中,引用了這首詩作為開頭,同時也將其中的“橫渡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中華的好兒女”改為“中國好兒女”,以增強讀音脆度。就這樣,這首詩就從朝鮮前線傳回國內。
時任文化部藝術局副局長的周巍峙在《人民日報》上看到這首詩后,立刻被詩中的豪邁氣概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感動,并產生了創作欲望,不到半小時便完成了譜曲,一首經典樂曲就此誕生。他還接受了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的建議,把“抗美援朝鮮”改為“抗美援朝”,把“打敗美帝野心狼”改為“打敗美國野心狼!”并以詩中最后一句“打敗美國野心狼”為題,署名志愿軍戰士詞、周巍峙曲。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后來文化部將這首歌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彼時,這首歌就像嘹亮的進軍號角,回蕩在朝鮮戰場,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神州大地,大江南北,人人傳唱。從工人到農民、從城鎮到田野阡陌,處處進發出保家衛國的強烈情感。
抗美援朝,這是一場武器裝備力量極為懸殊的戰爭?!耙话殉疵嬉话蜒?,在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寒中,許多戰士沒有棉衣沒有鞋,凍傷了手腳。志愿軍戰士就這樣,同人民軍戰友并肩作戰,創造了令世界驚奇的戰績。高唱志愿軍戰歌的志愿軍,連續兩次攻勢凌厲的反擊戰,把入侵的美軍從鴨綠江趕回到三八線以南,殲敵五萬多人。美國報紙把第二次戰役稱為“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失敗”。
經過五次戰役的較量,打掉了侵略者的氣焰,雙方在三八線一帶轉入陣地對峙狀態。1951年7月10日,停戰談判終于在開城開始。三天后美國報紙不禁感嘆地說:“一個美國司令官,在美國政府命令下,插起白旗前去和敵人談判,在美國立國175年來的歷史中,這是第一次。”
打打談談,談談打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為了維持“霸主”的體面,挽回敗局,美軍又把攻擊的突破點選在了一個名叫上甘嶺的地方。發生在上甘嶺的戰斗,稱得上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觀。
小小3.7平方公里的高地,43天中承受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多枚炸彈。美國和南朝鮮軍隊為了奪取它,投入了60000多兵力,飛機轟炸3000多架次。整個山頭被削低了兩米。誰能想象,在任何生命都不復存在的這片焦土上,上甘嶺的守衛者們競以罕見的英勇,反擊了美偽軍近三個師的900多次沖鋒。潮水一般涌上來的敵人,在陣地前傷亡25000多人,損失飛機300多架,但坑道里仍然堅守著我們的志愿軍勇士。在殊死戰斗的日子里,戰士們憑著對祖國、對和平的熱愛,每一天都在心里輕輕地唱著《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瘋狂的進攻。最后,當沖鋒號角吹響,把勝利的旗幟插回了主峰!
板門店,為朝鮮戰爭畫了一個句號。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將軍無奈地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他描述自己簽字時的心情說:“我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陸軍司令官?!?/p>
1958年10月25日,正是志愿軍出國作戰八周年紀念日,撤出朝鮮的最后一列車在志愿軍司令員楊勇和政委王平率領下,離開平壤回國,金日成主席親自為他們送行。
舉國歡騰,列隊歡迎凱旋的英雄們!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外長說:“志愿軍的勝利告訴人們:假如世界上有一個美國不好惹,那么,也有一個中國同樣不好惹!”
火樹銀花不夜天,英雄兒女共舉杯。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樂曲聲中,周恩來總理在歡迎歸國志愿軍代表團的宴會上祝酒時說:“我代表全國人民、我們的黨、政府和毛主席,感謝你們。我們在今天的宴會上所以如此高興,這決不是偶然的。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鼓舞了我們?!痹暇┸妳^政治部創作室軍旅作家何曉魯在她擔綱總撰稿的大型電視文獻片《讓歷史告訴未來》中透露了一個秘密:周恩來總理那一天喝了37杯茅臺酒,他醉了。有人說,這是唯一的一次看到周總理喝醉了酒。
由于這首歌的曲調強烈地表現了抗美援朝英雄歲月的主旋律,充分體現了志愿軍和全國人民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因此它不僅是一首好軍歌,而且也是一首喜聞樂唱的大眾歌曲。它一經問世,即迅速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報》以《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國推薦。4月2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通知規定,以國歌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兩首歌曲作為全國人民五一勞動節游行的基本歌曲。
1953年政務院文化部和全國文聯共同開展對1949年至1953年間的群眾歌曲評獎活動,經過由下而上的推薦,從四年間全國發表的萬余首歌曲中,評選《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為一等獎。為了給作者發獎,有關部門輾轉查找,幾經周折,終于尋找到了詞作者麻扶搖。
2019年6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成為人民群眾十分喜愛的歌。
戰歌飄過70年。如今,曲作者周巍峙和詞作者麻扶搖都已經逝世。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內,陳列著一份信箋紙,紅格豎排,藍黑色墨水的鋼筆字體,清晰地書寫著“雄赳赳,氣昂昂……”,這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手稿。在網易云音樂里,這首戰歌每天都有新增的評論,它在無數國民的耳機里日日響起,截至2020年5月11日,總評論數已超出4000條;在B站,網友自發為這首歌剪輯的視頻達到了上百條,其中一段視頻的點擊率達到了25萬。有網友評論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向為祖國獻身的先烈們致敬,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薄翱姑涝虺隽藝∪嗣裼⑿塾来共恍啵 ?/p>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今天,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70年,硝煙散去,這字字鏗鏘的歌聲已然成為那段歷史的濃縮和象征。每當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仍讓人熱血沸騰、斗志昂揚。短短43個字的歌詞,如龍吟虎嘯,豪氣沖天,富有戰斗性和震撼力。
戰歌,戰歌,戰斗的歌,勝利的歌,本身就具有無窮的戰斗力。歌聲告訴我們:在朝鮮戰場上,“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這就是志愿軍制勝的秘訣之一。
《中國人們志愿軍戰歌》中有軍魂、有民族魂、有國魂。歌聲嘹亮,抒發出軍人在風雨來臨、軍號吹響時所表現出的義不容辭、沖鋒向前的萬丈豪情,以臨戰狀態,勇往直前、舍我其誰,反映的是軍人對祖國、對人民承諾的真誠兌現;讓人感受到的是戰士的忠誠與無畏,是排山倒海的戰斗氣勢。更使人相信,強軍路上,秣馬厲兵的部隊官兵正群情激昂、士氣高漲,一切敢于來犯之敵,都將在鐵流所向面前統統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