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對眼科老年白內障手術護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眼科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45例)與研究組(45例),兩組分別使用常規護理、整體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效果優于對照組,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術后視力情況、眼壓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護理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減少術后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整體護理;眼科;老年白內障;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on ophthalmic cataract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ophthalmic cataract surger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45 cases) and a research group (45 cases). The two groups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holistic nursing respectively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Holistic nursing can shorten the patient's hospital sta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Holistic nursing;Ophthalmology;Elderly cataract;Surgical nursing
白內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老年眼部疾病,白內障會造成老年患者失明,嚴重者會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老年人的各項機體性能均有所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且患者會因為該病癥影響產生負面心理,因此必須對該病癥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與治療。該病癥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但老年人對手術的耐受性非常差,所以會加大手術難度,且術后會產生不同并發癥,會對術后恢復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在患者圍術期,為了減少手術治療風險,必須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加強圍手術期護理,以此來達到提升手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目的[1]。所以選用適當的護理方式對患者術后恢復和預后都十分重要。本文為眼科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整體護理護理,并對護理結果做出研究,詳細內容如下文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眼科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劃分成對照組(45例)與研究組(45例),兩組分別使用常規護理、整體護理。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52~78歲,平均(60.46±10.35)歲;病程1~5年,平均(2.11±1.02)年。研究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53~79歲,平均(65.38±10.27)歲;病程1~6年,平均(3.35±0.14)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并無顯著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進行常規手術護理,具體內容包括: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為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和出院指導,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等等。
研究組:為患者進行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具體內容為:①術前護理:向患者介紹科室情況,包括醫生、護士、探視制度、健康評估等,幫助患者掌握足量的有關資料,達到服務的優質性。并對患者的訴求進行了解,積極滿足患者要求,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相關流程以及術中的配合事項,指引患者對眼位進行固定。術前護理人員協助醫生對淚道和結膜囊進行沖洗,協助醫生進行擴瞳操作,并為患者患眼進行包扎,并佩戴有關手術標志和腕帶,達到透明服務的目的。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提前迎接患者,并檢查患者身份和術眼標志,并對手術位置以及手術藥品等進行檢查,相關護理人員要在手術當天提前告知患者有關注意事項,并提前三十分鐘將患者送至手術室,并協助患者選擇合適體位,術前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交流,緩解患者緊張情緒。③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護士要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叮囑患者少做頭部運動,盡量臥床,并告知患者眼藥水和藥膏正確使用方式,不能大力擦洗臉部,睡覺時不得壓迫術眼,并通知患者和家屬不能擅自將眼罩打開,同時避免低頭彎腰、打噴嚏等劇烈動作。同時要對患者進行飲食和用藥的指導,并對并發癥狀進行密切關注,防止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囑咐患者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防治跌倒,并按醫囑進行復查[2,3]。
1.2.2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情況、眼壓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研究。臨床成效包括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知識掌握度三方面。并發癥包括高眼壓、術后感染、前房滲出、前房積血、角膜水腫、人工晶狀體偏位六方面。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軟件(18.0版本)做統計學處理,包括計數和計量兩方面,分別用百分比和(x±s)顯現,并通過卡方和t檢驗,若P<0.05,表明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情況、眼壓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視力情況、眼壓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兩者存在較大差距,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老年白內障又稱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指的是因為生理衰老、免疫力和代謝異常造成的晶狀體退行性改變,氧化損傷是最早期改變,改變了晶狀體上皮細胞膜的Na+-K+-ATP酶活性,導致患者晶狀體蛋白質發生性質改變,形成視物模糊的狀態[3]。伴隨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患發白內障疾病的老年患者人數不斷增多,老年人不但大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癥,且受到疾病的影響,心理壓力較大,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所以對老年白內障患者的護理難度非常大。盡管白內障手術技術純熟,但是老年患者各臟器功能下降,身心健康均逐漸下降,所以在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必須照顧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雙方面[4]。整體護理的核心思想為以患者為中心,用高超的護理手段獲取患者滿意,其護理方式特征為護理人員和老年患者均在護理過程中得到雙向尊重和理解,在該護理模式下,護患關系融洽,防止產生糾紛,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達到了醫院和社會雙重效益的效果[5]。本研究顯示,為老年白內障患者提供整體護理干預,在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成效、眼壓和視力情況方面的數據比較均優于單用常規護理手段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整體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在臨床療效方面改善顯著,且并發癥有所減少,眼壓和視力情況均得到提升,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白 茹.整體護理服務在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09):155-157.
[2] 桑宴玲.對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0):245-246.
[3] 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護理學[M].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80-81.
[4] 胡成全,吳 虹.整體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恢復的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5):2148-2149.
[5] 羅亞晶,崔國棟,楊桂芳,等.整體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