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婕 滿玉晶 金文婷
【摘要】子宮腺肌癥是目前常見的育齡期婦女難治性疾病,可導致痛經漸進性加重、月經過多、月經延長,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侵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近年來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癥的研究逐漸豐富并取得了一定療效,本篇文章回顧近年來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癥的研究報道,從致病原理及采用的不同針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及探討。
【關鍵詞】針灸;子宮腺肌癥;痛經;綜述
【中圖分類號】R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子宮腺肌癥(adenomyosis,AM)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的雌激素依賴性婦科疾病。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和經量過多是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由于AM的病理特點,子宮全切術是唯一的根治方式。而保守手術治療的局部剜除又難以徹底清除病灶,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的同時存在出現泌尿系統并發癥、不孕癥等風險。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在中醫藥領域對子宮腺肌癥展開了積極的探索,以尋求新的途徑,針灸療法以其療效佳,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文通過查閱近年來以針灸為主方案治療AM的文獻,對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研究概況進行論述。
1 病因病機
子宮腺肌癥的病因假說繁多,目前在西醫界受到廣泛認可的是子宮內膜基底層內陷學說,認為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經血逆流”[1],由于多次分娩或者宮腔操作導致子宮內膜受損,聯合持續的高雌激素刺激使結合帶受到破壞,子宮內膜組織侵入肌層生長,從而形成子宮腺肌病。
中醫學中沒有子宮腺肌癥的確切病名,但從其臨床大抵可歸為“經行腹痛”、“癥瘕”、“月經過多”等范疇中。《景岳全書·婦人規》中論述的血癥的病因,與現在的子宮內膜基底層內陷學說也有一定的相通之處。認為經血留滯胞宮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外感、內傷、情志等因素均可引起氣機失調,氣不行血是導致經血留滯,化瘀成癥,瘀血是該病的病理基礎。《證治要訣》云:“經事來而腹痛,不來腹亦痛,皆血之不調故也。欲調其血,先調其氣?!睆娬{了治血當以調氣為先。針灸在調暢氣機,行氣活血方面具有獨到的效果?!恫C賦》曰“針有劫病之功,灸獲回生之驗,針能去血氣病而作痛,灸則消血以成形”,因此用具有決凝開滯,消癥止痛作用的針灸療法來治療以血瘀為病理基礎的子宮腺肌癥十分契合。
2 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癥
2.1 單純毫針刺法
向東方等[2]設立對照組,將腹針治療與中藥治療進行比較,并從患者的盆腔疼痛情況、CA125的水平、巧克力囊腫平均徑線值及子宮腺肌癥子宮3個徑線值之和這四個方面進行療效評價,結果提示兩組均能緩解盆腔疼痛及降低Ca125水平,腹針在緩解疼痛方面明顯優于中藥組。王應梅[3]等將收治的200名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藥物組與針刺組,針刺組取足三里、太沖、陰陵泉、血海等穴施治,每日留針30分鐘,持續3個月;藥物組選用米非司酮口服,25 mg日1次口服,持續3個月。治療結束后從臨床癥狀、月經量、子宮體積這三方面評價,針刺組均優于藥物組,且針刺組不良反應低于藥物組。
2.2 電針療法
吳玉敏等[4]將84名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疏密波電針針刺子宮、次髎穴3個月,對照組口服去氧孕稀炔雌醇3個月,對照組在痛經緩解程度、中醫癥候療效、CA125水平方面治療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
2.3 艾灸療法
《醫學入門》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艾灸有著針刺和中藥所沒有的特殊功效。張翰云[5]等通過分組對比治療來評價艾灸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得出艾灸對于氣滯血瘀型證候的子宮腺肌癥及痛經有顯著的療效。胡艷玲等[6]將中藥離子導入與其結合艾灸治療進行對比,配合艾灸的治療組有效率為96%,略高于單純中藥離子導入組93%的有效率。
2.4 溫針灸療法
孫思邈指出“針而不灸, 灸而不針, 皆非良醫也”,認為針刺與灸法合用具有更好的療效。而溫針灸就是一種特殊的針灸聯用的療法。曾小冬等[7]治療子宮腺肌癥,采用局部溫針治療與針刺辨證調理相結合的方式,總有效率達80%,高于西藥組。且溫針灸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米非司酮口服治療。
2.5 穴位埋線療法
穴位埋線療法是針刺和藥線的結合和發展,由于因其治療頻次較少,作用持久,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盧佳等[8]將62名子宮腺肌癥者通過隨機數字表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對照組選用西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建立人工周期;觀察組采用穴位埋線治療,主穴取關元、三陰交、次髎。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6.7%、76.7%。梁淑東等[9]采用穴位埋線聯合中藥理沖湯、莪棱合劑治療本病,總有效率為92.10%。
2.6 穴位敷貼治療
穴位敷貼可通過刺激穴位來疏通氣血、調理臟腑。葉青等[10]發現于神闕行藥物敷貼配合中藥湯劑口服可降低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PGE2含量。楊嵐等[11]將60名血瘀型子宮腺肌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0名和對照組30名,觀察組在經前口服內異消瘕湯聯合婦科如意散穴位貼敷;對照組采取經前丹莪婦康煎膏口服。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總體療效和血清糖類抗原CAl25降低情況優于對照組。
3 小 結
根據各家臨床觀察分析,針灸治療中針刺療法、電針療法、灸法、溫針灸、穴位貼敷療法、穴位埋線療法及其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對子宮腺肌癥均具有治療意義。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針刺可促使下丘腦、垂體釋放β—內啡肽,β—內啡肽直接作用于機體靶器官,從而起到內源性鎮痛作用[12]。針刺對子宮腺肌癥痛經的治療效果是應得到肯定的。綜上研究,針灸治療在行經期經血蓄積、泄之不暢之時,可運疏通經絡、行血止痛之功,達到良好的止痛效果;非經期針灸治療又可通過協調臟腑,調和沖任氣血從本質上促使淤血得散。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癥的研究日趨深入,但臨床觀察上仍存在不少問題:(1)關于子宮腺肌癥的辯證缺乏統一的分型體系;(2)目前研究多為小樣本,缺乏具有說服力的多中心的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實驗;(3)實驗設計方面穴位選取,治療頻率、單次治療時間及療程差異較大,沒有統一標準。(4)樣本納入標準及療效評價標準多樣,部分實驗沒有明確闡述納入標準,缺乏科學性。(5)僅有少數實驗設有遠期療效隨訪及不良反應評估,后期隨訪有待完善。
參考文獻
[1] 郎景和.子宮腺肌病的若干問題[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02):129-133.
[2] 向東方,孫巧璋,梁雪芳.腹針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疼痛[J].中國針灸,2011,31(02):113-116.
[3] 王應梅.針刺法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188-189.
[4] 吳玉敏,張 博,王 昭,等.電針子宮、次髎穴治療子宮腺肌癥痛經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10):101-103.
[5] 張瀚云.艾灸治療氣滯血瘀型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
[6] 胡艷玲,馬 慧,王曉麗,等.離子導入結合艾灸穴位治療子宮肌腺癥疼痛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0):127+129.
[7] 曾小冬,王春紅,潘君賢.溫宮通血法針灸治療子宮腺肌病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8):276-278.
[8] 盧 佳.穴位埋線對子宮腺肌病鎮痛效果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4.
[9] 梁淑東.穴位埋線配合中藥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4):160-163.
[10] 葉 青,張宗英,劉慶燕.化瘀止痛膠囊合敷臍止痛散治療子宮腺肌病痛經3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8):37-38.
[11] 楊 嵐,陳冬瓊,羅福蘭.內異消癥湯內服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子宮腺肌病臨床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39(01):59-61.
[12] 向東方,司徒儀,鄧時貴.電針耳廓穴區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動物β-內啡肽及子宮活動影響的實驗研究[J].國醫論壇,2005(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