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波
【摘要】目的 明確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具體成效。方法 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80例心絞痛患者,參與本次的科研工作。共分為兩組,觀察組采用常規性的藥物治療加氯呲格雷藥物輔助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藥物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醫院治療之后,觀察組的患者出現急性心絞痛的幾率相比對照組而言較少,且持續的時間也比較短,治療的總有效率也相對較高。結論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適宜采用藥物聯合輔助治療的基本途徑,控制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整體頻率域持續時間,則臨床治療的效果由此得到保障,還有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心血管內科疾病治療過程中,急性心絞痛發病頻率相對較高,且發作頻繁病情變化極為快速。按照以往的臨床數據調查研究,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的癥狀,此時出現急性心絞痛的問題,主要是口含硝酸甘油和速效藥物。目前常見氯呲格雷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要求展開分析討論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80例急性心絞痛患者參與臨床試驗研究工作,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的患者男18例,女23例,年齡25~56歲;觀察組患者為40例,男25名,女15名,年齡34~63歲。在了解患者實際情況之后,針對妊娠期婦女,已經死亡的患者、附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參與臨床試驗研究的患者均為已經確診的急性心絞痛患者,基本滿足現階段的實驗研究要求。
1.2 研究方法
治療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對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臨床治療手段開展對比分析。對照組采用急性心血管疾病診療方式,還會還需要配合依那普利、阿司匹林等藥物進行治療。而觀察組需要在常規治療方法之下,將配合使用氯呲格雷藥物輔助治療,這類藥物每天需要服用75mg,兩組參與治療研究的時間為32天[1]。在治療結束之后對兩組患者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了解不同診療方案所帶來的治療后果,并了解彼此之間的差異性。
1.3 治療效果判定
我國在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從患者整體治療水平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明確其判斷標準主要為有效、無效、顯效等幾個方面,其中顯效就是患者在治療之后,心電圖靜息之后缺血問題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不會出現其他的一場問題。有效則是心電圖靜息出現缺血問題之后,ST段的回血率相對較高,最高能夠達到1 mm之上,但是距離標準的數值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此時T波變淺也會達成50%以上,有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而無效則證明患者在接受32天的治療之后,心率狀況沒有顯著變化,且患者的心電圖的變化也很難有效看出[2-3]。最終的統計結果會將顯效、有效兩個方面視為患者總比例的治療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在實驗研究分析階段,相應的數據信息分析,主要是將兩組患者的不同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了解急性心絞痛的出現頻率與存在時間、時序時間等等,經過對各個環節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對比,將平均數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問題,借助相應的數據分析軟件來計算,顯著性的治療水平設置為0.05。
2 結 果
經過研究分析相應的數據信息對比觀察之后能夠得出,對照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藥物治療之后,有15位患者存在治療無效的問題,治療整體的有效率超出50%,因此效果相對一般。而觀察組在臨床治療階段有兩種方案進行配合,應用氯呲格雷治療,后期治療無效的患者數量顯著減少,治療的總有效率也顯著提升,兩組在通過實驗進行對比分析之后,存在的差異性相對較為明顯,因此也具備統計學的意義[4-7]。
兩組患者在對比治療之后,對照組患者的發病幾率相對于觀察組的發病幾率明顯要高,且患者因心血管病癥問題所出現的痛苦時間相對較長。經過對比分析之后,兩者之間的差異性較為明顯。統計學具有意義。醫護人員了解患者存在急性心絞痛問題,以及持續時間的等具體情況之后。治療32天之后,對患者一周癥狀的具體表現,并詢問以及記錄對照組患者的急性心絞痛出現的頻率基本上為每天1.52此,持續的時間為5.23分鐘。而對照組患者每天平均0.85次,急性心絞痛的具體時間為3.15分鐘。可見臨床試驗具備一定的現實影響意義。
3 結 論
急性心絞痛是我國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類型,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在深入調查研究患者實際情況之后,出現急性心絞痛的問題主要是在胸部以及相臨近的部位,也有患者存在上腹部、咽喉部位的水平位置的疼痛問題。但基本不會出現在咽喉之上,在發病期間患者的身體不適之感較為明顯。發病的時間無非5~15分鐘,但是少數患者身體狀況不佳,會出現連續20分鐘以上的心絞痛狀態。還有部分患者的心絞痛只有幾秒鐘的時間,沒有一定的臨床試驗規律可以進行分析[8]。導致心血管疾病等原因是來自多個方面,一些患者由于體力不支,長期存在一種過渡勞累或情緒激動的問題,這時候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經過臨床試驗對比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利用氯呲格雷于常規治療方式結合的途徑,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急性心絞痛發作的幾率,并控制發病的時間,因此對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有積極影響作用,需要醫護人員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應用于臨床治療過程中。
參考文獻
[1] 比力克孜·阿布力米提.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5,000(012):55-56.
[2] 黃 紅.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6):94-95.
[3]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分析[J].太來提·阿吉.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8).
[4] 運用氯吡格雷佐治療急性心絞痛的療效分析[J].韓廷勇.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4).
[5]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J].周 康.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4).
[6]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的臨床分析[J].王 雷.中國社區醫師.2015(25).
[7]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郭云潔,李燕軍.吉林醫學.2013(36).
[8]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觀察[J].李瓊花.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