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華
【摘要】頭面部血管瘤是嬰幼兒多發疾病,會產生諸多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家屬的心理健康。本文選取我科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其心理問題和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心理護理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頭面部血管瘤是多發于嬰幼兒時期的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是發病率最高的血管瘤[1]。盡管大部分嬰幼兒的頭面部血管瘤會自行消退,但是因為頭面部血管瘤嚴重影響面部美觀,且會引起潰瘍、壞死等諸多并發癥,甚至會毀容失明,導致永久外觀畸形,對患兒家屬的心理造成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到患兒治療與康復,所以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科收治頭面部血管瘤患兒41例,對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資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對策與建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調查分析和心理護理。在選取的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中,臉頰血管瘤10例,眼瞼周圍血管瘤11例,鼻部血管瘤10例,唇周血管瘤6例,耳周血管瘤4例;男14例,女27例;年齡5周~8歲。患兒家屬平均年齡(38.56±3.43),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我科對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進行調查,主要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通過問卷和訪談收集而來的資料,主要交由科室高年資護士進行分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法。
1.3 護理方法
根據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不同心理狀況和問題,我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家屬心理護理:①為家屬講解頭面部血管瘤相關知識,幫助其熟悉醫療環境,分散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②對家屬進行頭面部血管瘤愈后健康宣傳和教育,幫助其建立自信;③給予患兒及其家屬足夠的人文關懷,理解經濟困難家庭,適當減少高價格藥物的使用;④為患兒及其家屬提供基礎護理之外的暖心服務,如與患兒進行肢體語言溝通、指導家屬進行獨立護理等,增加護患感情,建立信任紐帶。
2 結 果
研究結果顯示,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恐懼憤怒、過度依賴等。經過我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患兒家屬的積極配合,41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心理問題有了明顯緩解。下面主要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護理效果進行具體分析。
2.1 焦慮抑郁問題及護理效果分析
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和普通兒童家長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漂亮的,但是頭面部血管瘤患兒的容貌或多或少都會和健康兒童存在差異,不甚美觀。患兒家屬在帶孩子外出時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他人的指指點點,情緒難免低落,加之擔心孩子的治療效果和治療費用,他們很容易焦慮不安,煩躁抑郁,對治療效果缺乏信心,難以面對孩子治療時的痛苦,一些患兒家屬甚至會因負面情緒過盛而要求提前出院。在醫護人員的心理護理后,大部分患兒家屬焦慮和抑郁程度有明顯緩解,出現焦慮抑郁問題的患兒家屬由36例降至11例。
2.2 恐懼憤怒問題及護理效果分析
由于頭面部血管瘤會產生一系列并發癥,所以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很容易產生恐懼憤怒心理。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產生恐懼和憤怒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患兒家屬對頭面部血管瘤的治療效果不清楚,對孩子服用的藥物作用不了解,不少患兒家屬認為平陽霉素、普萘洛爾是化療藥物,會嚴重損傷孩子的身體,造成自己所無法承受的后果,因而恐懼憤怒;(2)患兒家屬承受著孩子病痛和經濟負擔雙重壓力,很容易產生命運不公的想法,對命運產生恐懼和憤怒的情緒。在醫護人員的頭面部血管瘤知識講解、頭面部血管瘤愈后健康宣教和人文關懷等心理護理措施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恐懼和憤怒情緒有所緩解,出現恐懼憤怒問題的患兒家屬由30例降至8例。
2.3 過度依賴問題及護理效果分析
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普遍存在對醫護人員過度依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患兒家屬在照顧治療后的孩子時會手足無措,一遇到問題就束手無措、如坐針氈,唯恐一不小心就影響到孩子的康復,任何事情都希望醫護人員完成;(2)患兒家屬會在心理上過度依賴醫護人員,希望醫護人員無時無刻不關注自己的孩子,要求醫護人員隨時隨地為其提供幫助和服務;除此之外,患兒家屬還會將孩子康復的希望都投注在醫護人員身上,對醫護人員抱有極高的期待,一次局部注射治療效果不明顯,便會產生消極情緒,認為醫護人員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和依賴,從而心生怨懟。在醫護人員的心理護理下,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過度依賴問題有所緩解,過度依賴的患兒家屬由15例降至7例。
3 對策與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分析可知,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進行心理問題分析和心理護理會產生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針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不同心理問題,提出了不同的對策和建議。
3.1 焦慮抑郁問題的心理護理
針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焦慮恐懼問題,醫護人員要富有同情心,主動與患兒家屬交談,為患兒家屬講解頭面部血管瘤的相關知識,如常規用藥護理知識、生命體征監測知識、飲食干預知識等,解答患兒家屬的各種問題,叮囑其需要注意的各項事宜,在豐富患兒家屬專業知識,增強患兒家屬自信心的同時,轉移其注意力,有效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2]。此外,醫護人員也要盡量滿足患兒家屬的心理需求,理解和尊重患兒家屬,既要幫助其接受現實,也要為其介紹成功病例,減輕其焦慮和抑郁。在具體的心理護理中,醫護人員可利用微信視頻等現代交流溝通工具,提高溝通效率,實現和患兒家屬的良性互動[3]。
3.2 恐懼憤怒問題的心理護理
對于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恐懼憤怒問題,醫護人員要了解患兒家屬恐懼憤怒的根源,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例如,針對因不了解治療效果和藥物作用引發的恐懼和憤怒,醫護人員要向患兒家屬說明平陽霉素、普萘洛爾等藥物的藥理和療效,讓患兒家屬了解局部注射不會損傷和破壞周圍組織,也不會抑制骨髓和免疫功能,幫助患兒家屬豐富專業知識,擺脫恐懼,消除憤怒;針對因孩子病痛和經濟負擔而產生的對命運的恐懼和憤怒,醫護人員要學會換位思考,正視患兒家屬恐懼和憤怒心理的外在發泄,避免與其發生沖突,并善于傾聽,主動為患兒家屬提供人文關懷,盡可能減輕其經濟負擔,催款時要注意態度,有不妥之處要及時賠禮道歉。
3.3 過度依賴問題的心理護理
面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過度依賴,醫護人員一方面要保持耐心和熱情,積極主動地與患兒家屬溝通,為其提供專業護理和幫助,避免患者家屬產生不信任感;另一方面要做好解釋工作,給家長詳細講解治療后的注意事項,不能用含糊的語言,要讓家長明確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并引導病區內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相互認識,以交流經驗,相互鼓勵,樹立信心。此外,醫護人員還要做好說服工作,既要降低家長過高的期望值,也要讓患兒家屬認識到治療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4 小 結
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普遍處于負性精神狀態,這種狀態會對患兒治療和康復產生不利影響。為此,醫護人員要針對頭面部血管瘤患兒家屬的不同心理問題,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減少患兒家屬不良情緒,提高頭面部血管瘤的護理和治療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一沖,姜潤松,趙 雄.口服普萘洛爾聯合激光治療嬰幼兒頭面部血管瘤[J].中國醫療美容,2017,7(11):24-26.
[2] 王 洋.淺談兒科門診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4):104+108.
[3] 楊 芳,李華偉.微信視頻改善兒科重癥監護病房患兒家長心理狀況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