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瑩 韓梅
【摘要】喉瘖是因外邪侵襲或臟腑虛損、失于濡養所致的喉病,是臨床上的多發病之一。傳統中醫認為肺、脾胃、腎、肝皆可致喉瘖,中醫在其辨證、治療方面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歸納、分析有關喉瘖的研究情況,從喉瘖的病因病機、遣方用藥、外治調理等方面進行探討,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喉瘖;病因病機;遣方用藥
【中圖分類號】R7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喉瘖,是以聲音嘶啞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瘖同“喑”,亦有暴瘖、久瘖、喑啞、聲嘶等稱??砂l于任何年齡,以長期用嗓者為甚?!读_氏會約醫鏡》卷十四記載:“瘖者,謂有言無聲,非絕然之不語也。”
1 尋因求本,探索病機
喉瘖有虛實之分,初期多為實,病位多在肺;病久多屬虛或虛實夾雜,病位多在肺、脾、腎[1]?!度数S直指方》卷八所言:“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痹诖嘶A上干望祖教授根據其臨床經驗提出了:“脾為聲音之本”、 “聲帶屬肝”。
1.1 喉瘖與肺
肺主一身之氣,喉與肺相通,喉的發音有賴于肺氣的推動,喉部發音異常,其標在喉,其本在肺。當肺氣不足時,則無力鼓動聲門;當外邪犯肺或肺有積熱時,肺的宣發肅降失調,津液不能上乘,咽喉失于濡養,聲門開合不利。
1.2 喉瘖與脾胃
干老指出:“有形之質者, 室帶屬脾, 得氣血之養而能活躍”。脾主運化輸布水谷精微,若思慮勞倦、飲食不節,損傷脾氣,氣虛聲門鼓動無力。此外,脾為生痰之源,脾虛失運,聚津成痰,痰凝則血瘀,凝結于聲門,致發聲不利[2]。
《景岳全書·卷二十八》記載:“胃氣直透咽喉,故又為陽明之火最盛”。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以降為順,以通為用。若飲食不潔、嗜食肥甘厚味,致使胃熱熾盛,受納腐熟功能失常,邪熱夾胃之濁氣循經上犯咽喉[3]。
1.3 喉瘖與腎
腎為氣之根,肺腎之氣出于喉,肺腎之氣充沛,喉的功能才得以健旺。其次,腎分陰陽,腎陰對人體有著滋養、濡潤、平衡陽氣的作用。若腎陰不足,則無以制火,虛火上炎,上灼于喉,聲門失健。
1.4 喉瘖與肝
肝主氣機升降、主疏泄。情志失調,肝失調達,肝郁氣滯,郁久化火、傷陰、及血。故肝氣郁結,可致熱、痰、瘀壅滯聲帶,影響聲帶的啟閉[4]。
綜上,根據其病位病因的迥異,臨床上將其分為風寒襲肺、風熱犯肺、肺熱壅盛、肺腎陰虛、肺脾氣虛、血瘀痰凝[1]、痰瘀夾風[5]、肝氣郁結、肝郁化火[6]等證候,通過辨病辨證,給予對癥治療。
2 遣方用藥,外治調理
2.1 中藥口服
杜娜然[7]應用海藻玉壺湯治療血瘀痰凝型喉瘖,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有效率為73.3%的對照組。王世貞教授[8]靈活應用瀉白散加減治療肺有積熱型喉瘖,臨床上取得顯著療效。邱寶珊教授[9]以百合固金湯與沙參麥冬湯為基礎方制成膏方,以達到清養肺胃、生津潤燥,標本兼治的目的。增輝等[10]利用大鼠建造慢喉瘖模型,給予夏枯草開音合劑灌胃,觀察聲帶標本,結果顯示夏枯草開音合劑對血瘀痰凝型大鼠慢喉喑的治療作用顯著,且療效隨著藥物濃度增高而提高。血府逐瘀湯、清咽利喉顆粒,西黃丸等在治療喉瘖方面均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2.2 針刺治療
王碧君等[11]治療喉瘖(聲帶麻痹)氣滯血瘀、肝腎虧虛證,給予風池、天突、廉泉、陰陵泉、三陰交等行針刺治療,配合其獨特的進針與行針手法,4周后聲嘶基本消失,隨診未復發。魏振鋆[12]采用撳針針刺人迎、水突、上廉泉穴聯合嗓音訓練治療血瘀痰凝型慢喉瘖,結果顯示,其較單純的嗓音訓練更好的改善嗓音質量,療效更明顯。李迎春等[13]應用“升陽祛霾”針灸法治療喉瘖寒證,針刺的同時結合艾灸,愈顯率為51.43%。
2.3 嗓音訓練
劉淑紅[14]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嗓音訓練,經對比療效較對照組顯著。張衛娟等[15]采用中醫綜合治療配合嗓音訓練治療慢喉瘖,有效率為69.6%,明顯高于單純中醫綜合治療的40%,且治療后Vioss積分、用嗓方式、振幅微擾等均優于對照組。
3 討 論
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中首次記載了“瘖”病的治法之苦酒湯,之后隨著喉科專著的相繼出現,對喉瘖的認識及治療逐漸完善,近年來喉瘖的中醫治療手段更為豐富,除了中藥口服外,針刺治療、穴位注射、穴位貼敷、穴位埋線、嗓音訓練、霧化、熏蒸等外治法亦成為了中醫診療的一大特色。
中醫治療喉瘖,在繼承沿用傳統方藥基礎上,各醫家從肺、肝、脾、腎,以及經絡等方面論治,各抒己見,根據臨床經驗,自擬方藥、靈活運用經方,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并巧用外治療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服用藥物對肝臟和胃腸道的破壞。對于喉瘖,各醫家雖治法不同,但萬變不離其中,皆需從“本”入手,從總體出發,方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 蓬.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35.
[2] 吳繼勇,嚴道南,陳國豐.從脾論治在慢喉喑治療中的應用[J].江蘇中醫藥,2010,42(04):61-62.
[3] 李迎春,阮 巖,謝 強.喉喑與胃的關系探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06):162-163.
[4] 王海娟,梁方琪,田 理.田理教授疏肝活血法在聲帶息肉治療中的運用體會[J].光明中醫,2014,29(12):2517-2518.
[5] 周星赟,周世卿,李云英.李云英從痰瘀挾風治療聲帶白斑經驗[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7(01):160-163.
[6] 王海娟,梁方琪,田 理.田理教授疏肝活血法在聲帶息肉治療中的運用體會[J].光明中醫,2014,29(12):2517-2518.
[7] 杜娜然.海藻玉壺湯加減治療血瘀痰凝型聲帶小結的臨床觀察[D].山西中醫藥大學,2018.
[8] 邵傲凌,徐慧賢.王士貞運用瀉白散加減治療耳鼻咽喉科疾病驗案舉隅[J].江蘇中醫藥,2018,50(03):55-57.
[9] 李麗君,巫 丹,劉海媚,等.邱寶珊運用膏方治療慢喉喑臨床經驗[J].山東中醫雜志,2018,37(02):145-147.
[10] 曾 輝,王麗華,丁 毅,等.夏枯草開音合劑治療慢喉喑藥效學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7,25(01):21-25.
[11] 王碧君,李明妍,牟東曉,等.喉麻痹案[J].中國針灸,2019,39(07):708.
[12] 魏振鋆.撳針配合嗓音訓練治療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9.
[13] 李迎春,黃曉萍,謝 強.“升陽祛霾”針灸法治療寒證型喉喑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7,35(03):195-197.
[14] 劉淑紅.針刺頸穴和少商刺絡放血配合嗓音訓練治療慢喉喑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9,27(04):272-274+271.
[15] 張衛娟,鐘福娣,張霞紅,等.中藥及針灸療法配合嗓音訓練治療嗓音疾病[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8,26(01):48-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