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祥系
【摘要】目的 探究龍歸地區高血壓患者應用全科醫學管理模式的臨床療效和質量效果。方法 選取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衛生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進行診斷以及收治的患有高血壓的患者200名,把這些患者當作此次的研究對象,進行隨機以及均勻的分組,A組患者為100名,B組患者為100名,各100名。對A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B組患者在A組的基礎之上實施全科醫學管理模式,在治療一段時間之后,關于兩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方面以及干預效果方面進行比較。結果 經過觀察發現,B組患者在血壓水平方面和A組患者相比較,明顯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在依從性方面,B組患者要優于A組患者,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結論 關于龍歸地區這些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實施全科醫學管理模式進行治療,可以使得患者的血壓狀態得到較好的改善,使得患者的依從性得到提高,患者對治療結果也非常的滿意,因此在后續的治療中非常值得運用。
【關鍵詞】全科醫學管理模式;龍歸地區;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生活壓力、精神壓力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高血壓的發病概率逐年提升,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高血壓作為一項長期慢性疾病,對于治療干預的要求較高,原有以醫院門診治療為主的方式無法滿足高血壓的治療需求。因此,需要加強對全科醫學管理模式的研究與重視,應用全科醫學管理模式進行高血壓疾病的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衛生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進行診斷以及收治的患有高血壓的患者200名,把這些患者當作此次的研究對象,進行隨機以及均勻的分組,A組患者為100名,B組患者為100名,這些患者都在自愿的情況下參與本次的研究,并且關于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方法等比較的知情,簽署了相應的知情同意書。A組當中,男54名,女46名,年齡34~76歲,平均53.25歲,平均病程14.13年。B組患者當中,男51名,女49名,年齡36~82歲,平均54.11歲,平均病程大致為13.39年。在一般資料方面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可以對比。
1.2 方法
A組患者采取常規醫療干預模式,常規醫療干預模式主要包括針對機體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及針對個體的情況教育模式。醫護人員需要針對高血壓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通過一對一的訪談和教育為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定期血壓檢查的指導。集體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針對高血壓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癥狀進行集體講座,使得患者能夠基本了解高血壓疾病的危害、產生原理及如何防治,并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使得患者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同時,也可以邀請血壓維持比較好的高血壓患者,介紹自身治療的經驗,使得患者之間可以充分討論,達到學習互助的目的。
B組患者在A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之上應用全科醫學管理模式,首先,需要針對每一位高血壓患者以及家屬開展保健工作和教育指導工作,要求患者和家屬能夠系統了解高血壓的產生機理、治療方案、干預效果以及正確的生活方式,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咨詢服務,詳細全面解答病人存在的困惑,并消除家屬和病人心中的顧慮。其次,開展全面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對患者的血壓情況實施整體以及全面的監察,觀察患者是否具備夜尿以及口干的情況,要關注肌酐、尿素氮、血脂、心電圖以及尿常規等情況,記錄尿量,這樣才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患者,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計劃。另外,還需要為每一位患者配制專門管理的醫護人員,患者與醫生之間需要開展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醫護人員需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給出詳細的心理疏導,保障患者在面對疾病的過程中具備比較積極的心態,這樣會使得治療信心得到提高。與此同時,關于患者的健康管理情況一定要實施全面的監督以及觀察,要非常的明確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情況、飲食控制以及用藥情況等,這樣可以針對性的制定比較系統化以及完善化的治療以及管理方案。
1.3 臨床觀察指標
在患者接受一段時間治療之后,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測量患者血壓情況并判斷患者是否出現心血管事件,分析患者在醫療干預前后的血壓狀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比A組和B組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血壓控制情況可以發現,經過醫學干預之后兩組患者在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方面都得到比較明顯的降低,B組患者在血壓水平方面和A組患者相比較,明顯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在依從性方面,B組患者要優于A組患者,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
3 討 論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壓力的逐漸加大,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需要加強對高血壓疾病治療工作的重視,在治療中一定要和患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才可以保障治療方案具備針對性,才可以使得患者的癥狀得到減輕,加快康復。高血壓屬于一中慢性疾病,非常的常見,在治療的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只有患者堅持長期的服藥,才可以使得患者患有腦卒中以及心臟病的風險得到降低[1]。
全科醫學管理模式指的是由社區護理人員、全科醫師、專科醫師以及健康管理師共同組成的全科醫師團隊對患者進行干預的模式,針對高血壓疾病的特征,應用全科醫學管理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降壓藥物的使用方式,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使得患者能夠積極參與到高血壓疾病的治療中來。全科醫師定期于社區開展工作,并針對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可靠治療,為患者提供專業全面的診療方案[2]。
全科醫師針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定期隨訪,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用藥和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從而能夠將患者的血壓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減少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提高用藥治療效果。全科醫生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夠進一步優化基層醫療服務體制,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改革,轉變原有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實現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目標[3]。同時,全科醫生管理模式也可以將各類醫療服務落實于個人,使得各項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醫生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細致化的醫療服務[4]。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在血壓水平方面和A組患者相比較,明顯較好,P<0.05,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在依從性方面,B組患者要優于A組患者,具備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非常明顯。因此可以發現,關于這類病人,實施全科醫學管理模式將會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很好的對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控制,還可以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這樣就會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出現,促進患者更好的恢復。此種模式可以提高基層醫療管理服務質量,有效解決現實存在的醫療問題,促進我國基層醫療服務的高效持續穩定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全科醫學管理模式的認識和重視,明確全科醫學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價值,在高血壓疾病的診療和預防過程中全面應用全科醫學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海梅,符二妹,符春女,等.21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8,39(7):1-4.
[2] 毛玉娟.血壓及腎功能不同水平對老年高血壓心血管事件的影響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8):4.
[3] 陶 濤,袁 靜.血壓、血脂、血糖及腎功能不同水平對老年高血壓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2):204-207.
[4] 楊 瀾.全科醫學管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壓及心力衰竭預后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11):1438-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