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蓮
【摘要】目的 探討對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采用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方法進行干預后獲得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1月收治的138例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治療組(69例):采用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方法展開對應干預;對照組(69例):采用胞磷膽堿鈉片+康復訓練方法展開對應干預;就組間SS-QOL(腦卒中專用生活質量量表)精力子量表評分、FSS(疲勞嚴重程度表)評分展開對比。結果 治療前,治療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5.75±1.42)分、FSS評分(51.15±4.43)分同對照組(5.71±1.31)分、(50.89±4.19)分比較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9.91±1.75)分、FSS(40.08±5.49)分分別高于以及低于對照組(7.69±1.65)分、(45.79±4.75)分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方法的有效運用,可實現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疲勞程度改善以及精力提升,最終實現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有效預后。
【關鍵詞】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卒中后疲勞氣虛證;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FSS評分
【中圖分類號】R28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患者在患有卒中疾病后,較易呈現出卒中后疲勞現象,作為疲勞狀態一種,其對患者造成影響較為顯著,并且休息后難以獲得理想緩解效果[1]。于卒中發病后,疲勞往往表現為迅速出現,并且呈現出長時間持續性特點,其對患者康復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會造成嚴重影響,從而使患者遠期預后以及康復療效受到對應影響,對此確定有效方式針對卒中后疲勞氣虛癥患者展開對應干預意義顯著[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1月收治的138例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治療組(69例):女20例,男49例;年齡55~85歲,平均(65.39±2.39)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25±1.22)年;對照組(69例):女21例,男48例;年齡56~89歲,平均(65.42±2.42)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29±1.25)年,就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胞磷膽堿鈉片+康復訓練方法展開對應干預,具體為:對患者實施基礎治療,主要體現為康復訓練以及常規內科治療兩方面。對于內科治療,主要體現為抗血小板聚集、血脂調節以及血壓調控方面。對于康復訓練,主要通過對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病情狀況加以了解,對應完成個體化治療方案制定,具體為:①合理采用運動療法進行干預:主要體現為關節活動范圍保持、擺放良姿位、斜床站立、肢體隨意運動誘發、體位轉移訓練、床上運動、患肢運動功能訓練強化、痙攣抑制、步態訓練以及平衡控制幾方面,頻率為1次/d,時間為45 min/次;②合理采用作業療法進行干預:主要體現為手功能訓練、上肢功能訓練、認知功能訓練以及ADL能力訓練幾方面,頻率為1次/d,時間為45 min/次;③對患者展開其他物理因子治療:主要體現為低頻脈沖電治療以及功能性電刺激等方面,頻率為1次/d,時間為20 min/次。在此基礎上,添加胞二磷膽堿片展開對應治療,頻率為3次/d,劑量為0.2 g/次,方式為口服。
治療組:采用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方法展開對應干預,對于康復訓練方法同對照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保持相同,此外添加益氣消疲湯展開治療,用藥處方為:茯苓、黃芪、熟地黃以及石菖蒲各15 g;紅參5 g;當歸、川芎、牛膝、地龍、桑寄生以及杜仲各10 g;雞血藤20 g;五味子以及柴胡各6 g,用藥劑量為1劑/d,對于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均實施為期4 w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的SS-QOL(腦卒中專用生活質量量表)精力子量表評分、FSS(疲勞嚴重程度表)評分。
1.4 判斷標準
對于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精力評定利用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完成,越高分值對應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越優精力[3];對于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主觀疲勞程度評定利用FSS評分完成,越低分值對應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越輕微疲勞程度[4]。
1.5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干預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2.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FSS評分)行t檢驗,以x±s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前,治療組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FSS評分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SS-QOL精力子量表評分、FSS評分分別高于以及低于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中醫學中,虛勞為卒中后疲勞歸屬范疇,臨床治療期間需要做到補益脾腎、益氣消疲以及化痰通絡。具體治療期間,益氣消疲湯的有效應用可獲得確切效果,其中紅參能夠獲得補脾益智安神以及大補元氣的效果,黃芪能夠獲得抗疲勞以及益氣健脾的效果;柴胡能夠獲得疏通經絡的效果[5];川芎能夠獲得溫通經絡、走而不守、活血行氣以及上行頭目的效果;雞血藤以及當歸能夠獲得養血活血效果;地龍能夠獲得通經活絡的效果;牛膝可獲得活血化瘀的效果;石菖蒲可獲得化濕豁痰以及開竅寧神的效果[6];五味子以及茯苓可獲得寧心健脾安神的效果;桑寄生以及杜仲可獲得強筋骨以及補肝腎的效果;熟地能夠獲得益精補腎的效果。將所有藥物聯合應用進行治療,可獲得補益脾腎、益氣消疲、恢復精力以及消除疲勞的效果[7]。在此基礎上,配合展開康復訓練干預,可使得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病情恢復效果獲得進一步提升,對于系列功能以及疲勞程度的改善能夠做出充分保證,最終實現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綜合狀態的顯著改善[8-9]。
綜上所述,益氣消疲湯+康復訓練方法的有效運用,可實現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疲勞疲勞程度改善以及精力提升,最終實現卒中后疲勞氣虛證患者有效預后。
參考文獻
[1] 趙 杰,劉曉靜,楊 怡,等.補中益氣法針刺治療氣虛質慢性疲勞綜合征29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20,52(01):68-70.
[2] 張 敏,宋立媛,王 博,等.電針療法聯合神闕藥灸治療氣虛質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9,35(08):19-22.
[3] 陳東霞.溫和灸對氣虛血瘀型中風后疲勞患者疲勞程度及生活質量的療效觀察[J].智慧健康,2019,5(22):142-143+149.
[4] 楊 濤,張煒寧,梁長才.程丑夫運用升陽益胃湯辨治氣虛濕熱型病理性疲勞經驗[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9,26(0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