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婉 李丹妮 馮志峰
為縮短童期,提早獲得收益,生產上栽培獼猴桃通常要進行嫁接,良好的砧木不僅可以影響到接穗品種的生長、開花、產量和果實品質,還可提高嫁接品種的抗性。筆者針對陜南地區氣候和土壤特點,總結了1年生獼猴桃實生苗快速繁育成苗技術要點,供參考。
1? ?種子收集
每年9—10月份采收成熟野生獼猴桃,采回后在通風處堆放使其充分軟熟。每天進行翻堆挑揀,將挑出的軟熟果去皮,放入尼龍袋中反復淘洗去掉果肉,留下成熟飽滿的種子于室內陰涼通風處晾干,去除雜質,置于種子袋內室溫存放備用。
2? ?苗床準備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pH值7.5以下,土質肥沃疏松、前茬未繁育過獼猴桃苗的地塊,深翻后每畝施用1 000 kg有機肥、15~20 kg三元復合肥,并撒施毒死蜱顆粒劑1~2 kg進行土壤消毒,然后用旋耕機耙平,做成長15~20 m、高20 cm、寬120 cm的育苗畦,中間留60 cm排水溝,畦面鋪2~3 cm厚的營養土,準備播種。
3? ?播種覆蓋
3.1? ?浸種? ?按2.5 g/m2的量準備種子,先用45~50 ℃溫水浸泡種子30分鐘,其間不斷攪拌,撇去上層漂浮的秕子,瀝干,再將種子置于事先準備好的0.12 mL/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48小時,其間每隔2小時攪拌1次,然后用清水沖洗4~5遍,瀝干,備用。
3.2? ?播種? ?播種時間:春季日均溫穩定在? ? ?15 ℃以上(通常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時可播種;有條件的可在12月或來年1月份在溫室內做畦播種,播后覆蓋白色地膜,有利于促進冬季優質壯苗形成。
獼猴桃種子小,破土能力弱,播種前應將畦面整平、整細,去除雜草、石塊。先將處理好的種子與事先準備好的干沙拌勻,拌入殺菌劑,均勻撒播于畦面,再用營養土覆蓋,厚度不超過? ? ? 1 cm,以見不到種子為宜,不可太厚,以免影響出苗。播前1~2天畦面要澆1次透水。
3.3? ?覆蓋? ?播種后畦面要用稻草或白色地膜做成小拱棚覆蓋,以保溫增溫,促進種子發芽。同時注意時常觀察棚內濕度變化。
4? ?幼苗管理
種子播后10~15天可露出地面,伸出兩片子葉,此時根據情況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灑水,保持畦面濕潤。
當出苗率達80%以上時揭掉覆蓋物,以免影響幼苗通風透光。揭草必須在陰天或晴天下午4:00后進行,以免幼苗突然遇到烈日直射而被灼傷。
同時在畦面加蓋2針遮陽網進行適度遮陰。遮陰棚搭好后要妥善管理,做到“三蓋三揭”,即白天蓋、夜晚揭,晴天蓋、陰天揭,大雨蓋、小雨揭。
澆水以勤、勻、細為原則,前期可以用噴灑方式保持畦面濕潤,后期可溝灌,以不淹畦面為宜。
4.1? ?間苗移栽? ?待幼苗長至3~4片葉時可進行間苗,間去過密苗、瘦弱苗及病苗、死苗;幼苗長至5~7片葉時可移栽定苗。
幼苗移栽前要先煉苗,遇陰雨天可揭掉遮陽網,遇晴天可選擇在下午4:00后揭掉遮陽網,在上午10:00后蓋上遮陽網,連續進行7~10天煉苗,煉苗后可移栽。
定苗行株距通常為30 cm×20 cm。移栽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邊起苗、邊移栽、邊澆水、邊遮陰,次日重復澆水1次。要常觀察苗情,防止日曬,直至成活轉青。
4.2? ?施肥除草? ?苗木定植成活后可根據生長情況追施尿素,或葉面噴施0.2%~0.3%尿素、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生長,并配合使用殺蟲劑、殺菌劑進行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苗圃雜草。
幼苗長至30 cm高時,可減少氮肥用量,增施磷肥和鉀肥,促使壯苗形成。
4.3? ?摘心除萌? ?待幼苗長至50~60 cm高時,可進行多次摘心,除去基部萌芽,促進苗木嫁接主干的形成與增粗,為嫁接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