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娟

1? ?連體果對生產的影響
來自美國一家櫻桃分選包裝廠的調查表明,一般櫻桃品種連體果發生比例在5%~15%之間,因年份和品種不同而異,美早的連體果發生率有時會高達50%。據國內相關機構調查顯示,櫻桃中以大紫、紅燈的連體果發生率最高,分別達到43.1%和31.8%,紅艷、賓庫、那翁、紅豐次之,在12.4%~17.8%之間。
連體果的發生不影響果實的風味和口感,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其外觀品質,而且不利于機械化分選等大批量采后處理,同時連體果實間如果開裂,易造成霉菌感染。因此,國外在分選包裝時一般會剔除連體果。據資料顯示,美國西北櫻桃產區每年因連體果導致近百萬美元的生產損失。
2? ?連體果產生原因分析
2005年,華盛頓果樹研究委員會提供資金支持,有關課題組對櫻桃連體果產生原因進行了專項研究。課題組選取chelan(奇蘭)、美早、賓庫、甜心等櫻桃品種,在顯微鏡下觀察花源基分化和花器官分化,以及連體果的產生與整株遮陰、整株蒸發降溫或單枝、多枝降溫的關系。
結果表明,連體果的產生并非很多人認為的與化學物質噴灑有關,而且早期的花芽生理分化期環境溫度對此影響也不大,主要是在花芽分化的器官形成期環境溫度過高引起的,也就是說,在花芽生理分化結束,花器官開始形成時,過高的環境溫度誘發了連體果的產生。
從試驗過程來看,在美國的氣候條件下,6—7月初的誘導試驗中并沒有產生連體果,誘發連體果產生的時間是在7月下旬至8月。從具體溫度看,課題組認為37 ℃的果園溫度是誘發連體果的臨界溫度。但也有專家認為,除了溫度的絕對值外,這個臨界溫度的持續時間同樣重要,在34 ℃條件下,時間持續長也可以誘發連體果。
除夏季異常高溫外,水分的多寡、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生長年份、管理水平等都可能導致櫻桃產生畸形果。國內條件下,也不排除一些果實畸形是不當使用生長調節劑,如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造成的。
3? ?預防連體果產生的措施
1)選擇適宜的品種。據調查,大紫、紅燈畸形果率最高,紅艷、賓庫、那翁、紅豐較低,生產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更為適宜的品種。
2)調節花芽分化期溫度。在櫻桃花芽分化的溫度敏感期,若遇高溫天氣,用遮陽網進行短期遮陽來降低果園溫度和太陽輻射強度,可以有效減少雙雌蕊花芽的形成,從而降低翌年連體畸形果的發生率。另外,有條件的,可采用樹下微噴或全樹噴水等措施降低果園環境溫度。
3)及時摘除畸形花、畸形果。由于畸形果在花期就表現為花雜畸形,因此在櫻桃開花期、幼果期發現畸形花、果,應及時摘除,節約樹體營養,保證果實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