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霞
籃球運動作為一種全身運動,不但能促進幼兒籃球技能的發展,而且能促進幼兒形成樂于參與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不怕困難、大膽挑戰等積極品質。經過課題組不斷推敲、交流、研討,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園籃球體適能”園本課程,課程安排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使教師們在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有據可循。期間,我園定期為教師們安排多樣的籃球培訓活動,使之在籃球團隊的引領下更加全面化、專業化。
籃球運動促進幼兒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
通過發放大、中、小班幼兒“籃球五項基本技能”情況調查問卷,將前測、后測的結果進行對比,最終形成課題的研究結果。綜合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籃球運動不僅能促進幼兒自身機體的生長發育,還能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幼兒在同伴交往、人際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籃球運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需要。
第一,自由探索,自主發展。籃球活動中,我們力求讓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自主發展、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幼兒自由地在一個有序、愉快的環境中進行籃球游戲,教師用熱情的語言引導幼兒,真正體現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第二,多種玩法,體驗成功。小班幼兒可以練習熟悉球性、拍球、傳球;中班幼兒可以練習熟悉球性、拍球、傳球、運球、投籃;大班幼兒可以練習拍球、傳球、運球、投籃、打比賽等。我們還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籃球的玩法,如花樣拍球、多人搭肩拍球、拋后自接球、多人彈地傳球……孩子們在一次次探索的喜悅中,對自己和同伴的認識不斷加深,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也隨之增強。
第三,創設情境,注重趣味。在組織幼兒籃球活動時,我們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使他們成為游戲的主人。小班幼兒對小動物比較感興趣。根據這一特點,教師設計的小班情景游戲大多以動物為主。如游戲“小動物找家”,教師和幼兒在場地四周創設一些小動物的家,然后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幼兒邊走邊運球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家,和小動物打招呼“小白兔,我會低拍球”。既滿足了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又發展了幼兒語言能力,同時練習了拍球、運球的技能。
籃球運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第一,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經過兩年多的探討、摸索,課題組全體成員努力鉆研,認真參加每次的科研活動,互相協助,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創編出《幼兒籃球活動園本課程匯編》。
第二,提高教師活動組織能力。成立“籃球雛鷹”工作坊,組織區域內幼兒園骨干教師參加研究工作;傳授基本的籃球技能與知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有一定益處,但是在開展籃球運動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孩子身體發育不健全,不適合激烈的籃球運動,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發展狀況讓其進行適宜的鍛煉,這方面就需要專業的教練來進行指導。
由于身高和手掌方面的因素,成人籃球設備是不適合孩子的。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時候要選擇適合孩子的設備,包括籃球架、籃球、籃球車等。
基于以上因素,在開展籃球活動時要確保以下幾點。
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好的活動氛圍能讓幼兒產生運動的欲望,教師想要幼兒參加籃球體育游戲活動,就要創設關于幼兒籃球的活動氛圍,讓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就想要進行籃球活動、喜歡進行籃球活動。
安全措施要跟上。幼兒籃球活動的場地、設施要經常檢查,出現問題要及時維修。
與家長做好溝通。孩子在活動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磕碰,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做好溝通,讓家長用積極的心態配合幼兒園。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實驗幼兒園,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籃球運動在幼兒園開展的價值與課程設計的研究》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