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拴祥 薛云飛
大田糧食作物生產已經由機械化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達到了全程機械化程度。而優勢特色農產品機械化發展相對滯后,還處在由人工向半機械化、部分環節機械化起步階段,而且大部分優勢特色產業沒有專用機械,嚴重制約機械化發展進程。下面,針對陜西眉縣獼猴桃產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談談對提高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的思考。
1? ?眉縣獼猴桃產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截至2019年底,陜西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30.2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86%,年產量50萬t,產值29億元,品牌價值98.28億元。
從1988年開始發展至今,眉縣獼猴桃果園生產經歷了人工作業、半機械化、部分環節機械化這3個階段,目前正在向全程機械化方向推進。
由于獼猴桃生產環節多,各作業環節機械化程度不一,嚴重制約了眉縣獼猴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從2004年開始,眉縣實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激發了果農的購機熱情,特別是從2010年開始,隨著大面積獼猴桃進入盛產期,果農收入不斷增加,適宜于獼猴桃果園生產的各類小型機械擁有量快速增長。近幾年,眉縣農機中心利用實施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建設項目,大力宣傳推廣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引進、推廣了一批先進、高效、節能的果園機械,使眉縣獼猴桃機械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1)建園期的農業機械使用情況。建園期主要生產環節有土地整理、機械開溝栽植苗木、搭建棚架等。土地整理、開溝栽植環節,目前有適合的機械,如旋耕機、開溝機等,土地平整,開溝的深度、寬度等均能滿足農藝要求。搭建棚架環節目前尚無合適的機械,需要人工完成,用工量較大。
2)盛果園的農業機械應用情況。在枝條修剪、綁枝、授粉等環節,有電動剪枝剪、果蔬電動綁枝機、電動授粉器等手持式電動作業工具,生產效率、作業質量比人工有較大提高,但還處于初級推廣應用階段。
大棚王拖拉機逐漸會成為獼猴桃園的主要動力機械。該機械體積小、結構緊湊、轉彎半徑小、動力大,在獼猴桃園通過性良好,可以完成中耕、施肥、植保、枝條粉碎還田等作業工序,目前果園使用的手扶拖拉機、微耕機將逐步被大棚王拖拉機取代。
在植保方面,物理防控措施主要用太陽能殺蟲燈,該設備防蟲效果較好,基本由各農業部門在示范園廣泛推廣應用,推動了產業綠色發展;噴藥器械方面,目前小型的有各種機動、電動噴霧器以及煙霧機,中型的有手扶拖拉機、微耕機帶的噴桿噴霧機、手推式噴霧機,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有自走式果林噴霧機、風送式噴霧機等,智能化的有遙控式無人植保飛機。植保機械相對來說機械化程度較高,目前在獼猴桃園已推廣應用。
在施肥方面,目前大部分果農用手扶拖拉機或微耕機開溝施肥,或者用手扶拖拉機牽引施肥機施顆粒肥,相對落后,用工量大,效率不高,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要求。目前正在推廣大棚王拖拉機懸掛改進后的施肥機,效果較好。
在枝條粉碎方面,枝條粉碎還田機解決了枝條堆積影響環境的問題,也促進了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加,正在推廣應用。
在疏蕾疏果、果實套袋方面尚無合適的機械,目前仍是人工作業,用工量大。
3)采后貯藏期農業機械化應用情況。果品成熟采摘后入庫冷藏到出庫上市之間的工作環節主要有采摘、運輸、入庫冷藏、分級包裝、? ? 銷售。
獼猴桃采摘目前尚無合適機械,主要依靠人工,此環節用工量大;田間運輸機械主要是機動三輪車等,轉運入庫主要有叉車;果品冷藏保鮮機械、果品分選機械目前機械化程度較高,可滿足實際需要。
2? ?眉縣獼猴桃產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果園規模小,建園不標準,影響機械作業。現有果園大部分是10年以前興建的,由于是單家獨戶自行建園,缺少統一規劃,株距、行距大都不符合機械化作業標準,地頭普遍沒有留便于機械作業的生產路,拉桿鐵絲設置也不符合標準,最多只能適應小型機械作業,無法適應現代果業發展要求。
2)年輕勞動力轉移,影響了獼猴桃機械化生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土地確權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鄉村年輕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村里留下的基本上是四五十歲以上的勞力。這個群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生產觀念落后,在作務水平、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差異較大,難以適應現代化機械化發展要求。部分勞動者年老體弱,個人無力經營機械,習慣于人工作業,也影響了獼猴桃產業發展和果園機械的應用。
3)適宜于獼猴桃園的復式機械少,影響了獼猴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用于獼猴桃園機械化作業的專用機械非常有限,加之獼猴桃生產工序多,各作業環節需要的機械不同,使得各環節機械使用效率不高,一家一戶購置的手扶拖拉機、微耕機、植保機械等各類小型機械結構簡單,生產效率低,作業質量較差,因動力太小只能單向作業,農機合作社不愿經營,若是讓果農每個生產環節都購置一種機械,使用效率低,會造成大量浪費。
4)農機農藝培訓沒有形成合力,影響了農機新技術新機械的推廣。在獼猴桃園生產管理培訓方面,農藝、農機技術培訓沒有形成合力,果業培訓只注重農藝特點而忽視能否實現機械化作業;農機培訓只注重機械的維修保養、安全操作而忽視了對農藝技術的進一步探索。農機農藝培訓各自為政,嚴重影響了果園機械化發展速度。
3? ?提高眉縣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的主要措施
根據眉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和機械化程度,以及國家對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機械化的政策,目前我們認為提高獼猴桃機械化水平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果農思想認識。提高獼猴桃產業機械化水平,必須加大對新型果業機械宣傳力度,讓果農從根本上認識新型機械為提高獼猴桃作業質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果實品質、延長果品產業鏈等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果業、農機部門應聯合起來,加大對農機新技術、新機械的宣傳、示范、推廣力度。
2)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綜合素質。獼猴桃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必須立足于綠色、營養、品牌化發展,勢必要求具有農機、農技、產業化、品牌化、市場化意識的高素質勞動者,所以農機、果業、農技等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應加強聯合,合力舉辦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加強農機農藝融合,逐步形成“農機企業+農機(業)推廣+農機(獼猴桃)合作社+果農”培訓模式,積極培育新型職業果農,在不同生產環節開展相應的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培訓,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果農素質。
3)引導土地流轉,創新生產經營模式。獼猴桃產業品牌化發展,必須走規?;?、機械化、集約化經營的路子,這就要引導生產者積極流轉土地或參加合作社成為社員。
目前,圍繞獼猴桃產業發展,眉縣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迅猛,積極引導、發展和壯大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加強土地流轉,建立高標準示范園,形成“農業企業(獼猴桃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社員”發展模式,企業與社員簽訂生產訂單,社員按照企業技術要求做好獼猴桃日常生產管理,果品成熟后由企業按照保護價收購,入庫冷藏保鮮、分揀、銷售。農機合作社按照企業技術要求統籌組織各生產環節的統一機械作業,確保作業質量、生產安全,加強社員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架起農戶與市場的橋梁,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4)加快獼猴桃生產薄弱環節、關鍵環節適用機械的研發及技術推廣力度,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保障。目前獼猴桃果園生產使用的大部分機械都是大田作物、設施農業、蘋果上用的機械,專用于獼猴桃的機械極少。隨著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社的不斷壯大,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獼猴桃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發展是未來趨勢,所以建議有關高校、科研部門、生產企業深入調查,積極研發適合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實用機械,特別是機械施肥、機械植保、節水灌溉、機械水肥一體化、機械授粉、機械分選包裝等薄弱環節、關鍵環節的高效節能、復式作業機械,在生產中不斷改進, 填補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作業環節空白。
5)發展、培育、壯大新型農機專業合作社,提高果園機械化裝備水平。發展現代化產業,必須有現代農業機械裝備作支撐,這就迫切需要有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人員或機構來從事獼猴桃果園生產,所以應當積極培育、發展、扶持一批有完善基礎設施、有良好運行機制、有健全管理制度、有較大服務規模、有顯著經濟效益的“五有”農機合作社。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購置節能增效、復式作業機械和機械化程度高的現代農機裝備,不斷完善獼猴桃全程機械化機械配套方案;合理配置機械,研究技術集成模式,提高機械使用效率,解放勞動力,充分發揮合作社新機具新技術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推進獼猴桃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
6)加強農機農藝相融合,創建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示范園。農發、農機、農技、果業等部門密切配合,合力創建獼猴桃標準化、規?;?、機械化示范園,開展機械對比試驗,探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特點,引進一批適合農藝技術特點的新型農業機械;同時,積極研究能適合機械作業的農藝技術,不斷修訂、完善獼猴桃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加快獼猴桃機械化生產經營模式推廣,全力提高獼猴桃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水平。
7)加大對鄉土農機創新人才的扶持力度。由于獼猴桃果園機械多為其他產業的代用機械,在生產實際中存在安全及作業質量不過關、難于操作等問題,而一些鄉土人才由于置身獼猴桃生產,他們研制、改進的機械很好地解決了獼猴桃枝條處理、果園施肥、農機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田間實際作業,農機農藝融合效果好,并申請了國家實用技術專利。像這類鄉土農機創新人員,都是自主研發,花費較大,雖然農機部門多方支持,但杯水車薪。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大對鄉土優勢特色農產品機械研究、創新人才的扶持力度,積極支持鄉土農機專家搞科研、搞創新,促進優勢特色產業機械化、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提高優勢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朱拴祥,薛云飛,陜西省眉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郵編722300。
收稿日期: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