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娜 樊軍
1? ?品種選擇
選擇成熟早、個大、色艷、質優、耐貯運,自花授粉能力強、早花早果、豐產性好、抗性強、需冷量低、易管理的優良品種,如金壽、金太陽、凱特等。
2? ?樹形選擇
主要采用多主枝自然開心形和自由紡錘形,寬行密植。
1)多主枝自然開心形。棚南較低部位采用。定干高度40~50 cm。新梢長到35~40 cm時,選方位、角度及長勢適宜的新梢3~5個作預備主枝培養,摘心促發二次梢;其余新梢拉成80~90°。二次梢抽生后,在主枝頂端選一沿主枝方向生長的副梢作為主枝延長梢,當延長梢長到35 cm左右時二次摘心;其余二次梢長到15~20 cm時摘心。
2)自由紡錘形。棚中后部應用。定干高度50~60 cm。新梢長到40~45 cm時,沿主干方向選一生長健壯新梢作中心干延長梢,于40 cm處摘心;其他新梢留4~5個分布均勻、方位適宜的作為主枝,拉平并于25~30 cm處摘心。當中心干二次梢長到20~30 cm時,選一直立生長的健壯新梢作中心干延長梢,保持直立生長;其余副梢選方位適宜的3~4個作主枝拉平。其后中心干不再短截。
3? ?樹體管理
1)修剪控冠。以輕剪、疏剪為主,主要對主枝延長枝進行短截,去弱留強,合理疏除。每個生育周期以冬剪為主,夏剪為輔。
花后葉芽萌發時,抹除著生部位不當的芽。新梢20~25 cm時摘心,二次新梢長到20 cm時摘心或疏除。骨干枝長到50 cm左右時拉枝開角,部分新梢作環割、扭梢處理。及時疏除背上旺梢、密生枝,增加光照,促進花芽分化。果實近成熟時,摘除果實周圍葉片,促果實著色。
冬剪主要疏除無花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下垂枝,按1 m×2 m株行距,每株留60~80個中長果枝。整形控冠時應注意:①樹冠緊湊矮小的,定干高度30~50 cm,剪口下飽滿芽不少于3個。②定植當年分枝級次要多。③主枝及輔養枝拉枝,背上徒長枝剪除。④通過絞縊或化學藥劑控勢促花。⑤整形時注意主枝、側枝少留,枝組以中小型為主,不重剪,防旺長。
2)采后管理。①采后疏除背上直立旺長枝和過密枝,回縮結果枝組,使樹體緊湊,防止旺長。 ②采后施腐熟雞糞1 000 kg加硫酸鉀25 kg,恢復樹勢,增強營養。③雨后及時排水防澇。④對采后重回縮發出的新梢作促長促花處理。
4? ?扣棚升溫
1)強迫休眠。根據品種不同,棚栽杏樹一般需要休眠500~800小時,其中金壽杏750小時左右,金太陽杏800小時左右。強迫休眠采用人工低溫預冷法。當外界平均氣溫低于10 ℃時扣棚,白天蓋苫降溫,晚上揭苫通風,創造0~7.2 ℃低溫環境,40~50天即可。扣棚前20天灌1次透水,起壟覆膜,提高地溫。
2)緩慢升溫。強迫休眠結束后,逐漸升溫。第1周不可驟然升溫,一般揭1/2草簾即可。溫度控制在15 ℃以下,相對濕度80%~90%。從第2周開始,揭開全部草簾,白天先拉1/3草苫,再拉1/2草苫,最后全部拉起,持續7~10天。扣棚升溫第2周覆蓋地膜,保墑提升地溫。
5? ?溫濕度管理
根據不同生育期對環境溫濕度的要求,采用階段式變溫(濕)管理。
1)萌芽期棚內溫度控制在8~15 ℃,最低溫度5 ℃,濕度小于80%。
2)花期白天棚溫不超過25 ℃,夜晚不低于8~10 ℃,空氣相對濕度保持50%以下8~15天。
3)幼果期至果實成熟前,晝溫控制在30 ℃以下,18~28 ℃為宜,夜溫10~15 ℃。具體是幼果期適宜溫度15~20 ℃,最低溫度10 ℃,相對濕度小于70%;膨大期適宜溫度18~25 ℃,最低溫度10 ℃,濕度小于70%;近熟期適宜溫度22~28 ℃,最低溫度15 ℃,濕度小于60%。
4)成熟期夜溫控制在8~10 ℃,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以利著色。
6? ?花果管理
1)加強授粉。①提溫通風降低棚內濕度。? ②人工或蜜蜂授粉。蜜蜂授粉,1畝棚需兩箱蜂。人工授粉,用雞毛撣子先在授粉樹上滾動,然后在花柱頭上滾動,或用毛筆在同株樹上不同花間互相點授。授粉在花后每天8:00—11:00進行。
2)疏花疏果。花后1個月疏果。原則是“留近不留遠、留大不留小、留單不留多,外圍、上部多留,內膛、下部少留”。先疏畸形果、并生果、小果,長果枝留3~4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短果枝留1~2個果,兩果間距15 cm。
7? ?肥水管理
1)施肥。采果后施入腐熟有機肥,落葉后不施肥。萌芽前和硬核期追肥以速效氮為主,果實膨大期追復合肥。萌芽前株施尿素100 g,花后至果實膨大期株施1次硫酸鉀復合肥100 g,同時每10~15天噴0.3%尿素和0.3%~0.4%磷酸二氫鉀,連噴2次。
2)水分管理。生長期需灌水3次,第1次在扣棚前20天左右,第2次在花后視土壤干濕確定,第3次在硬核期。成熟前控水防裂果。
8? ?病蟲防治
以綜合防治為主,可噴施代森錳鋅600倍液或多菌靈800倍液防病,用一遍凈1 500倍液防蚜蟲,用掃螨凈1 500倍液或齊螨素2 500倍液防紅蜘蛛,用滅幼脲3號1 500倍液防毛蟲類,用速撲殺1 000倍液防介殼蟲。此外要加強春季通風排濕,防止煤污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