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輝
看不到風險,其實是最大的風險。只有充分認識風險,才能管理風險,讓財富在家族中延續,從而福蔭子孫、恩澤后世。財富傳承在本質上就是一個風險管理的過程。
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保證財富安全和財富傳承”已超過“創造更多財富”,成為高凈值人士最重要的財富管理目標。筆者也在私人財富管理工作中統計發現,有50%的高凈值客戶都有財富傳承的需求和考慮。
看不到風險,其實是最大的風險。只有充分認識風險,才能管理風險,讓財富在家族中延續。財富傳承在本質上就是一個風險管理的過程。這些風險,往往被定義為“財富傳承的六大痛點”。
痛點一: 債務纏身,財富傳承失敗
2017年,富貴鳥集團執行董事林國強去世,之后,他的配偶和子女放棄財產繼承權。作為一名掌管著市值超過40億元的上市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林卻陷入讓自己與家人“富而不安”,乃至家族財富無法傳承的尷尬境地,這是什么原因呢?
據報道,林生前作為擔保人與農業銀行共借款11筆,總計2.9億元,銀行起訴林的妻子和孩子作為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經過溝通協商,林的家人最終放棄財產繼承權。
《繼承法》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也就是說,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的同時,應當以繼承的財產份額為限對被繼承人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只有放棄繼承,才可避免承擔債務。所以,林的家人做出無奈而痛苦的決定。
對于身為企業主的高凈值人士而言,財富傳承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家企資產隔離,建立防火墻,避免企業的經營風險、法律風險、債務風險等影響家庭財務安全,所謂“無隔離無傳承”,要把優質資產隔離出來,做好保護和傳承,給子孫后代一筆安全資產。
痛點二 :婚姻不幸,勞動果實分割
巴菲特說“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因為婚姻意味著潛在的財務風險,一旦離婚,可能造成財產分割、企業控制權旁落等問題。
對于高凈值人士而言,如果規劃不當,婚后首先出現的就是財產混同問題,這為其他問題埋下伏筆。根據《婚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共同財產主要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各項合法收入以及由該收入轉化而成的各項財產和財產性權利。包括:1.夫妻雙方各自的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性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5.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所取得的收益。
也就是說,婚后財產非常容易混同,一旦離婚造成夫妻反目、財產糾紛,甚至引發股權爭奪、牢獄之災,這是高凈值人士不得不面對的風險,真功夫前董事長蔡達標、三一重工副總裁袁金華等,結局都令人唏噓。因此,做好相應規劃,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個人財產,減少離婚的財產損耗,這也是財富傳承的必要考慮。
痛點三: 二代婚變,家族資產外流
對于韓國首富、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來說,女兒李富真的婚姻是他心頭的痛。1999年,李富真不顧家族強烈反對,堅決“下嫁”任佑宰,十幾年后,二人陷入5年的離婚官司,最終,李支付任財產分割款14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382萬元),婚姻解除。
在中國,很多高凈值人士都會在子女結婚時贈予大額現金或房產、股權等,如果沒有合理規劃,這些財產在子女離婚時往往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造成家族資產外流,因此,財富傳承中“防女婿”“防兒媳”等,已成為普遍共識。
痛點四 :未做安排,法定繼承亂局
2013年,云南柏聯集團董事長郝琳和兒子在法國坐直升機失事,不幸罹難。郝琳妻子劉湘云因為沒有隨行,幸免于難。郝琳去世后,其年近九旬的父親和兒媳婦打起了巨額財產繼承官司,涉及財產總額達200億元。
《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也就是說,由于郝琳生前沒有財產繼承的安排,其父親和妻子都有財產繼承權,二人反目成仇,產生曠日持久的財產繼承糾紛,令逝者不安,生者不寧。隨著中國創富一代逐漸老去,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法定傳承造成財產向上逆傳承,進而引起財產外流,是財富傳承必須要考慮的一大風險。
痛點五:安排不當,遺囑繼承糾紛
2006年,霍英東去世后,外界估計其遺產多達300億港幣。或許早就料到家族遺產風波,霍老生前便已寫好遺囑。
2011年,在霍英東去世5年之后,霍家曾爆發過一次家族爭產風波,在2012年達成和解。但時隔一年,波瀾再起,霍家陷入爭產糾紛。
最新消息稱,霍家各房子女將就和解再作商討,遺產爭奪成了馬拉松。
無論法定還是遺囑繼承,都要進行繼承權公證,各方達成一致才能辦理財產過戶手續,不能達成一致,就要進行法院訴訟,這個過程不但隱私曝光,而且費時費力費錢。所以,以為寫了遺囑就萬事大吉的想法并不可取。
痛點六:二代敗家,一切財富歸零
海翔藥業是由創始人羅邦鵬花了40年,將一個鄉鎮企業變成上市公司,在其子羅煜竑接手之后,只花了不到4年,就將企業控制權拱手讓人,且還“裸退”,從此海翔不姓“羅”。所謂“辛辛苦苦四十年 ,一著不慎全敗完”。
家族企業傳承,在未來十年將達到高峰,屆時會有多少個羅煜竑?
財富傳承,不但考驗傳的智慧,也考驗承的能力,如何防范二代、三代敗家,這是高凈值人士必須考慮的問題。
總之,財富傳承并非把房子過戶給子女或者寫一紙遺囑那么簡單,也并非做了家族信托、買了人壽保險就能一勞永逸的事,“財富傳承是一門有溫度的藝術”,人們需要的是一整套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和財富傳承制度,而不是單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