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宇 云南開放大學公共基礎學院
足球是當下最受歡迎的球類運動,隨著國家對足球教學的大力支持,足球教學研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了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促進足球事業的長遠發展,在2017年,云南省被列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針對云南省各個學校的教學計劃推行了“四橫”“四縱”的競賽體系,努力振興足球事業,為提高足球發展水平和成就中國足球夢打下堅實基礎。學生天生喜愛游戲,體育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都有著顯著的作用,幫助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在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中,通過相互合作培養學生養成團結協作、刻苦奮進的良好品質。同時體育游戲對開發學生的智力與體力有一定的作用,這在教師開展足球教學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當前我國小學校園足球開展中游戲練習的運用頻率還比較低,大多數教師對于游戲練習的認識仍比較模糊,讓更多的教師認識增加足球游戲練習的作用,提高他們對游戲練習的重視程度,推動游戲練習在校園足球教學中應用的關鍵問題。
本文以體育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對云南開放大學大一男生足球訓練進行相關研究。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互聯網及萬方數據庫搜索有關文獻,了解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及作用。
2.問卷調查法
根據體育科研方法與調查問卷設計的基本規律,設計了體育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調查問卷,通過隨機抽樣法發放問卷的方式,對云南開放大學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數量為300份,回收問卷285份,回收率達95%,有效問卷份273,有效問卷占比達91%。
3.數據統計法
通過對文獻資料、數據、問卷調查結果的整理,用電腦作為媒介,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認知程度。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非常了解的學生占37%,對足球一般了解的學生占46%,不了解的學生占17%。對足球運動了解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說明足球這項運動在云南開放大學的學生當中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足球熱潮中,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這項運動的興趣和渴望學習的熱情。
實驗組的準備部分和基本部分的足球游戲根據專家建議選取了《校園足球游戲100例》中的游戲案例,結合8周課的內容安排,對授課內容進行編排。結合專家建議,準備部分的游戲盡量選取沒有身體接觸的非對抗性游戲以實現熱身目的(見表1)。

表1
1.足球游戲對學生運動參與影響的分析
在大學階段,學生的運動參與以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主要途徑,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參與程度基本決定了學生的運動參與度。通過實驗前后小學生的體育參與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積極參與體育課維度方面,實驗前的學生得分均值±標準差為4.24±0.53,在試驗后學生的得分的均值±標準差是4.89±0.52,學生在積極參與體育課的成績的得分均值提升了0.71分,得分相對提升了11.87%。在運動參與的消極態度方面,實驗前的學生得分均值±標準差為-2.08±0.55,在試驗后學生的得分的均值±標準差是-3.96±0.54,學生在運動參與的消極態度的成績的得分均值降低了1.58分,得分相對降低了42.02%。在運動參與的快樂感方面,實驗前的學生得分均值±標準差為4.31±0.33,在試驗后學生的得分的均值±標準差是5.42±0.29,學生在運動獲得快樂感成績的得分均值提高了0.51分,得分相對提高了5.44%。在運動獲得的成就感方面,實驗前的學生得分均值±標準差為4.64±0.29,在試驗后學生的得分的均值±標準差是4.90±0.37,學生在運動獲得成就感成績的得分均值提高了0.35分,得分相對提高了7.71%。
2.足球游戲對學生運動成績影響的分析
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教學,每班50人。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游戲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在兩個月的足球教學中,使用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最后以期末成績考核為評判標準。
從數據可知,實驗前:實驗組顛球10-30個,傳接球10次,頭頂球6個,長傳球3個,定點射門2個;試驗后:顛球50-80個,傳接球20次,頭頂球10個,長傳球5個,定點射門5個;體育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實驗可得出,傳統的教學方法也能提高學生基本技術動作的熟練度,但上升幅度很小。不管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對足球教學的實施在足球基本技術的提高,都要比傳統教學方法更有效。
3.足球游戲對學生運動興趣影響的分析
通過實驗研究,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足球的了解程度、感興趣程度、足球基本技術的掌握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分析,體育游戲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足球的學習情況。在足球的了解程度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對足球的了解人數相差不大,但實驗組效果更好一點。在足球感興趣上,對照組的學生占35%,實驗組的學生占63%,由此可見,體育游戲加入足球教學后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產生很大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在游戲輔導下,沒有壓力的學習,更快地融入教學中,對足球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在足球的基本技術動作方面,兩個組的學生對這方面掌握的都還不夠,達不到規定的教學任務,實驗組要比對照組完成的好一些。
4.足球游戲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分析
學生的一般社會適應能力采用人際交往能力、挫折耐受能力、學習適應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四個維度進行評定。
與實驗前相比,試驗后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挫折耐受能力、學習適應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四個維度都存在顯著性差異。人際交往能力方面(T=22.972,P<0.05)、挫折耐受能力(T=18.782,P<0.05)、學習適應能力(T=18.138,P<0.05)、社會認知能力(T=9.945,P<0.05),這四個維度方面的P值都小于0.05,這說明了試驗后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各個方面的維度指標都有所提升。表明利用創編足球游戲作為教學內容能較好的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挫折耐受能力、學習適應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的健康發展,對于提升學生的一般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運用,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了解情況及對足球基本技術動作的影響比較明顯,尤其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影響,通過體育游戲,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足球,保證了學生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足球教學中體育游戲一種很有效的輔助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進行學習,還能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課堂中,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計的效果。在足球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學生出現厭煩的心理,可以很好的利用體育游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來進行教學體育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活潑性,體育游戲對場地和器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這對足球教學的推廣也是極其重要的。體育游戲是強身健體的有效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體力和智力的開發,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實際授課時要對體育游戲加以重視,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在高職院校足球課程安排中,足球游戲教學法只能作為輔助學生在足球訓練中的教學手段,作為教育功能使用并不是萬能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足球訓練課程中還是離不開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必須要確保足球教學課程的嚴謹。所以教師在體育足球訓練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課程進度等,很多教師在這點上可能會忽視掉,完全利用游戲來教學,雖然課堂上氣氛活躍起來了,但教學進度卻沒跟上,足球知識點可能也忘記引入游戲當中。這都是脫離教學目標導致的后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到游戲教學的方式但不能完全以游戲為主。
目前,高職院校足球教學仍以大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空間大、學生多、學生分散、難以組織多場足球比賽。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根據組織協調能力選擇足球比賽時做出合理的選擇,否則,可能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球類運動的安排應以安全為基礎,在足球教學中難免會有肢體碰觸,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關注學生的運動情況,有些同學在足球運動過程中因運動量過大、對抗性強,同時受場地和設備的限制而具有危險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在進行足球運動的情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對足球訓練場地和器材等因素進行安全檢查和預測,看設計的結構是否安全可行。
實施體育游戲能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對提高學生基本技術和開展教學更有效。體育游戲可以很好的提高足球教學質量,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從而達到教學要求。積極健康的游戲環境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