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整理
為進一步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于院前醫療急救的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和國家醫保局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人民健康需求相適應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
2.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保障基本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政府對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的投入;堅持科學規劃、持續發展的原則,根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需求,統籌規劃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的原則,始終將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動體系發展的關鍵環節,提高院前醫療急救質量與效率;堅持軟硬結合、全面提升的原則,加強院前醫療急救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對醫療急救服務滿意度。
3.主要目標。到2025年,建成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政府主導、覆蓋城鄉、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省、地市、縣三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院前醫療急救人才隊伍長足發展,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社會公眾急救技能廣泛普及,急救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全社會關心支持急救事業發展的氛圍基本形成。
1.推進急救中心(站)建設。地市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及縣級市設置急救中心(站),條件尚不完備的縣及縣級市依托區域內綜合水平較高的醫療機構設置縣級急救中心(站)。加強投入和指導,確保急救中心建設符合標準。
2.加強急救車輛等急救運載工具和裝備配置。各地要根據業務工作需要,厲行節約原則,合理配置救護車數量,滿足院前醫療急救需求。
3.規劃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布局。各地要結合城鄉功能布局、人口規模、服務需求,科學編制院前醫療急救站點設置規劃,逐步探索構建陸空立體急救網絡和空地協同機制。
1.加強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才培養。加強醫教協同,加強急診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力度,強化院前醫療急救能力培訓。完善院前醫療急救醫師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組織急救中心醫師定期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接受急診、重癥監護、麻醉等臨床技能培訓,并采取多種手段拓展院前醫療急救醫師繼續教育形式和內涵。
2.強化院前醫療急救隊伍建設。各地應當根據急救網絡規劃,合理配置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創新院前醫療急救醫師和護士招聘引進舉措,確保滿足服務要求。規范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加強調度員、駕駛員、擔架員業務培訓,完善考核管理。
1.加強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全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急救相關信息管理,健全急救系統監測預警水平。提高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水平,推動院前醫療急救網絡與醫院信息系統連接貫通,推動急救調度信息與電信、公安、交通、應急管理等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探索并推廣急救呼叫定位,探索居民健康檔案與調度平臺有效對接,提高指揮調度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
2.加強科學調度水平。全國統一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為“120”。地市級以上急救中心建立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信息化平臺,遵循就近、就急、就??频脑瓌t,實現急救呼叫統一受理、車輛人員統一調度。地域偏遠或交通不便的縣及縣級市應當設置獨立急救中心(站),或依托綜合水平較高的醫療機構,建立指揮調度信息化平臺。根據實際情況,實現市級統一受理、二級調度或縣級統一受理、調度,提高調度效率。加強院前醫療急救接報調度能力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創新調度方式,科學合理調派急救資源。
3.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相關規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強院前醫療急救質量控制,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標準、流程和考核指標,不斷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質量。急救中心要加強業務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呼叫響應水平、全程轉運速度和患者處置能力。
4.完善院前院內急救銜接機制。推動院前醫療急救網絡與院內急診有效銜接,落實醫院首診負責制,規范院前院內工作交接程序,整合相關科室,建立院前院內一體化綠色通道,提高救治效率。有條件的地區可建設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實時交互智能平臺,推行急診急救一體化建設。
5.提升公眾急救技能。各地要建立轄區公眾急救培訓管理體系,制定培訓計劃,統一培訓內容,整合急救中心、紅十字會、公立醫院及社會化培訓機構等多方力量,開展針對社會公眾的心肺復蘇等基本急救技能培訓。探索將急救常識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訓內容納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員、公共交通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在崗培訓內容。積極開展中小學急救常識普及,推廣高中生、大學生基本急救技能培訓,有效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
一是推進標準化建設,有效規范院前醫療急救行為;二是拓展人才發展平臺,進一步完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急診醫學(中級)專業考試大綱;三是完善價格體系,保障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運行;四是調動人員積極性,建立健全適應院前醫療急救行業特點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五是保障救護車輛權利。救護車在執行急救任務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為救護車免費安裝ETC車載裝置,保障其不停車快捷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
各地要高度重視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將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納入本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廣泛開展社會宣傳,保障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加強對轄區內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綜合評價工作進展和成效。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指導各地貫徹落實 《意見》,對重點工作進行跟蹤和定期監督,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以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