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琦
生活中,許多愛美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健康有效的減肥,但是多數人在經過努力之后都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是因為減肥的方法很多,許多人在減肥的時候容易走入誤區。
有調查顯示,我國減肥大軍中,只有1/4的人是為了健康,其他3/4的人是為了身材更苗條。在醫學上,肥胖確實是一種疾病,它會帶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問題,且還是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危險因素。但如果盲目地追求苗條身材,可能會引起身體諸多問題,如貧血、血尿、脫發、子宮脫垂等,還可能造成不孕。美國最近對3683名女性的調查研究發現:體瘦的女性髖骨骨折發生率比標準體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這是由于過瘦的人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影響鈣與骨結合,無法維持正常的骨密度,因此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發生骨折。


很多人把減肥作為一種短期行為,恨不得一天就瘦下來,如果短期內沒有實現目標,就覺得這種方法不行,再換一種,試完不行就又換一種。有的人把減肥的目標定得很高,動輒就要在一個月內瘦20斤。實際上,如果你能夠在一段時間里把體重減輕5%~10%,從科學的數據來說患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就會減少了,雖然減5%~10%從身材的外觀上可能看不出來多大效果,但是從健康角度來說已經有效了。

運動有很多種,有的運動強度很大,有的運動比較緩和,有些人認為運動強度大減肥效果就好,這是一個誤區。每個人的負荷量有限,特別是女性,如果選擇自己身體承受不了的運動,會使心臟及機體負荷過度,影響心臟的健康。運動時,注意心率要提到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率范圍之內。對于運動減肥、健身的人來說,運動時接近最低心率就可以了,這樣的運動強度不僅能夠達到減肥的目的,而且對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適度原則,運動也是一樣。運動的時候,肌體會產生乳酸,長時間的運動會讓乳酸大量堆積在身體內部,而乳酸正是造成肌肉疲勞、酸痛、痙攣的主要原因。所以,運動的時候不注意適量原則會讓你第二天疲憊不堪,更沒精神。運動后若以慢跑或其他輕松的方式進行整理運動,可以提升乳酸的排除效率。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手臂太粗了要多做做手部運動,腿太胖了就要多跑跑步。這種想法是不太現實的,脂肪是全身性的,并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余脂肪。首先,局部運動容易造成疲勞,消耗的總能量少,并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共同調節控制,但這種調節控制是全身性的,哪里供血條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減肥。例如,減肥者運動一段時間后,腰圍不見小多少,可臉頰卻消瘦了,原因就在于此。運動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熱量,才會導致全身脂肪的減少,而不會只減一個部位。
肥胖人士最常見的錯誤不是吃得太多,而是采用矯枉過正的節食方法。想要減掉一些體重,通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限制熱量攝取,吃很多低熱量的食物。當然,這種方法一開始會使體重下降,但是這種體重下降反而會讓肌肉加速分解,基礎代謝率比以前還要低,最后很難持續下去,常常會復胖,肌肉更少、脂肪更多。
游泳、踢球、健身房,努力鍛煉是否等于減肥成功?可以肯定地說,單純地依靠體育鍛煉是不會讓你擁有健美身材的。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某部隊在3年期間加大了訓練量,可是大家的體重卻沒有因為額外的運動而下降,反而增加了。這是因為鍛煉之后的胃口更大了,消耗掉的熱量被更多地補充回來,體重自然就會一路飆升。


如果你吃飯的速度要用“狼吞虎咽”形容的話,那么你的減肥計劃通常不會成功,因為吃飯的速度太快,很容易吃過頭。在你的胃還來不及向大腦發出“我已經滿了”的信號時就已經吃多了,那么,減肥又怎么能成功呢?所以吃飯要細嚼慢咽,才能延長進食的時間,控制自己的進食量。
一個立志要減肥的人最不能缺少的伴侶就是水,因為在減肥過程中,體內脂肪分解產生的廢物經過處理的蛋白質殘渣等都要隨水排出體外,所以要減肥,必須保證飲水充足。準備一個1升的水壺,一天之內把壺里的水喝完。
穿上瘦身衣就可以減肥,這僅僅是廣告的一面之詞。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瘦身衣無非就是添加了一些磁性物質或不明藥物。這些瘦身衣穿戴過久的副作用目前尚未明了,減肥功效更無從談起。但可以肯定的是,只穿瘦身衣而不運動是很難達到減肥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