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友榮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童寺鎮九年制學校,四川 自貢 643200)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小學音樂教學所占比重越來越高,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鑒賞能力。在人類文明史發展歷程中,音樂與舞蹈總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將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融合在一起,能有效提升音樂課堂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我們便可以利用音樂與舞蹈相輔相成的特點,來設計出生動有趣的課堂。并且,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敏感好奇,利用舞蹈律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教學開展,有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
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整合的備課要根據作品來設計,舞蹈的律動要根據音樂旋律特點來編創。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備課,提前熟悉作品的音樂旋律、基本要素、音樂風格、主要節奏型等特點。對于歡快的音樂要編創有節奏感的活潑的舞蹈律動動作,對于舒緩的音樂要設計柔美舒展的舞蹈動作,古典音樂要運用古典服飾和古典動作,現代音樂要運用潮流舞蹈律動。
例如,在進行《玩具兵進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進行曲的特點,結合玩具兵的具體形象,通過設定模仿玩具兵的具體形象,讓小學生在舞蹈律動的過程中,掌握及領會進行曲的音樂風格。
舞蹈的設計要分年齡層,根據不同年級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欣賞偏好來設計。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中,舞蹈動作要簡單易學,節奏鮮明,多反復動作。
例如,在進行《森林水車》的音樂教學設計中,配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可以設計相對簡單的“水車轉動”的舞蹈動作,既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能夠迅速將學生帶入樂曲所要表達的意境當中。
情境創設法在課堂上的運用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它可以通過合理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在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音樂內涵,體會到音樂中飽滿的音樂情緒,甚至產生用肢體來表達音樂情感的欲望。這就為舞蹈教學的引入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因此,教師可利用這一點來開展有效的整合教學。
例如,在蒙古歌曲《草原上》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這一歌曲,讓學生跟隨著音樂走進一個有蒙古草原的氛圍之中,體會到蒙古草原的遼闊壯美,甚至可以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勾勒出蒙古草原上風吹草動、牛羊吃草的畫面,讓學生產生對蒙古草原的濃濃熱情。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就可引入舞蹈動作,讓學生通過舞蹈動作來表達這首音樂中“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提高音樂與舞蹈整合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若是要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創造力,則可加強音樂與舞蹈整合教學的舞蹈創編教學,讓學生在舞蹈編排的學習過程中,產生更好的音樂與舞蹈體驗。
例如,在《我們大家跳起來》一課的教學中,初步了解歌曲中傳達的小步舞曲風格。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結合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來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為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呈放《小步舞曲》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其中的舞蹈姿態,并對其進行模仿,理解其中的音樂節奏。通過適當的舞蹈學習和音樂學習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發揮思維力量,自主創編舞蹈動作,在創編的過程中表達自己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解。這一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提高音樂與舞蹈整合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與舞蹈學習能力。
舞蹈表演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展現自我的平臺和機會,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表演興趣和表演能力。而這一活動形式也可有效提高音樂與舞蹈整合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舞蹈表演活動在音樂課中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木偶的步態舞》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欣賞音樂,在腦海里浮現木偶滑稽可愛的步態,并且發散自己的思維,想象一下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體驗、表現木偶的獨特步態,比如學生可通過模仿演唱、畫旋律線等方式來增強自己的體驗感。在有效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評選出最佳表演者,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在表演活動結束后,也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某一歌曲,學習與之相關的舞蹈視頻,再自主練習其中的舞蹈動作,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音樂與舞蹈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舞蹈素養,實現兩者整合教學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音樂和舞蹈分屬不同的藝術種類,但是兩者又有著很強的聯系。將舞蹈律動和音樂教學有機結合,利用舞蹈和音樂相輔相成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和活潑好動的本能,推動了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多樣化,同時有利于開發學生感受力和想象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這一整合教學進行優化,以提高學生在音樂與舞蹈方面的學習能力和藝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展,為學生以后的藝術學習也打下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