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輝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龍坪小學,廣東 梅州 514021)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下,音樂課的授課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小學音 樂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為學生的學習構建寬松、愉快的環境,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要對音樂本體獨特的藝術魅力進行充 分挖掘,借助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置身于預先設定好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音樂環境中學習。
首先,情境教學方式具有真實感,布置設置音樂設計場景,讓學生感知場景內容。與此同時,在模擬情境中導入相關的情感內容,形成心理期待視野,有助于小學生的情感發展。同情境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音樂認知水平,探究音樂主題。其次,情境教學方式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具有豐富性,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能力素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方式,對提高小學音樂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
興趣在人們的學習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壓力下,對于一些小學,不重視學生的音樂培養與教學,挫傷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導致小學音樂的教學趨于僵化的模式,教學質量亟待提高。情境教學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有趣的學習與體驗音樂。除此之外,情境教學本身就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教學,具有很多不同級別分支,這與人腦的各種思想是一致的。為此,教師必須使用情境教學來解釋相關音樂知識之間的關系,使用情境教學來分散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精通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發展音樂學習的多元化。
家長們對孩子的文化課學習特別重視,甚至不惜下大本錢送孩子去各類培訓班接受輔導。因為這關系到孩子的升學。對于孩子的藝術修養,很多家長則選擇性的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素養的孩子根本難以茁壯成長。相較于家長,一些學校的做法更令人氣憤。不僅安排音樂教師上音樂課,還讓其兼職上文化課。或者一個音樂教師上著全校的音樂課。毫無疑問,這樣做只會毀掉孩子。近年來雖略有改觀,總體來說變化不大,專業的音樂教師太少了,特別是專職上音樂課的音樂教師真的奇缺。在部分小學里,甚至可以看到文化課擠占了原本音樂課的時間,音樂課幾乎不上。
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會唱歌,而且要讓學生理解歌曲的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素質。現實中,小學音樂教師只注重教授唱歌,還是跟著視頻學唱,要求學生會唱就行了。至于歌曲的背景、優美的旋律、蘊含的感情,學生根本接觸不到,教師也很少涉及。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學生自己隨便唱歌。就這樣,豐富多彩的音樂課變成了學生眼中的“唱歌課”,枯燥乏味,完全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提升學生的素質了。音樂課的可有可無使得小學音樂教師往往兼任其他課程的教學,重心旁落,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音樂教學上。
小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故事引入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故事情境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欣賞水平。在學習歌曲之前,利用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能夠有效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通過故事方式,創設音樂情境,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輔助工作,引導小學生研究重點知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結合音樂內容,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與音樂學習興趣。
針對小學生而言,情境組織中包括體驗式教學,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擬音樂場景,積極參與音樂互動,有助于揣摩歌曲的情感,在親身體驗之后,可悟出情感內容。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表演欲望比較強,教師提供表演的舞臺,學生能夠獲得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學習的信心。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知識抽象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多媒體能夠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地顯示出來,小學生具有年齡小、思維發展不成熟的特點,性格活潑好動,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通過直觀的精進教學方式,能夠加強小學生的認知體驗,從而實現情感共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利用多媒體可將音樂圖文信息形象地顯示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
總之,小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提升音樂素養。通過情境教學模式,在多媒體的輔助下,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傳達音樂中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學生的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