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波
(中共白城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吉林 白城 137000)
金融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衍生物,其同博彩業等隸屬于虛擬經濟,具備虛擬經濟的基本特征,即以資本化定價的方式來決定金融資本的價值。因此,相比實體經濟,金融經濟具備一定的流動性;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金融經濟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實體經濟在無論何種政體環境當中,都是基礎性的經濟,對維系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穩定起著支撐作用,因此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維持實體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核心,也是金融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穩定、高質量發展的新常態,實體經濟發展保持穩定提升狀態,金融市場也整體呈現出繁榮景象。雖然從經濟形態來看,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形式。實體經濟主要是指商品、物質的流通,而金融經濟則是資金、票據的流通。但是在以貨幣為主要結算形式的市場環境下,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實體經濟的存在為金融積極發展提供了底層支持,金融經濟本身具有一定的虛擬性質,如果失去實體經濟支持,將出現泡沫化現象,這也是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從世界范圍內的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雖然在整體上保持著一致性,但細微處的互動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
金融經濟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主要表現在資金層面,一來通過金融經濟的發展,可以增加企業的抗財務風險能力,二是金融經濟可以為實體經濟融資提供后盾。伴隨企業與金融經濟的深化發展,如今的金融經濟還可將部分可交易金融資產作為企業資本進行融資,最終起到金融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壯大和發展的作用。
在金融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通過采取宏觀調控手段,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金融機構在落實金融政策的過程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如果融資標準設置不合理,會給實體經濟中的企業運行帶來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定期對宏觀金融政策進行調整,合理設置金融融資標準。過于嚴苛或過于寬松的融資標準,都不利于金融經濟、實體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此外,部分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也不完全是金融政策的變化導致的。在實體經濟市場中,如果材料價格出現變化、企業的投資決策不合理等,都可能給企業帶來資金短缺的問題。此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銀行貸款,則是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的主要途徑。過于嚴苛的融資標準,則容易使企業陷入經營危機。因此,在金融融資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在嚴格遵守國家宏觀政策指導的前提下,通過合理制定融資標準細節,滿足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對于實體經濟中的企業而言,則需要關注金融政策的變化,同時做好內部決策管理,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資金風險,并尋找有效的融資渠道。
客觀來看,無論是金融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都時刻處于變化發展狀態。相比之下,金融經濟的發展變化具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其引發的后果,則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因此,加強金融風險控制管理十分重要。在金融機構的運行過程中,必須建立配套的金融風險監管機制,密切關注金融機構的發展動態。在金融市場中,風險傳遞具有連鎖效應,一家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可能通過多種傳遞機制,成為整個金融產業鏈的風險。因此,在金融風險控制管理的過程中,除了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控制管理外,也需要有外部的監管力量。通過對金融市場秩序加以規范,嚴格懲治非法金融活動,營造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避免因不正當競爭問題引發金融風險。對金融風險的監督和控制管理,應上升到法治層面,加快完善現有金融管理制度。從宏觀上進行調控,從微觀上進行控制,積極尋找加強金融風險控制管理的有效辦法。相關監管部門應制定完整的金融風險監管體系,定期對現有制度、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微觀層面的監管過程中,如果發現某金融機構的運行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分析原因,采取補救措施,避免金融風險的放大和擴散。
基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影響關系,在實體經濟的轉型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包括企業實際面臨的資金問題。因此,在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更需要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盡可能發揮金融經濟對實體經濟的積極影響作用。從金融市場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對傳統金融產生了一定沖擊,影響了多數金融機構的利潤空間。如果金融機構未充分考慮實體經濟的影響,單方面采取戰略調整措施,就容易引發不良后果,同時也會對金融生態環境的正常秩序造成破壞。金融機構在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過程中,應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積極吸收和借鑒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金融業務存在的缺陷問題加以改進。通過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不必要的中間過程,為融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兩種經濟共同構成了國民經濟,實體經濟是金融經濟的基礎,金融經濟是實體經濟的衍生物,同時又促進著實體經濟的發展。伴隨信息化的發展,金融經濟相比實體經濟,處于一個較快的發展階段,而實體經濟發展緩慢,這使得整體的國民經濟發展呈現畸形狀態。基于這一形勢,通過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的自發調控來對金融和實體兩種經濟發展進行協調,二者之間的聯動性更強,對整體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具有長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