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婷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 會計電算化專業,廣東 江門 529000)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健全完善的教學理念是其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也是其對于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持有的態度和意見。不同的教師由于其經驗閱歷的不同,面對教學問題已經總結出符合自身個性的解決辦法,并且這樣的態度和意見會直接影響到其在教學工作中所使用的模式方法。大多數高職院校中的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認知,因此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傳統滯后,已經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發展的實際需求。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高職院校開展會計電算法的實踐教學時有針對性的將實踐教學劃分為手工實訓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目前,大多數教學工作者過于注重理工科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并且購置了相應的設備設施,而對于文科專業仍然采用的是傳統落后的教學模板,甚至部分院校沒有完備的票據、賬簿、報表,也沒有先進的會計電算化機房及實訓室。即便部分院校設置了實訓室,但沒有購置與時俱進的、先進的設備設施,甚至部分院校為了減少支出成本會使用盜版軟件,軟件的落后使得教育工作也無法滿足社會及企業的發展需要。與此同時,對于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高職院校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整體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據調查研究,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學生認為會計知識的學習及實踐能力的提升對于自身未來的發展毫無價值的意義,缺乏對職業教育的正確認識。會計專業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有些學生由于錯誤學習理念的誤導對會計實施沒有興趣,也就不會自覺主動的開展學習活動,直接阻礙了其未來的持續發展及思想素質的提升。基于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會計專
業實踐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正確看待會計工作的重要現實意義并且立足于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及策略,切實推動高職會計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及國家培育出更多的優質技能人才。
近年來,高職院校根據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主流趨勢,結合社會對于人才發展的需求,深入分析了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發展規律,在傳統的教學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進行了改革創新,有效的增加刪減部分內容。具體而言,會計教學中將《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獨立出來,使之成為單獨的一門課程。與此同時,也增加了一系列關于會計電算化建設、管理、維護、運行、系統的相關內容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凸顯出實踐教學的實用性、綜合性和操作性,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充分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實際需求和發展需要。另外,在教學初期,國家所使用的教材主要為會計電算化,包括理論教材與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而在近年來,國家則在過去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上述課程進行了修訂,希望以此優化教學內容及形式,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實現學生的能力提升。
會計電算化不同于普通的文化類學科,其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及行為愛好,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并且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具體而言,高職院校首先應當購置完善健全的硬件設備設施,并且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運用三段式教學模式。第一,運用多媒體教室實現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電算化知識及技能;第二,利用多媒體演示設備進行實操演示,學生通過模仿的方式掌握會計業務的處理方式;第三,在模擬實訓室中,由教師指導學生獨立進行會計軟件的操作。
為了切實推動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創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職院校應當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將筆試與機考進行結合,二者在期末總成績中的占比各為50%,不同的考核重點應當采取差異化的考核方式。同時,高職院校應當分析職業資格證書中的相關內容技能,并將其與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推動課程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為了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院校應當投入一定的資金資源建設相應的會計電算化實訓基地,積極購置當前社會中先進的會計業務處理軟件,與此同時在,傳統的原有的模擬教學實訓室及機房中對計算機電腦及服務器進行有效的改革創新,更新系統,實現硬件設備設施質量的升級改造,同時增加計算機的數量,安裝投影儀等等,營造出良好的積極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另外,高職院校也應當與周邊的優秀會計企業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校園實訓基地,幫助學生有效了解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及職業能力要求,為其后期的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機會和條件,打下堅實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凸顯出校外實訓的價值作用,高職院校應當與合作單位簽訂明確的責任書,以學生的持續發展作為核心目標,堅決杜絕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