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蘭萍
(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強,則國強。要培養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做一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五育并舉”為素質教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其中,美育教育尤為重要,從娃娃抓起,從少年兒童抓起,是藝術素質教育的根基所在。下面筆者就“藝術素質教育從娃娃抓起”話題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藝術素質教育的本質——開啟少年兒童豐富智慧和想象力,充分發揮少年兒童的智慧潛能,培養少年兒童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少年兒童個性發展和人格心智的全面完善。隨著“全民藝術普及”在全國推廣普及,娃娃的藝術素質教育也成為一個重要話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藝術素質教育的培養,藝術素質教育可以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藝術素質教育是充分釋放少年兒童天真性格的重要途徑,老師的正確引導非常關鍵。藝術素質教育能夠啟迪智慧、開發潛能,并且在心智和個性發展上有不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娃娃們在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過程中,進一步豐富想象力和內心情感世界,從小抓起,能夠讓孩子從多層面接受藝術素質教育的培養。例如在學唱《紅星歌》這首作品時,老師應先把電影《閃閃的紅星》故事講解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了解電影里的小主人公潘冬子,在艱苦歲月的革命斗爭中逐步成長為紅軍小戰士的過程,讓孩子們在幼小的心靈中激發熱情,引起共鳴,增強從小勵志的信心和決心,這樣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又如在欣賞《保衛黃河》這首作品時,那么老師要通過對作品中故事的講解,給孩子們的腦海中描繪一幅黃河波瀾壯闊的壯麗景象,讓孩子們了解中華民族歷史,以及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來引導和激發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中國疆土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五十六個民族有五十六種語言,五十六種文化有五十六種音樂,在欣賞各個地域不同民族的藝術作品中,要積極引導孩子去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地域風貌、歷史文化、人文風俗等,以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在學習和欣賞傳統藝術和戲曲中,可以用大眾熟知且比較短小、易學易唱的小唱段慢慢引導孩子們對戲曲藝術的濃厚興趣,激發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之情,增強孩子幼小心靈的文化自信心。此外,在交響樂、大合唱、大型舞蹈等集體性藝術作品的欣賞時,亦能夠使少年兒童感受到集體力量的激情震撼和凝聚力,從而增強少年兒童內心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作為多年的群文工作者,筆者認為藝術素質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重點在于它的普及性,那么受眾面是關鍵之一。縱觀當下社會的藝術素質教育普及現狀,借助校園聯手進行藝術素質教育普及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首先,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各地的學校在少年兒童的藝術素質教育普及上大部分比較薄弱,尤其是縣鄉級以下邊遠貧困地區的農村學校,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課程問題,校方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從事藝術的師資人才匱乏,有些學校的藝術素質教育課程干脆就是長期空缺,三是學校里的孩子們相對比較集中,受眾面相對比較寬泛。通過近年來深入基層輔導及調研工作,我們著手開展了校園文藝輔導基地的建設,并傾向于邊遠貧困地區農村校園的少兒藝術素質普及。我們先后深入到衡水故城縣三小、承德圍場三義永鄉小學等多個農村校園,與校方聯手為孩子們普及音樂知識,同時還與當地的群文工作者聯手創作了《中華復興獻力量》等少兒歌曲在校園普及,教孩子們學唱,并幫助孩子們成立了少兒合唱團、少兒藝術團等,從而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性,大大增強了孩子們對藝術素質學習的喜愛和熱情。
藝術素質教育的興趣是調動娃娃們靈動思維智慧和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要使藝術素質教育在少兒群體之中持久開展的更深入,那就要從孩子從小的興趣喜好著手來培養其基礎藝術素質。
從孩子們的興趣入手培養對藝術素質活動的參與,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長期的群眾文化藝術實踐工作中,我們通過積極的啟發和鼓勵孩子們對藝術教育活動的參與,使其在參與中不斷品味美好的藝術帶給他們的快樂體味。藝術教育普及有著非常強的娛樂性,孩子們參與活動其中,在“欣賞”與“表現”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老師在普及輔導的過程中努力營造熱情寬泛的氛圍,給孩子提供自我創作和能力表現的祥和環境,讓孩子在表現中欣賞和感受藝術的魅力所在,對藝術素質教育產生濃厚興趣,通過孩子對藝術素質活動的參與,進而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既能展現個性的東西,也可以在活動中提升對藝術的認識,進而更好地促進個性藝術表現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藝術素質教育是實施基礎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之一,并不是可有可無。藝術素質教育是“育心育人”的重要教育,是對少年兒童綜合能力培養的教育。在基礎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社會各類教育機構和培訓機構等都不應該忽視對娃娃的藝術素質教育這一門類學科,而應加強對娃娃們藝術素質教育的多方舉措實施,努力把祖國的花蕾花朵培育成為綜合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一代良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增添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