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縣代王城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700)
所謂的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對家長和老師的要求采取抵觸,言行不一致的心理態度。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心理發展普遍存在的一個階段性過程,多集中于初中階段。
根據調查,初中生對“叛逆心理”的理解還處于模糊狀態,他們總認為自己的思想符合潮流,而家長的思想往往是不適宜陳舊的,當其觀點遭到否認后,表現出固執的態度和強烈的表現欲。在家中極度反感父母親喋喋不休的盤問,對父母的教育不是順從;在學校極度反感老師其居高臨下的說教,有時故意和老師抬杠,甚至不顧后果和老師發生沖突;諷刺表現進步的同學。
走進初中語文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撲面而來,它比過去的教育教學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更關注人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更關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更關注學生的尊嚴。這意味著,今后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不僅是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首先,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工具。真正的初中語文教學不是局限于識字、閱讀、理解層面,而應將重點放在學生智力開發、想象力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上。這說明語文的工具性完全可以幫助初中學生疏導叛逆心理問題。其次,初中語文與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第三,初中語文教材本身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學生減少叛逆心理的強大后盾。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義不容辭,且具有較大的優勢。
一是防范未然原則。剛入初一的新生因新的人、事及學習壓力容易產生叛逆心理,而初二、三的學生獨立性越來越強,叛逆心理進一步加強。語文教師要清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變化情況,切實做好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準備,防范未然。二是靈活多變原則。由于初中生具有不同的生長環境、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所以叛逆程度和表現方式也不相同,語文教師要堅持靈活多變的原則,采取針對性的疏導策略。三是科學滲透原則。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利于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內容,語文教師要將教材內容很好地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心理。四是潛移默化原則。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多利用經典文學作品對學生經常進行思想、道德、心理、人格、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有效的疏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提高教師素養,改進教學觀念。《初中語文新課程》要求“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和提高業務能力。首先,要加強初中語文教師隊伍建設。合理的教師隊伍建設是保證師資力量的前提,是提高教研水平、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基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文素質保證。其次,加強語文教師培訓。只有通過長期不間斷的學習培訓,才能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第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語文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行為能力。第四,加強初中語文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經常開展讀書活動,不斷充實文學作品閱讀容量,這才能和語文教師的角色相稱,才能作學生的模范。
(二)合理利用課本教學疏導學生叛逆心理。初中語文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初中語文教材內容涉獵極廣,文章更是異彩紛呈,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中有利于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資源,為孩子的心理叛逆尋找適當的突破口,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便于學生排泄壓抑與叛逆。如在進行“體會大自然”類課文的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然景色中充分感受到《春》的生機、活力,《海濱仲夏夜》的愜意、悠閑,《秋天》中的收獲、韻味,《濟南的冬天》中的溫情、溫暖等,以景寄情,開拓視野,將心里的不悅、矛盾借助欣賞自然宣泄出來;在進行“體會真情”類課文的教學時,通過經典作品,積極引導學生回憶幼時的天真無邪、品味父母無私的愛和領會朋友、同學間的深厚友誼等,充分減緩內心的叛逆和壓抑情緒;在教學名人故事時,帶領學生了解歷史名人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明白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從一定程度上舒緩學生的叛逆心理。
(三)善于借助閱讀教學疏導初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和值觀處于萌芽期的初中生,家長和教師苦口婆心的勸慰以及長篇大論似的說教很難起到好的效果,而給他們相對自由的空間,讓在文學作品中細細品味其中的各種道理,不但可以提升閱讀能力,更能提升判斷力、理解力及思維能力。通過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推薦學生自己閱讀一些積極和健康的文學作品,讓學生理解生活的真、善、美,使學生的叛逆心理得到有效疏導。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疏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所有人努力而為之,如良好的家庭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正確的自我解決方法等。而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應充分利用語文豐富的知識性和較強的人文性特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材、閱讀、寫作等教學平臺,對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說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