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闖(新疆師范大學)
新疆的三山山脈與大漠戈壁及綠洲都是非常獨特且唯一的地理環境,它與內地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不能用內地山水的傳統的處理方法,必須深入實踐、實地寫生去認知體會然后創作。筆者簡要分析一下山脈、戈壁、沙漠、綠洲的特點,大致在畫上的表現特點。
新疆大沙漠環繞山高,位于歐亞心臟,是新疆最大、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沙漠,名為塔克拉瑪干,有著最神秘莫測的大漠原野。沙丘如龍,多樣多變復雜。沙丘典型如塔,若蜂窩筑巢、飛鳥羽毛。
東中部大漠,地高風成式為金塔,成網狀密不可分。西部大漠,附近風口沙漠西部,風蝕異常,大漠四周,有林胡楊,成沙中綠島,主要兩岸闐河,遍布胡楊蘆葦,為漠中綠色走廊,胡楊葉闊大,干直,幼枝,葉狹,長如柳;大樹老枝,葉圓,潤如楊,邊緣多缺口,像楓葉。
大漠風土亦有植被。南緣平原灰棕漠土,艾蒿等;沙漠東部和南部邊緣,如梭梭等。
沙漠的特點就出來了,筆墨和線條為枯中帶潤富有生機,色為紅白結合,沙丘起伏,丘丘如龍,若蜂窩、羽毛、魚鱗;沙隴走向南北,分西北到東南;坡形沙漠又有小山脈和山鏈再加上風蝕蘑菇,壯麗點綴。而胡楊葉闊大,干直,嫩葉幼長如柳,老葉圓潤如楊。樹皮淡灰褐色,下部條裂,又有艾蒿、梭梭、黃羊沙棗鳥,生機盎然不一而足。
這個大框架就有了,主題明顯,依據此去進行藝術創作,去表現這種神韻。
水土發育,渠井擴散:水源充足可靠,綠洲隨之形成。尤其水土和光熱優勢明顯。因引水方便,土厚,宜農耕。綠洲在人為,人多綠洲大,井多墾廣,綠洲必大,綠洲為菱形不規律分布在盆地山前。這樣綠洲總體特點就出來:一、水土渠井,盆地布山前盤;網狀林帶條田、拔地白楊,墨表現上以“潤”為主,色調為石綠,可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昆侖祖脈,萬祖之山,貫新疆,西窄東寬。
西段,峰高分四截,坡面分南北,北坡雨,峰為冰川。山基的前中山下為沙草之漠,色紅,礫石。山中為旱磧丘陵與冰水積扇分麻黃灌木之漠。谷地側邊以粉蒿駝絨藜的高寒之漠。山中上為松、棘。灌木之漠。山上為冰雪,中為合頭草、紅沙灌木之漠。山頂上部為寒凍風化帶,山峰則為冰雪帶。
東段,山基以下為干燥剝蝕基巖,無植物,溝坡巖屑堆駝絨藜、紅沙、合頭草荒漠;山中為紫花針茅亞高山草原,下部是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山上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以上過渡為稀疏的高寒植叢和寒凍風化帶;山頂為高山冰雪帶。
天山從山頂到山基,依次為:山基為干旱剝蝕,南坡尤盛;山中為流水侵蝕、堆積帶,河網密布;山上為霜凍冰川侵蝕地形;山頂為積雪冰川。
阿爾泰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
山基亞沙漠帶低坡和山谷,夏季高溫少雨,黑、栗、棕鈣土。山中草原帶草皮草、牧草和草原灌木為特征,灰色森林土。山上森林帶針葉林構成,有亞高山草甸土、生草灰化土。山頂高山帶亞高山灌,其次是苔和裸石及冰冰,沼土、高山草甸土。
筆者把新疆三山山脈按山基、山中、山上、山頂分別處于何種地帶有何物種特色分為四段,這樣依山取勢,實地取質非常明朗。地質地貌總有一種規律。以墨分五色,色彩艷麗,山脈雄起,按段落墨著色,自由發揮,憑畫者的藝術語言和思想創作。
新疆地理特性的規律直觀表達,非常有助于了解山石、大漠、戈壁、綠洲,筆者認為這是有意義的。古畫山水俯瞰山川紋理,總結概括反復提煉,技法豐富的表現形式幾乎涵蓋萬里山河。古法皆為自然,應以自然為師,新疆的山水畫藝術語言就可以很好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