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凱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地質礦產勘查通常是依靠地球科學知識,運用地質填圖、遙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方法,采用槽探、鉆探、坑探等取樣工程,結合采用測試、試驗研究和技術經濟評價等實現,發現礦產資源,查明其空間分布、形態、產狀、數量、質量、開采利用條件,評價其工業利用價值的活動。在新時期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時,除了結合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勘查技術外,還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勘查活動的全過程當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污染和破壞。和諧共贏,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統籌兼顧勘查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勘查活動所在地社會效益。
地質礦產勘查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四方面。第一,涉及范圍廣。在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時,由于受到地質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且礦產資源分布極其不均衡,大部分礦產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時涉及范圍廣,勘查開發難度大。第二,條件艱苦。通常情況下,在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時,大多數礦產存在于山體內部,這一現實情況讓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工作人員需要進入人跡罕至的深山或者荒野,而在這些區域內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時,工作人員會面臨缺水缺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大大加深了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難度,也會影響到勘查質量和勘查效果。第三,周期較長。通常情況下,地質礦產勘查范圍較廣,而且很多礦產分布于偏僻位置,在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時,需要的時間會增加,從地質礦產勘查的前期準備階段,直至實地勘查過程需要準備的東西較多,涉及方面也非常繁瑣,這一情況會讓地質礦產勘查時間延長。第四,不可控因素較多。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需要進入到偏遠地區,而且在偏遠地區工作時會存在較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說基礎設施不完善,路況不良和天氣變化等都會造成地質礦產勘查效率下降,也會無形中增加地質礦產勘查中成本的投入。
在地質礦產勘查中,一些勘查工作人員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較低,在勘查過程中并未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造成了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一般來說,礦產勘查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較低主要體現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人員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夠充足,在工作過程中制定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執行不到位,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忽略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重要性,出現了地質礦產勘查中的生態環境隨意破壞現象。如果不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地質礦產勘查的協調發展,將會造成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無法實現,也會影響到地質礦產勘查的效果。另外,在地質礦產勘查中,一些工作人員自身能力不足,具備的工作經驗不能滿足綠色勘查的要求,或者相關勘查技術和設備均存在落后現象,不能有效促進良好的環境保護措施執行,引起了環境保護中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到礦產勘查效率。
通過對當前的礦產勘查分析來看,目前的礦產勘查工作中的監管政策存在漏洞,無法實現礦產勘查中各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出現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甚至監管措施不能夠形成良好的監管機制,出現了礦產勘查過程中的漏洞。在礦產勘查監管政策制定中,需要具備充足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政策的落實要求,而且需要實現監管人員和監管機制問題的充分分析,保障監管得到落實,堅決杜絕在礦產資源利用過程中違法勘查的現象。
礦產勘查涉及到的范圍較廣,而且工作內容復雜,通過科學的作業程序設定能夠保障礦產勘查質量和效率提升。但是,在實際的礦產資源勘查中,很多作業程序均存在質量不合格和效率低下的現象,而且還有大量的違規操作行為。地質礦產勘查中,如果不能實現勘查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將會讓礦產勘查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規劃和工作行為的監管,造成勘查流程的不規范,很多操作流程均存在失誤,引起礦產勘查中的生態環境污染無疑是對我國礦產資源的應用效率提升的阻礙。另外,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和保護措施,造成了生態環境破壞現象,不能被及時修復,這一情況會增加環境破壞范圍,不利于我國礦產資源應用效果。
地質礦產勘查技術應用的科學性直接影響到地質礦產勘查結果和勘查質量,因此需要加大對技術應用的關注,針對當前的地質礦產勘查技術進行合理分析,及時發現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對礦產勘查進度緩慢和勘查誤差較大的現象開展分析與研究,降低技術問題引起的礦產勘查影響。另外,在當前的礦產勘查技術應用中,一些工作人員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重視,造成了大量的土壤水資源和環境污染,不利于礦山可持續發展,也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居民生活質量提升造成不良影響。有悖于國家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
在礦產勘查時,由于一些礦產勘查設備的體積非常大,在進行設備應用時,通過鋪路會造成地表破壞,也會增加施工之后的坍塌率。因此,需要在設備應用時依托原有的道路強化對環境的保護,避免對周圍植被的破壞。如果必須要在礦產勘查過程中修建道路,則需要在施工之后做好合理的修復措施,同時對可能引起環境破壞的物品進行整理,并帶離礦產勘查區域,加大對礦產勘查中的水資源保護,設備和生活物品需經過合理處理,杜絕水資源受到重金屬污染。
近年來,礦產勘查工作項目越來越多,主要是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上漲。為了實現礦產勘查效率提升,需要以當前的地質工作為基礎,加大對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盡量選取無污染的勘查方法和設備,最大程度的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通過合理的勘查技術應用,既提升礦產勘查效率,又保障環境污染問題得到解決。另外,可以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加大對各類資料的收集,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進行礦產勘查時,通過勘查工作能夠豐富當地的地質資料,同時這些資料在上傳到系統之后,能夠作為我國的城鄉規劃提供依據。除此之外,在地質礦產勘查中需建立完善的礦產勘查系統,針對礦產勘查中出現的污染問題進行合理分析,提出明確的土壤修復技術和地下水保護技術,最大程度上滿足我國的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實現礦產開采的可持續發展。
在礦產勘查和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我國的環境保護部門應加大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合理的環境保護知識宣傳,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認識到礦產勘查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在實際的礦產勘查過程中,利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實現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建立合理的監督制度和管理計劃。另外,地勘單位需要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結合我國制定的法律法規,按照國家提出的相應要求,做好礦產勘查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落實,對原有的工作計劃進行優化與調整,嚴格履行制定的方針政策,保障礦產勘查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同發展。在礦產勘查時,要求地勘單位需要以環境保護為基礎,在環保的基礎之上開展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將工作中各項支出進行明確,并且落實專項環境保護資金保障環境保護得到落實。
在進行礦產勘查活動時,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礦產勘查中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并且確立有效的懲處措施,保障礦產勘查工作與生態環境實現協調發展,利用完善的監管措施實施,對礦山企業的威懾作用,保證礦山開采效率提升,滿足當前的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在獎懲措施的建立時,可以結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明確對企業法人的處理要求,每一項刑事處理、民事賠償都需要落實到各個細節,在執法過程中可以聯合公安部門,司法部門和工商部門進行監督,保障監督與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化。
總而言之,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需要由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應用,并且需明確環境保護與礦產資源勘查的關系,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利用合理的勘查技術實現礦產資源開發效率提升,并且建立完善的勘查機制,實現礦產資源勘查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針對當前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加大學習力度,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進步,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生態發展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