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軍,趙海往,劉永富
(云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馬關 663701)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露天礦山測量工作已經實現了由單純測量、計算、繪圖向信息科學的轉變。露天礦山測量工作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前提,其開采的有色金屬是一個國家發展所必須的戰略物資。為了合理利用礦石資源,就應該全方位控制礦體的形狀與分布規律,最大程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常用露天礦山測量技術及器應用作用。
常見的露天礦山的測量設備包括全站儀、GPS-RTK等,這些設備雖然常見于地面測量以及信息數據采集工作中,但在礦山中的應用同時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速度,能夠有效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強度。
其中又以全站儀應用最為廣泛,全站儀作為一種測繪儀器,主要是通過內部存儲器、存儲卡等方式對數據進行記錄,后經計算機進行輸入輸出,具有雙路傳輸通信功能,體現了測量工作的先進性[1]。
3S技術包括GPS、GIS、TS三種技術,其中,GPS常用于工程量的測量,在露天礦山測量中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礦區監控網、監測露天礦邊坡的穩定性等,但目前此項技術無法于地下礦井中使用,因為易受衛星信號的影響。GIS技術是一種能夠有效預測資源合理開發、生態效應、社會及經濟效益的技術手段,主要用在建立露天礦山測量系統,是一種以采集、管理、儲存、分析等為一體的空間的管理系統[2]。TS技術主要用于研究和監測露天礦邊坡穩定性,其原理是利用航空航天遙感監測以及周圍地理環境光譜分析,能夠起到風險防控的作用,對于預防多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顯著意義。
RTK測量技術主要是基于GIPS工作原理而實現的,主要是利用差分技術完善其定位功能。相對于傳統的測量方法來說,RTK技術基本上不受通視環境條件以及能見度、季節等各種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一般來說,常規的露天測量礦山只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基準站點并架設在合適的位置,就完全可以滿足RTK技術的使用和測量要求。
CORS基站將尖端科技領域的衛星定位技術、通信技術等進行了有機結合,提供了可視、實時的測量服務,并且它有一個專門控制軟件能夠對存儲和發送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而且大部分的情況下只要測量基準區域能夠完全滿足對電磁波傳輸的測量要求,RTK技術就能快速、高精度的進行測量作業[3]。
露天礦山測量時只需在設站時進行簡單的設置,就能保證后期測量能夠邊走邊獲得礦產資源測量結果的坐標。目前我國廣泛應用的露天礦山測量技術具備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綜合分析目前大部分開采情況可以發現,常規地形地勢條件下設站一次,就能夠測完6km半徑左右的測區,相比傳統測量技術來說,減少了測量所需的控制點,并且降低了測量儀器搬站的次數,作業效率極大增高[4]。
傳統測量技術遭遇地形復雜、地物障礙的情況下難以準確完成地區的測量工作,而常用的RTK技術受限制較小,RTK技術不要求點間通視,能夠完成難通視地區的測量工作,基本只要滿足RTK的工作條件均能夠快速的完成高精度的定位作業。
露天礦山測量可指導礦山的安全生產,是礦山生產建設的基礎。
在礦山安全及礦山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礦山的各項測量技術以及各種測量圖表,能夠為礦山計劃的編制以及安全開采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GPS-RTK技術在露天礦山測量中采集的每一個點都能夠作為獨立觀測點,數據安全可靠。
因此在開采中只要滿足RTK的基本工作條件,保持在一定的作業半徑范圍,GPS-RTK的平面精度就極高,甚至能夠達到厘米級[5]。
社會發展離不開對于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分析發展現狀發現,我國對金屬礦產資源開采若僅靠原有礦區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開始嘗試擴大金屬礦產資源開采范圍。在金屬礦產開采過程中,第一個步驟是根據周邊環境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而精確定位礦產位置。露天礦山測量技術在現代化安全露天礦山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降低工作成本,并且顯著提高礦山開采效率。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航空航天技術取得了實質性進步,露天礦山測量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獲得更高精度實時動態測繪數據。因此,在露天礦山測量技術應用中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提升礦產勘探技術,積極融入現代化科技技術,力求準確而又快速尋找礦產所在地,提高開采效率,進而滿足社會對于金屬物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