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磊
(云南銅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確保礦產資源的穩定供應。地質礦產勘察及找礦工作作為礦產資源開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礦產資源產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引入新的技術,為我國礦產資源的高產穩定提供可靠保障。因民銅礦經過長期的開采,其首采區存在資源儲量控制程度不足的問題,這就給銅礦開采的可持續進行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提高首采區內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開采設計提供可靠地質依據,通過對因民銅礦開展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工作,進一步查明首采區礦體空間位置、形態、品位、厚度變化的基本情況,升級資源儲量類別,提高礦體控制程度及可信度,滿足礦山持續生產采礦工程可行性研究(一體化)、安全設施設計、初步設計要求。
(1)資金投入力度不足。當前,我國的礦產資源儲備量正在逐年減少,這與地質礦產勘察資金的投入不足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導致我國的礦產勘察設備更新速度非常慢,嚴重阻礙了技術創新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資金不足進一步影響了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導致礦產資源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就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地質礦產勘察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地質礦產勘察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這就阻礙了地質礦產勘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由于缺乏創新,導致礦產勘察技術沒有實質性的發展,所采用的仍舊是以前的各種技術,這就導致其無法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同時,經過了長時間的大量開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礦產勘察的工作難度,造成我國的礦產勘察工作發展后勁不足。
(1)遵守規律,布局合理。在開展地質礦產勘察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我國當前礦產資源勘察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礦產資源的分布規律,對礦產資源的空間分布進行全面掌握,同時,還要認清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布局實際情況,對地質礦產勘察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對于人口資源分布比為12:9的地區而言,需要重點關注土地利用率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而推動礦產資源勘察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3)確保資金的有效落實。地質礦產勘察各項工作的進行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要結合我國當前的礦產資源勘察情況,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并且還要采取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資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為各種地質勘察設備的及時更新提供可靠保障。
(3)不斷創新,提升能力。在開展地質礦產勘察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技術創新,重點關注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將其運用于地質礦產勘察的指導工作中,增強對地質學理論的相關研究,并結合地質勘察的實際需求,將相應的研究成果及時應用于勘察指導工作中,提高科技的轉化率。同時,還要注重地質勘察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將信息技術有效的應用于地質勘察工作中,推動科技創新體系的全面發展。
在自然狀態下,由于受到磁場所造成的一定影響,巖石和礦石自身會形成不同程度的磁性狀況,再加上地磁場的共同作用,就會產生一種異常的現象。在實際的地質礦產勘查過程中,通過對礦石與磁異常現象進行系統全面的對比分析,就能進一步判斷出地質構造的主要分布特點。因此,在進行找礦的過程中,通過運用磁法勘探技術就能對地層進行全面的探測,進而為地質勘察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
在礦山勘察過程中,采用該技術就能對礦石的磁性強弱進行對比分析,進而進一步獲取鐵礦的含量,為后續的開采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磁法勘探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只有當巖石或礦石之間存在較大磁性差的條件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探測效果,這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予以充分的關注,進而有針對性的選擇。
電法勘探技術主要是通過對巖石的電化學和電磁學性質進行對比分析,并結合礦產的空間分布規律和天然的電磁場特點,對巖石的主要特性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探尋各種不同的礦床。地殼主要是由多種類型的巖石、地質構造以及框體等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結合而成的,并且不同的巖石和礦體之間在導電性和導磁性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電法勘探技術通過對其中的組合規律和特征進行探查,進而就能進一步對巖層礦體的實際大小、形狀以及位置等進行一定的判斷,從而達到地質礦產勘察的目的。電法勘探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適應性,能夠用于多種不同類型的地質構造探查工作中,而且易于獲得較好的探查效果。在運用電流法進行勘察的過程中,通過對巖層結構之間的實際電阻率進行探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測量地層的實際電阻值,這樣就能對地質構造中的礦石種類和大小進行初步的判斷。
遙感找礦技術是建立在遙感物理模型的基礎之上,進而對地質結構和巖石種類進行科學合理的推測,其能夠支持多種資源和多種尺度的遙感數據,具有非常廣泛的適應性。在實際的探查過程中,需要將地區成礦地質視為模型中心,借助計算機強大的模擬計算能力,對相關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提取處理,進而獲取礦產資源的全面信息,進而為后續的勘察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提高勘察效率,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開展地質找礦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找礦技術與該地區的地質狀況進行有機結合,針對地區的地質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探查方式,尤其是要注重礦體同礦石的主要特點,同時,還要充分運用電阻率中梯這一方式,明確礦化蝕變帶的具體位置,進而有助于促進找礦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各種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加,為了確保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提高我國的礦產資源供應量。地質礦產勘察及找礦作為礦產資源開采的上游工作,其在確保礦產資源的高產穩產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對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察及找礦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確其中的勘察機理,并結合實際的地質構造特點,將其運用于實際的地質礦產勘察和找礦工作中,有助于促進地質礦產勘察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