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不勒江·卡旦,梁靜
(新疆博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新疆 博州 833400)
農產品質量安全,就是指農產品的可靠性、使用性和內在價值,包括在生產、貯存、流通和使用過程中形成、殘存的營養、危害及外在特征因子,既有等級、規格、品質等特性要求,也有對人、環境的危害等級水平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是農產品市場管理的關鍵一環,其能夠為管理措施、管理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我們必須要重視并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但是,對農產品進行質檢,確保其安全性就是當代農業開展中的重要一環,為產品提供質量保障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本文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措施僅供參考。
我國農業勞動力主體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農村受過較高教育、年富力強的農村“精英”大多流出就業,留下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素質較為低下的婦女和老人,由于缺乏文化知識,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的能力,“谷賤傷農”現象頻頻發生。也由于缺乏科技知識,也使一些高新技術成果難以推廣和運用,難以實現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低素質、低技能農業勞動力過剩,高素質、高技能勞動力短缺,農業向高端升級遭遇勞動力技能障礙。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階段,該階段正是能源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強度較大的時期,扭曲的市場機制拉動工業畸形增長。工業、城市用水急劇增加,與農業用水的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由于缺乏嚴格的保護和治理措施,水質性污染導致水資源質量進一步下降。在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下,我國可用水資源的供給更加匱乏。工業污染導致不少農產品原料質量偏低,達不到加工業對農產品質量要求,還有一些農業生產者受利益驅使,濫用化肥農藥,導致農產品安全問題,加工品出口和國內市場銷售受影響,進而影響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生產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綜合配套服務的專業組織,服務內容涉及銷售、信息、科技、物資、加工、勞務、金融、經營決策、政策和法律服務等諸多方面。我國很多地區各類行業協會與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不平衡,整體規模小、服務形式單一,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布局規劃、項目可研、決策咨詢及相關的農業擔保、保險等系列服務還較欠缺。
對各類設備設施進行完善,讓產品檢測的條件得到改善,加強實驗室的完善以及建設,結合承擔質量檢測任務的各項要求以及檢測儀器的配備情況,要對實驗室進行適當的擴建,保證實驗室的使用面積以及具體的布局滿足實際需求,創造出最基本的檢測環境。關于檢測室的面積,市級的檢測室至少500m2,縣區級的檢測室至少300m2。在各類設備儀器的改造上,需要結合相關的標準以及實際工作需求,配備各類重金屬檢測設備、色譜類的儀器設備、農藥殘留的檢測設備等,要滿足各項指標檢測的需要。
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總體目標中提到:到 2035 年,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體系運行有效,食品安全狀況實現根本好轉,人民群眾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一是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使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有法可依。建立“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全程監管制度,從法治的角度提供保障。二是促進農業生產的標準化。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盡可能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三是建立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只有通過質量檢測部門的檢測獲得有效合格證的農產品才允許進入市場銷售,沒有合格證的堅決不允許流入市場。農產品在市場上銷售要建立可追溯制度,產品包裝上要標明產地、生產時間等信息,建立完善的檔案。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對現代農業發展十分重要,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檢測儀器設備,選擇有效的質量安全檢測手段和方法,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需要。應依托于高精密儀器設備,改善檢測條件,有效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效率和質量。另外,應持續提升檢測資金投入力度,堅持政府主導,引入民間資本,合理配置檢測儀器設備,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農產品作為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食品安全源頭在于農產品,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在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的基礎上,闡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現狀,提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的措施,以期為我國農業監管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