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固安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廊坊 065500)
農作物秸稈作為農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重要副產物,傳統的秸稈使用模式多是用于牲畜飼料、積肥還田等等,部分地區甚至還會通過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會造成嚴重的破壞。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快,秸稈產沼氣的應用方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簡化,對于秸稈的利用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也就需要我國農業部門能夠加強對秸稈產沼氣技術的研發跟推廣力度,借此來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跟社會效益。
目前我國采用的秸稈沼氣技術研究工作多是處于起步階段,除了一體化兩相厭氧消化技術之外,其他的秸稈沼氣技術并沒有獲得良好的推廣,在技術以及工藝上面也存在有比較大的問題。沼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可以在滿足人們能源需求基礎上,減少對外界環境造成的危害,現階段我國的農作物秸稈沼氣技術中主要包含有物理法、生物法以及化學法三種類型,具體如下。
①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含有機械加工法以及蒸汽爆破法兩種方法,主要是依靠物理條件來對農作物秸稈的形態以及內部結構進行轉變,方便微生物們進行秸稈的分解處理,來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就稻草秸稈為例,通過研磨以及切碎的方式來進行秸稈的處理,能夠起到良好的切碎效果,但是物理處理法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有能耗高以及工作強度大的特征,對于設備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多是通過跟其他方法結合應用的方式來進行秸稈的處理。
②化學法。化學法主要指的是借助于各種化學物質來進行秸稈的處理工作,從而獲得良好的沼氣生產效果。目前常用的化學處理法包含有酸處理、堿處理以及氧化處理三種類型,其中酸處理指的是借助于酸性物質來進行纖維素的水解處理,而堿處理則是進行秸稈中木質素的去除處理,從而讓纖維素以及半纖維素得到高效的利用。雖然采用化學處理法能夠獲得良好的農作物秸稈處理方法,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這也就需要在秸稈沼氣生產中充分注意這一問題。
③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通過微生物自身的降解能力,來進行秸稈的分解處理工作,一般采用好氧微生物菌群,來實現秸稈中厭氧消化菌群的分解跟利用效果。生物法在應用過程中有著操作簡單、設備要求低的特點,也是近年來我國沼氣工程的重要研究內容。
沼氣工程作為我國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今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發展,使得沼氣工程的原材料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大,因此在現有沼氣發展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沼氣工程多元化發展模式的研究工作,在農作物秸稈沼氣工程中還可以逐漸轉變原本單一的原材料生產模式,并且可以加入生活垃圾以及動物糞便等其他物質,這樣可以在減少沼氣成本成本基礎上,來獲得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
秸稈沼氣工程作為一項能源工程,要想跟社會的發展保持一致,還需要對現有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必要的轉變跟完善,逐漸朝著專業化以及產業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因此在目前農作物秸稈沼氣的發展過程中,也就需要積極采用專業化的崗位責任制度以及CDM管理機制,來對現有的沼氣生產、工程產品銷售環節進行規章處理,促進整個行業朝著規范化的方向不斷進行發展,讓沼氣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隨著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使得環境保護也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沼氣作為清潔的環保能源,要求我國能夠構建完整的市場營銷推廣體系,強化對沼氣產品的推廣以及宣傳力度,讓群眾們明確沼氣產品的作用,并對傳統粗放式的生產生活模式進行轉變,借此來實現沼氣產品的有效推廣。
目前我國秸稈沼氣行業雖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存在有一定的技術障礙。因此在我國農作物秸稈沼氣發展過程中,也就需要從原材料預處理、反應器接種以及發酵條件等幾個方面入手,來對現有的農作物秸稈生產模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在進行農作物秸稈等原材料的預處理過程中,需要將產氣率的提升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因此還可以實現多種處理方法的協同應用。在反應器接種過程中,要積極研發一些高效合理的接種物,來提升秸稈自身的產氣率,避免在接種過程中的進料強度難以控制以及運行成本增加等諸多問題出現。為了獲得良好的發酵條件控制效果,還需要對操作管理跟經濟性等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實現產能跟節能的協調,從而讓農作物秸稈沼氣生產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隨著我國農村建設速度的加快,如何進行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也就成為了我國農業部門所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通過農作物秸稈來制造沼氣的模式,能夠實現環境資源跟能源兩者的協調統一,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就農作物秸稈產沼氣技術進行了探究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