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榮
(三明市泰寧縣下渠鎮人民政府,福建 三明 354404)
化工工程安全評價是以化工安全生產為目的,以安全生產理論和方法來辨別分析化工生產活動中潛在的風險,預測出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評估出危害程度,提出預防措施的活動。安全評價的目的是分析查找化工生產中的風險,預測事故發生的機率,評估危害程度,提出預防措施,降低事故率。從本質看是生產過程中安全。分析出一套最優的安全生產方案,提供決策依據。在進行安全評估中發現安全生產中的問題,并提出安全整改方案。
安全評價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以被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遵循權威性、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綜合性和適用性原則。
在化工生產中,安全評價是以法規形式呈現的,目的從根本上消除減少事故隱患,最大限度的保證生產安全。安全評價以科學的方法流程進行,從資料收集、實地分析、篩選事故因子、取樣實驗、數據分析、公式計算和權重值給定等,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提出預防措施,都必須嚴守科學態度。安全評價的每一項工作都要客觀公正,排除主觀因素和外界因素影響,評價單位和評價人員要以強烈的責任心來進行安全評估。評價方法很多,要對不同項目選擇有針對性評價方法,提出針對性強的可操作措施。由于安全評價方法片面性,應結合多種方法,全面評估出可靠的安全評價結論。[1]
該方法是把整個化工生產系統拆分成若干個項目元,對不同項目元分別列出檢查安全項,逐項檢查匯總分析出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情況。項目元包括設備、員工操作、自動化控制、安全環保等各個方面。參照檢査條款依據法律規范標準等,對潛在的風險因素、已知設計缺陷和工藝流程、設備操作、安全管理等有關的隱藏風險進行判斷分析。這種方法往往可以提出相關的安全性措施以提供給管理層參考。
安全檢査表需要組織專家人員提前編制,做到全面化,不漏掉關鍵性的危險因素;然后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對照檢查表進行檢查,準確評價。表的應用方式是有問有答,給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內還可注明改進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時間后重新檢査改進情況;
預先危險性分析一般用于對安全生產工藝進行分析。在初期階段最直接有效,沒有操作資料或設計不詳細時進行。實際評價中,常用在工藝流程設計階段或研發修正階段,在建廠選址時非常有用,也作為PID設計的檢査工具。
安全生產評價方法一般分成概率法和指數法兩大類。概率法主要是對事故發生后分析原因與生產過程中事故發生的概率相聯系。依據安全生產系統的項目因素的錯誤率來確認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一般有故障樹的分析法。指數法是根據所評價項目內容的情況來選擇評價的項目,[2]對于每一個評價項目對象制定出分值.為各個項目對象進行評分,通過換算公式得出總分值。一般有道化法、蒙德法、快速排序法等。
活性炭生產過程中風險因素,主要包括活性炭生產時,活性炭粉塵達到一定濃度,遇電火花等引起的爆炸;作業生產活性炭時產生有毒氣體,人員違反規定在受限空間內作業,吸入有毒氣體(CO等)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作業機械設備短路、絕緣受損造成的觸電事故;在作業中,員工違章操作設備,設備故障等造成高溫蒸汽泄漏造成的高溫危害事故。
對活性炭生產過程編制安全檢查表:生產設備檢查表、活性炭廢炭廢氣檢查表、活性炭儲存管理檢查表等,運用安全檢查表法進行檢查,統計發現63個檢查項目中,21項不符合要求,不合格率高達34%。綜合評估出危害物質,有害特性及后果,危險位置和設備,從溫度,壓力等分析存放危險等;指出現場管理不合理,人員操作不規范,物品放置、空間分配不科學的問題,并給出建議提出安全防護措施。
活性炭生產工藝主要工序為原料篩選處理、炭化、活化、回收、干燥、磨粉、分級包裝等。員工進入生產區,不能攜帶明火;儲存場地要通風等;生產時員工要配戴防毒面具,如果出現人員中毒,一定要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搶救,生產前要經常檢查活化爐設施運轉情況,形成制度,進倉庫前開窗透氣等;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要對設備、線路進行檢查,由持證的專業人員進行,杜絕觸電事故的發生;對于機械傷害、高溫危害事故,員工要專業培訓合格后才能操作設備,設備的防護裝置不能拆除,佩戴勞動防護用品,用工具操作的不能用手代替操作,設備不能帶病運轉等;對安全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預防措施能力和緊急處置能力要定期檢查等。
安全評價在林產業化工生產中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僅靠一種安全生產評價方法是不能全面反映出生產系統存在的危險性因素的。合理的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能準確分析出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情況,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