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鋒
(泌陽縣春水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711)
目前,河南省泌陽縣所選用的夏玉米品種多為雜交品種,正在大力推廣的優良品種為鄭單958、農大108、掖單22號、登海系列以及豫玉系列,這些優良品種的應用是提高玉米產量的基礎保障。另外,目前對玉米品種的研發也在向飼用型、高油型以及甜玉米等品種研發方向發展,注重對優質高產雜交種結構比例的提升,保證品種結構布局合理,才能更好的促進當地玉米產業的發展。
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目標是圍繞當地土壤、氣候特點,走足壯高的栽培途徑,確保夏玉米的年均產量能夠達到60kg/畝,通過促控技術,保證玉米足株、齊苗、調肥、控水、遲收以及病蟲害防治的良好工作質量。
根據當地的土壤與氣候環境特點,選擇足株緊湊型玉米品種,控制玉米密度,采用密植的足株栽培,可達到提升籽粒庫容量的效果。在栽種夏玉米時,控制玉米的栽種密度保持在5~7千株/667m2的范圍內,可以讓玉米的產量得到良好保證。
保證一個種植區域內,玉米個體間生長的均衡性,可以達到提升產量的目的。而玉米中后期長勢的一致性又是通過前期工作來決定的,因此,在播種階段,必須保證工作質量,在播種前,應該將傳統的刨窩穴播模式更改為開溝點播的模式,開溝點播可以保證玉米種子播種深度的一致性,同時也能降低對行株距的控制難度,進而達到苗齊、苗勻的播種效果。另外,在選種階段,剔除玉米種子中體積較小的個體,保留飽滿的種子個體,確保種子素質的一致性,也能讓玉米幼苗的長勢更加均衡。為了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同時提升玉米前期階段的抗病能力,還應該在播種前對玉米種子進行浸種處理,選用45%~50%的尿液或者2%~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對玉米種子進行浸種,浸泡時間控制在6~7h之間,當玉米種子浸泡完畢,將泡好的玉米種子晾曬2~3d,這樣就能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浸種結束后,也可用 2%立克秀、50%辛硫磷拌按種子重量 0.2%進行拌種,這樣能提高玉米對地下害蟲、灰飛虱、蚜蟲等害蟲以及苗枯病的抗病能力,降低玉米早期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播種時應該通過增加播量、多次間苗定株的方式,提高玉米群體的整齊度,進而達到提升籽粒產量的效果。在播種時,每個坑穴的播量應控制在3~4粒之間,通過2~3次的間苗定株,取出長勢較弱的個體,保留最壯碩的個體,這樣就能讓玉米幼苗達到高度整齊劃一的長勢效果。另外,如果種植區域內存在個別缺苗位置,也應該避免移栽,在缺苗位置的一端或兩端保留平衡生長的雙株,這樣就能避免出現移栽后苗體空稈的問題。
玉米的高產與科學的水肥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玉米全生育期內,使用的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可以保證土壤良好肥力的同時,也能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含量,進而從長遠的角度促進玉米產量的提升。由于河南省泌陽縣當地的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在玉米種植工作中必須根據本年度的天氣情況控制澆灌量。例如,在玉米苗期,玉米幼苗的需水量較少,此時就應該減少澆水頻次,通過早播與三溝配套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抗澇栽培效果,保證玉米苗期不會受到水澇的影響。在播種時,根據當年的降水情況,調整播種日期,盡量在6月初完成夏玉米的播種,這樣可以讓玉米苗期錯過雨季,進而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降低降雨對玉米的影響,而在玉米吐絲前15d到吐絲后30d這個階段,必須根據當地降水情況,及時對玉米田進行補水灌溉,保證土壤濕潤,這樣就能避免干旱對玉米籽粒數量與粒重造成的影響。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對玉米產量有著嚴重的影響,目前,河南省泌陽縣的夏玉米種植正在開展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防治工作中,結合當地病蟲害發生動態以及蟲害發生規律的測報結果,對病蟲害給予相應的防治。注重物理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與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的應用,可以在保證對病蟲害良好防治效果的同時,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例如,在防治玉米螟時,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3.75kg/hm2加細沙75kg施于心葉內,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田間懸掛黑光燈也能有效誘殺玉米螟成蟲。在防治蚜蟲時,在田間懸掛一定數量的黃色粘蟲板,就能有效滅殺蚜蟲。
綜上所述,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大幅提升夏玉米的產量,在工作中我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地理環境、氣候環境以及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綜合分析,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保證夏玉米栽種的各個環節技術要點都能滿足,這樣就能進一步促進當地玉米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