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梅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沙地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111)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分小組動手把圓柱體模具切開、拼湊。但卻是凌亂的,無序的,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用電腦先出示一個圓柱體,然后在切割成許多小份,最后再拼湊,過程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割補法,幫助學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識要點,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維過程。
改進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實施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衡量教育質量的優劣僅看分數的高低,統考、升學還嚴重束縛著廣大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手腳,制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所以要真正落實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必須改進教學評價,樹立全面質量觀。因此,要建立全面的合理的小學數學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體系,即變單一知識考試為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的全面考查;變單一的筆試考查形式為多種考查形式(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查;變用分數排名次相對評價為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水平評價,從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反應、作業狀況等方面入手,強化日常評價,評估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效果,再結合考試成績作出綜合評價,實現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發展。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涂、想、說”進行。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①多種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幾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樣?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比的應用"一節內容時,在練習當中我為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中秋節,江西巡撫派人向乾隆皇帝送來貢品--芋頭,共3 筐,每筐都裝大小均勻的芋頭180 個,乾隆皇帝很高興,決定把其中的一筐賞賜給文武大臣和后宮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軍機大臣和?聽了馬上討好,忙出班跪倒"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一筐芋頭共180 個,先分別賜予文武大臣90 個,后宮主管90 個,然后再自行分配"。還沒等和?說完宰相劉墉出班跪倒"啟奏萬歲,剛才和大人所說不妥。這在朝的文官武將現有56 位,分90 個芋頭,每人不足兩個,而后宮主管34 人,分90 個芋頭,每人不足三個,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數一樣多"。皇上聽后點點頭"劉愛卿說的有理,那依卿之見如何分好?"此時,學生都被故事內容所吸引,然后讓學生替劉墉說出方法,這個故事把數學知識寓于故事情節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好奇心是小學生的天性,是創新的潛在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有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創新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心理學家貝爾納指出:"創造能力是沒法教的,所謂創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被鼓勵開發并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使他們富有創造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創造性,努力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數學教學特別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讓他們不但勤學而且善思。如此,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訓練,《標準》提出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總之,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涵蓋方方面面,在一段時間內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是不夠的,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每位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只有每位教師都把自己看作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看成擁有現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