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圖騰是記載神靈文化的載體。圖騰是承載歷史文化的標志和符號。原始部落對于部族的崇拜是圖騰產生的根本。運用圖騰解釋古文記載以及當時的民風民俗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期的一種現象。圖騰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有很多種,則是象征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不同的圖騰崇拜。
圖騰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其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在初生時期,自然物是圖騰的原始形態。全盛時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想象力逐步提高,祖先意識的逐步增強,形成了擬人獸。擬人獸的形成賦予了圖騰新的形象,使圖騰的特征逐漸發展為半人半獸的形象。人們對祖先的崇拜逐漸轉變成為了圖騰對象。
圖騰的出現主要作用是可以區分一個群體和另一個群體,所以,圖騰成為了一個族群標志或象征。之所以動物或植物可以用作一個群體的符號或符號,是因為在原始社會時期,一些生物肖像或自然物都與他們的民族遺產有關。原始圖騰不但與本宗族有一定血緣關系同時也有其他宗族的早期制度:本宗族的圖騰是與祖先有一定血緣關系的抑或是有著其他的特殊關系;每一個部落都會有象征自己的圖騰;人們對于圖騰的崇拜有很多禁忌,例如相同宗族不可以結婚,不可以屠殺圖騰對象;圖騰有一種部落人們無法觸及的神秘而強大的力量;同一部族有著相同圖騰,有著同一圖騰的人們是一個團體。
圖騰的主要作用是將一個群體同另一個群體區分開來,一個族群的神話人們可以通過一個圖騰推出。圖騰是一個群體或部落最重要的象征,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在原始時期,某一些自然產生物或是一些動物植物抑或是人的畫像是與他們的最原始的祖先的遺產是有一定關系的,因此,動物,植物或是人物畫像會成為一個族群的標志或象征,也就是成為了他們族群的圖騰。
色彩是對象本身具有的客觀事實,不但是審美感知需求的一部分,還是審美條件中的感性材料之一,存在著一定的象征性,圖騰本身對顏色并無限制,但是不同的顏色產生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能喚起主體的不同情感認知與心理反射,對于圖騰色彩的運用,在中國傳統服飾中的展現尤為豐富,以其多樣奪目的色彩、個性的圖騰題材、繁復的圖騰紋樣及裝飾和文化淵源的深厚而在世界聞名。刺繡、印染等技法在服飾中的運用則更大程度地豐富了圖騰的色彩,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例如黑色給人摩登感的同時,也會產生壓抑的感覺;紅色能表達熱烈,而另一面則是血腥;綠色象征生機,卻也是邪惡的象征。導致這種差異筆者認為有如下兩點原因:第一圖騰的色彩與色彩基本特性有關,如色相不同,給人的色彩冷暖感也有所不同,紅、橙、黃等暖色給人熱烈興奮之感,藍、綠、青等冷色給人凜冽靜默之感。第二則是文化差異,不同的民族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文化,也就有著不同的圖騰對象,當色彩與特定的事物有所聯系,便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如摩洛哥地區的彩繪——Henna Tattoo,則是一種源于植物葉子的特殊圖騰。
形成圖騰的對象有很多,比如動物,植物或是人物畫像,還有一部分則非自然物或非自然現象,這其中,動物又占絕大多數,由此衍生為圖騰,圖騰的造型是人們在認識實踐的過程中對客體形象做出的抽象概括和總結,是突出抽象形式美的最佳方式之一,同一圖騰的造型由具象到抽象再到意象的發展,例如織繡中的半圓形紋、曲折紋、網紋和叉紋等各種花紋皆是由最早的蛇紋演變而來,所謂抽象形式美是指對具體形象的概括而直接滿足于主體的需求,再如埃及的鷹圖騰,用線條對其形象進行概括,這種最后形成的造型就是抽象形式美,讓主體對這種美感產生直觀感受,它蘊藏于圖騰來源的本身,體現于由線組成的造型圖案之中,不同的造型的表現式,會產生不同的美感,例如幾何圖形產生硬朗之美,波浪等圓滑圖案產生優柔之美,不管是這其中的哪一種,其偏重點都是圖騰的造型美,強調的是圖騰造型的和諧美與韻律,從而活化圖騰形象。
受人物審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傳統技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圖騰崇拜在各民族的表形式也大不相同,服飾的材質以及面料肌理的選用也呈現出紛雜的態勢。可將圖騰的運用裝飾于身,或繡之于衣,或將圖騰對象的皮毛制作成服裝。如有些地方,用樹葉或者羽毛等裝扮當地所崇拜的圖騰對象,亦或是取魚皮,制作成魚皮革并應用于服裝制作的面料之中。還有民族利用銀等金屬制成有圖騰形狀的各種首飾以及頭飾。圖騰在不同時節運用于服裝之上的手法也多種多樣。夏季服裝通常采用圖騰的鏤空手法(如圖1),這不僅增強了服裝的美感也可以使服裝更加透氣,從而提升人們穿著時的舒適感,冬季的服裝則是以比較厚實的面料為主,例如毛呢,皮草等,圖騰的裝飾則是采用鐳射切割(如圖2),拼貼(如圖3)或是以絨繡(如圖4)的手法進行裝飾,從處理圖騰材質的手法以及用法上都增加了服飾的美感與厚度。
圖騰作為民族文化和藝術來源的載體,在國內外各個領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服裝設計領域中的作用尤為突出,是服飾文化中不可體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現代服裝中的圖騰服飾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以圖騰的圖案或紋樣呈現在服裝之上,而是將圖騰進行抽象化、符號化的歸納總結。以圖騰原型為研究對象,探索圖騰的來源及組成,從審美學,色彩心理等多個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圖騰的色彩,造型以及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傊褪菍撘饫砟钸\用于傳統文化之上,從而將服飾設計進行創新,設計出具有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的服飾,利用不同表現形式塑造出豐富多彩的視覺形象的不同圖騰圖案。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形象轉化等手法結合手工技術和形式美法則進行再設計,將圖騰的形象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的需求。
對于圖騰的再設計,設計者第一可采用歸納法,對收集到的圖騰進行歸納與分類,按照造型、色彩、工藝三要素分成各種不同題材和藝術象征的圖騰種類。第二運用形象轉化法,從顏色、形狀、工藝方面進行特征提取然后打亂進行重組,從而進行形象轉化設計,將再設計的圖騰與原圖騰做到形似,并且使服裝的藝術美和形式美達到統一的效果。圖騰的裝飾除了應用于服裝之外,還可以運用于鞋子以及服裝的配飾上,并要求與服裝的設計風格與主題相協調。圖騰的造型和顏色應當和服裝的款式與主題相協調。圖騰應當用于衣服中較為突出和顯眼的位置,即使人體曲線處。將再設計的圖騰靈活運用于服裝之上,與服裝整體廓形結構相結合,將圖騰活化,使得圖騰與服裝的結合達到相輔相成,天人合一的效果。
在服裝設計中,設計師將圖騰的不同表現手法相結合,將日常服飾作為圖騰的藝術表現形式的載體,傳達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圖騰的表現追求于圖騰題材與設計風格自然和諧,服飾材質多元化、圖騰圖案的色彩以及圖騰的造型與服飾的設計理念融合統一。圖騰的題材多元化更利于設計師對于設計主題的選擇和發揮,圖騰元素的轉化形象在服飾中的運用主要在傳統圖騰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因此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其中突出服飾的藝術性從而弱化服飾的功能設計,追求不似中的想死,用不同的手法及工藝表現圖騰元素,利用細致繁瑣的工藝并結合各種表現技法,例如切割,重復,疊加等,將抽象的圖騰元素進行有序的或無序的組合,制作出不同的面料肌理,使服飾的整體效果更具視覺沖擊力以及服飾空間感。在服飾面料材質和色彩上和造型設計相結合以服飾的韻律感。不同的服飾面料和材質通過編織、印染等手法展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再根據服飾的設計主題賦予不同的意義,不同于傳統服飾的概念,形成創新的服飾風格。將圖騰巧妙運用,還可以使圖騰有一種運動的感覺,從而可以增加服飾的動態美,呈現了圖騰元素平面與立體相互轉換,相互結合的設計效果。
追溯圖騰與服飾發展的淵源,可以知道圖騰對于服飾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分析圖騰應用于服飾上的情況展現了圖騰與服飾的關系以及在服飾上的多元化。圖騰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形式語言,將其應用到服飾設計中并借助當代的審美觀和新型的服裝樣式,將圖騰進行夸張,概括等手法使圖騰擁有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圖騰不僅僅存在于物品表面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是設計師對于人物內心的審美感受的表現同時也是設計師對于自己內心情感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