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宇
(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玻璃是以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無機氧化物為主要原料,根據制造不同種類的玻璃與某些輔助性原料經過高溫熔融、成型,最后經過冷卻而成的固體材質,是一種無定形非結晶體的均質同向性材料,也是現代設計的主要材料之一。玻璃可以滿足幾乎所有的光學特性,具有極好的透光度和可塑性,同時給人以晶瑩剔透、光彩流通的視覺效果,逐漸成為當下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大亮點。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玻璃制造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的需求在增加的同時,玻璃也朝著多品種、多功能的方向發展。裝飾性強、實用性強的玻璃不斷涌現,比如具有高硬度、高安全性的鋼化玻璃,具有隔音效果的夾層玻璃等,都為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
從室內設計來說,具有觀賞性的玻璃飾品和玻璃類家具受人們青睞,玻璃具有亮麗和諧的美感,與不同的材料搭配則可以營造不同的意境,比如門類、窗類、柜類、燈具等都可以用玻璃結合不同材料來表現物體藝術特征,玻璃經過高硬度和耐高溫的強化處理后,可做成質地堅硬而透明的玻璃桌、置物架等家具,簡練明快,極具現代感,通過彩繪的制作工藝,賦予玻璃豐富的色彩風格,更能具象的表達人們實際生活中對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烘托出雅致的氣氛,藝術感染力極強。玻璃類飾品和家具的擺放也應當恰到好處,其形狀色彩的搭配需要對整體進行襯托,如用少許的暖色烘托大面積的冷色、小型飾品的位置、材料、顏色、光澤都要與整體房間的色調要相和諧,擺放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空間線條的變化,豐富但不繁瑣,簡單且具有節奏感,便于人欣賞觀察,簡繁對比,相得益彰,再利用玻璃透明、折射的特性,與陽光或者燈光相結合,從而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造型上則以簡單優雅為主,切忌浮華繁瑣。當下比較盛行的玻璃用于隔斷類裝飾設計,這種設計方式不僅僅可以把玻璃隔斷加以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再使用工藝美術的制作方法進行紋理點綴,給人非常態的視覺印象,完成審美主體與客體,相比木質品更具現代風格。
在景觀設計中被廣泛應用的一般包含有色玻璃、平板玻璃、磨光玻璃、磨砂玻璃以及鋼化防火玻璃等玻璃類型,各式各樣的玻璃在景觀設計中得到運用,同時現代景觀設計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從而使景觀的質感、空間、色彩等得到極大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使用傳統材料的景觀設計。景觀是游客們重要的休閑娛樂場所,它能帶給游客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而玻璃的作用則可以極大地豐富人們的視覺體驗,是一種很好的藝術情感表達方式。比如廣場或者公園里的玻璃雕塑,起伏的造型勾勒出豐富的線條,忽明忽暗的光影變化表現出多變的空間層次,在景觀設計中絕對是重要的設計素材之一。在景觀空間設計中,玻璃就像是銜接人與自然的黏合劑,可以讓人們無限接近自然的同時又保守住自身的界限,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善于把玻璃融于自然元素之中,即是人文融于生態,類似于水上別墅,玻璃具有高透明度的特性,可做成觀景臺或者天窗,盡可能地開闊人們的視野,同時又保障了安全,讓人既可以享受家的溫暖,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玻璃廊亭、玻璃橋、座椅、水景、地面鋪裝等等都充分體現了現代材質的優越性質。
建筑設計方面對于玻璃的運用也發揮到了極致,簡約主義的代表人物約翰遜沿襲了少就是多的理論,他所設計的建筑師之家(又稱玻璃屋),就是用玻璃藝術表現出材質的固有美與現代施工的技術美與加工美,其作品所追求的目的非常明確,從外形可以看出大面積光亮平展的玻璃與筆直的金屬框架搭配造型簡潔的巴塞羅那椅,在陽光的照射下能給人一種清晰寧靜的心理感受,完美地體現出純凈派建筑的極簡風格。建筑精華的集大成者-新古典主義風格類建筑大多采用大面積墻及玻璃,使用簡單的線腳構架,由簡到繁,由主到次,體現出歐洲文化豐富的藝術底蘊,開放、創新的設計思想,一直以來頗受眾人喜愛與追求。西方教堂設計偏愛采用大面積玻璃彩色花窗作為裝飾,恰到好處的運用能使彩繪玻璃圖案更加豐富亮麗,其原理作用是當陽光照在玻璃上,會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光,造成絢爛奪目的效果,創造出神圣、賞心悅目的和諧氛圍。現代主義高層建筑時代,玻璃幕墻是高樓大廈最顯著的標識之一,它采用鏡面玻璃與普通玻璃組合,利用金屬材料框架支撐,其表面呈現的色調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給人以動態美,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建筑美學、功能、結構有機地統一起來。代表建筑有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西爾斯大廈、芝加哥石油大廈等。玻璃幕墻具有輕巧美觀、不易污染、節約能源的優點,但同時也伴隨著光污染、危害候鳥等問題,根據調查統計,僅在多倫多一地,每年就有一百萬到九百萬的候鳥死于玻璃幕墻。
玻璃裝飾之所以受人們歡迎,不僅僅因為它晶瑩剔透的肌理特征所給人帶來純凈和諧的視覺體驗,更重要的是它典雅脫俗的特點以及高適用性和強大的裝飾性更適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人,可以充分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但萬事萬物有好的方面也會有壞的方面,玻璃在裝飾建筑的同時也帶來了光污染,玻璃物質本身在周圍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也具有不確定性,在裝飾設計我們生存環境時不能只考慮到人類的品位和需求,更重要的要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搭配,我們也要努力地進行技術創新,推動材質變革,真正做到用環保材質做生態設計。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科技也日趨發達,人們的身心也都經受著巨大的壓力,人們對美不斷認識,不斷升級,追求也在不斷變化,提倡環保,追求自然是大多數當代人最為明顯的特征,而設計師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嘈雜的生活中,一點點綴,一片通透,或許就能讓你擺脫沉悶的空間,遠離喧囂,享受生活的寧靜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