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先靜,陳 華,韓艷紅,史 芹
(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
多肉植物又叫多漿植物,是指營養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擁有肥胖多汁的根、莖、葉、常常分為根多肉、莖多肉、葉多肉,它們大多生長在比較干旱或缺水的區域,在干旱的條件下依靠其薄壁組織儲藏大量的水分來維持生長需求,從光合作用途徑上鑒別屬于c4植物。原產于中亞、非洲、美洲大陸,大部分是沙漠、高山、海濱等地所以又稱作沙漠植物。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多數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區域,品種樣繁多,據統計大約有35個屬1500余種,中國通過引進或本土繁育大約有10個屬約240余種,另有多個引進作為園藝觀賞的花卉。擬石蓮花屬是景天科家族中的最大屬,大約有170個品種,本單位共引進346個品種其中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就有129個品種。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原產于中美洲半沙漠地區,從墨西哥到中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多數來源于高海拔地區,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主要的原產地是在墨西哥。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植株形態及其特征特性屬于多年生肉質草本或亞灌木植物,擁有美麗姿態和緊湊的株型,株高范圍一般在5~60cm不等,肥厚的肉質葉片排列似蓮花故稱蓮花屬。有些品種的老樁因生長周期長并在春季生長旺盛時期,其葉盤直徑可達20cm左右。 因品種而異葉片的肉質化程度不一致,葉片從外觀上觀察有些較厚有些稍薄,葉的形狀多樣化:有湯勺形、圓形、圓筒形、船形、披針形、倒披針形等多種形狀,多數品種葉片表面覆蓋白色的蠟質頂端有小尖;葉色有綠色、紫黑色、紅色、褐色、白色、藍色等不同的顏色,而每種顏色又有深淺的變化,有些葉面上還有美麗的花紋,葉尖或葉緣呈紅色、粉色、玫紅色等顏色,并且有的葉面上還會出現白色或黃色斑紋的斑錦變異品種,有的植株呈扇狀或雞冠狀的綴化變異品種。根據花序的不同,有總狀花序、穗狀花序、聚傘花序,花型呈瓶狀或吊鐘狀,花色以紅、橙、黃顏色為主,春秋季開花, 花期一般6~8個月。根系均不發達多數是毛細根沒有主根,這也是多肉植物需水少的原因之一。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大多數屬于春秋型品種一般都在春秋季節生長,多數喜歡溫暖、干燥、陽光充足的長日照以及通風良好的生活環境。較耐干旱,不耐高溫高濕和嚴寒,稍耐半陰。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喜歡陽光充足可以全日照的植物,基于本大棚栽培條件的唯一性,在炎熱夏季陽光過于強烈、冬季溫度升降敏感迅速,本大棚經過改造在棚頂加蓋一層自動升降式棉被利于夏季遮陽、冬季保溫。在夏季和冬季棉被遮蓋后減少陽光直接照射,導致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發生徒長、株型變散、褪色等外形變化直接影響美觀和欣賞價值,針對這個難關本大棚安裝LED燈進行補光來彌補光照不足問題,完善栽培技術要點提高其欣賞價值。通過人工控制LED補光燈對于不需長日照的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可以縮短其光照以免光照過強而引起的灼傷。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喜溫暖的生長環境,如果溫度適宜可全年生長。本溫室大棚因二樓棚頂較低,因鄭州市冬夏兩季較長且極端溫度天數較多,本單位溫室大棚2樓升降溫度迅速。經過改造在棚頂覆蓋一層自動升降式棉被,在冬季當室外溫度降到5℃以下放下棉被加以保溫。鄭州冬季最冷的1月份室外溫度在零下5~6℃左右時大棚1樓和2樓溫度保持在6~7℃左右,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能保持正常狀態、姿色優美多數品種維持緩慢生長。在最炎熱的夏季因太陽直射2樓大棚升溫迅速當室外溫度達到35℃左右時棚內溫度可升到41℃左右,本大棚通過安裝自動風機加強通風降溫,降低少數品種因不耐高溫而發生黑腐病死亡率。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因植株矮小生長速度緩慢、主根根系不發達等原因所以耗水量不大。根據2年的大棚栽培技術研究澆水是栽培技術重要環節,因品種而異實施按需澆水的原則,日常管理上是不干不澆、中下層葉片發皺、發軟,春秋兩季節可以大水和酌情增加澆水次數來壯苗以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冬夏兩季澆水考慮休眠期特別是夏季個別品種控水可長達90d,等入秋時節再緩慢增加澆水量和次數使植株逐漸緩慢生長。澆水時應沿盆邊盡可能的避免水珠滯留心葉中央,這樣水滴會在花心處停留數天容易導致心葉腐爛,并且在夏季高溫情況下容易形成黑色曬斑影響多肉的顏值,一次澆水不易過多忌積水避免根腐病和化水現象發生。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生長較緩慢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主要考慮保水透氣即可,本大棚所用盆土基質是選用排水、保水、透氣、富含礦物質的沙土、蛭石、泥炭土、椰糠、珍珠巖等幾種物質根據多肉不同生長階段按不同比例進行配置。如葉插的發根、發芽試驗和直播苗直播技術研究試驗以及砍頭苗的扦插試驗所用基質是用沙土:泥炭土:椰糠以2:1:1的比例配制而成滿足其發根、發芽的需求;春秋季節大量生產所需的基質是用蛭石:泥炭土:椰糠:珍珠巖以1:1:1:0.5配置而成利于排水和大苗生長需求以及春秋季節倒盆、換盆的需要。
由于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的根系不發達生長緩慢,一般1~2年換盆一次,當多數須根根部開始長出盆底的時候就可以換盆,換盆時要將過長老根剪去并進行適當晾根。換盆最好在春秋兩季進行利于緩苗。在挑選花盆方面,選用和株型大小一致的花盆,本大棚多數為塑料杯分別為6號、7號、8號、10號等型號,根據多肉不同生長階段使用相應的杯號,避免小花大盆積水過多導致根腐病的發生。無論用哪種型號花盆種植,剛剛換完盆或換完土之后不可立即澆水,應先將其放在干燥陰涼和通風良好明亮處小水多次的精心呵護緩苗7~10d,再放回日照好的地方開始正常澆水管理。另外種植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時,通常會在土面覆蓋上一層薄薄的粗沙或鋪面石,因為較重的沙石層可以防止沙土被風吹散,阻止雜草的生長,以及降低底部葉片腐爛的幾率。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可以通過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多數用無性繁殖:葉插、砍頭、分株來繁殖。葉插時應選取已成熟但未發黃的健康葉片,放在明亮通風良好處3~5d風干傷口,然后把葉片平放,避開烈日暴曬,適時灑水保持基質濕潤靜待生根、發芽即可,扦插的葉片經過精心管理長出的幼苗開始健壯,8~10個月左右可以另植新盆進行移栽;砍頭,是沿植株中上端砍斷并去掉2~3層葉片在通風良好處放置3~5d后,直接扦插在配置好的基質里放陰涼處約7~14d,此時不可以移動它們并進行合理的水分管理等生根緩苗后棵進行正常管理;分株就是用老株旁邊萌發的幼株扦插,其分株成活率也是相當高的。有性繁殖為:將春季雜交種收獲后經過4~5個月的后熟階段在秋季9~10月份進行直播在配好的基質里,經過8~10個月的精心水分管理后可進行大量移栽繁殖。
由于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葉片排列緊密通風不暢,若長期陽光不足或烈日暴曬,持續潮濕低溫、高溫高濕或高溫低濕、通風不良及澆水不當均會使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體質變弱,容易受到病蟲害侵蝕,養多肉難避免和蟲害斗智斗勇,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黑腐病、莖腐病、煙煤病、葉斑病、蚧殼蟲、蚜蟲等。分別危害根、莖、葉,嚴重阻礙葉片光合作用使其生長受阻然后蔓延全株甚至傳染附近其它品種的植株。一旦發現有個別植株染病或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必須馬上隔離以免感染其它植株。新買回來的植株應隔離觀察5~7d,確定沒有病害或蟲害之后才能與其他植株擺放在一起。針對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栽培配套技術上的觀察記載進行以下防治措施。
6.1.1 隔離:將患病蟲害初期初期的植株進行隔離,如:莖腐病、黑腐病、煙煤病、葉斑病、蚧殼蟲、蚜蟲等。若調查發現病情發展迅速且嚴重的情況,最好將整個植株淘汰處理掉,避免傳染別的植株或其它品種的植株。
6.1.2 砍頭:針對莖腐病對于莖稈高一點的擬石蓮花屬一些品種如特玉蓮、白鳳、白牡丹、紅心蓮、藍精靈、大和錦、冬云系等多數品種作砍頭處理,把發生黑腐的莖用手術刀橫切至健康的段位放陰涼通風處放置2~3d等傷口風干再用新拌好的基質進行扦插,成活率在95%以上。
6.1.3 控水:在炎熱的夏季因高溫多肉葉片的薄壁組織如吸水過飽會導致細胞壁漲破而發生化水脫落,因此在夏季嚴格控水,特別是中午一定不能澆水。黑腐病也稱作“多肉癌癥”,發病即快又猛有些品種前一天晚上是健康的第二天已變成醬黑色的一灘泥狀,所以在高溫的夏季嚴格控水可以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6.1.4 誘殺:根據昆蟲的趨光性和趨黃性利用殺蟲燈、黃色誘蟲板(紙)、食餌誘殺等措施來誘殺病蟲害,少量的蟲害如蚧殼蟲還可以進行人工逮蟲或用清水沖洗掉。
6.1.5 酒精:如蚧殼蟲可用75%的酒精噴霧2~3個療程,3~5d/療程殺蟲效果很好,切勿用酒精灌根以免灼傷整個植株。
6.2.1 莖腐病:對此用3%的甲霜.惡霉靈水劑750倍和0.3%的四霉素水劑800倍混合液進行莖基部噴霧加灌根治療,2~3個療程,5~7d一個療程,多數品種治療效果顯著。
6.2.2 葉斑病:用戊唑醇1500倍液和笨甲·丙環唑1000倍液混合進行葉面噴霧3~4個療程,5~7d/療程,多數品種治療效果顯著達100%。
6.2.3 煙煤病:此病害為本大棚主要病害之一,用47%春雷.王銅600倍液進行地上噴霧地下灌根相結合,2~3個療程,5~7d/療程,治療效果不顯著但對病害有抑制作用。用戊唑·多菌靈700倍液+95%酒精167倍液混合灌根,對少量品種有顯著效果達100%。
6.2.4 蚧殼蟲:40%的殺撲磷乳油2000倍液噴霧2~3個療程,5~7d/療程殺蟲效果100%,或者用護花神200倍液+95%的酒精167倍液混合噴霧1~2個療程,3~5d /療程殺蟲效果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