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路
(河北醫科大學紀委,河北 石家莊 050017)
加強政治監督是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一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1]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強化政治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并提出了“四個方面著力”的具體要求,這是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加強政治監督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紀檢監察機關是履行專責的政治機關和紀律部隊,每一項工作都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這就決定了紀委的監督本質上是政治監督。政治監督在黨內監督體系中是打頭的、管總的,可以說抓住了政治監督就抓住了黨內監督、紀律監督的根本,就能有效提升監督質量和效果。
黨的政治建設與政治監督相互依存,黨的政治建設為政治監督提供內容、依據和方向,政治監督則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保證、促進和支撐。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政治建設這一重大命題,首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2]去年黨中央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政治監督,著力發現和糾正政治偏差”。[3]黨的政治建設重要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政治監督同步加強。
我國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各種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進行戰略遏制和文化滲透,并將高校作為滲透的重點目標;再加上近幾年敏感事件節點密集,國內突發重大衛生安全事件也容易在高校傳導和發酵,高校政治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同時,部分高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管黨治黨寬松軟等問題,全面從嚴治黨任重而道遠。因此,深化政治監督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保障。
深化政治監督,必須突出重點、找準靶心。政治監督的首要任務和根本指向,就是督促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我們認為,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高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為此,必須將加強對高校黨的全面領導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情況的監督擺在政治監督的突出位置,確保黨中央關于教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和教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見效。
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旗幟鮮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既是建國以來我國高校辦學治校的優良傳統,也是高校事業發展的“魂”和“根”。因此,堅持和加強高校黨的全面領導,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強政治監督的重要著力點。
對加強高校黨的全面領導的監督應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各級黨組織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情況;二是各級領導班子樹立“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三是各級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情況;四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班子及成員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環節。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可以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應成為加強政治監督的根本落腳點。
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監督應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各級黨組織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以及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情況;二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情況;三是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四是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情況;五是解決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情況。
深化政治監督,厘清責任主體是前提,強化責任追究是保障。一是必須突出主體責任,主體明才能責任清,監督才能不缺位。在政治監督中,黨委是主責,紀檢監察機關是專責。既通過主動報告情況、及時提出建議等方式,發揮好協助同級黨委的職責,又通過監督進一步撬動黨組織政治監督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其他成員 “一崗雙責”的落實,推動四責協同、一貫到底。二是強化追責問責。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重點查處落實黨的政治建設責任不到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既追究主體責任,又追究監督責任,以強有力的問責倒逼“兩個責任”落實。
深化政治監督既要兼顧全面,也要抓住重點,處理好盯“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的關系。要圍繞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強化監督檢查,防止監督出現泛化不精準、散化不聚焦的問題,察覺問題苗頭及時提示提醒,發現問題線索及時處置辦理。同時要管好“絕大多數”,做到監督的全覆蓋、無禁區,積極協助黨委開展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督促補齊制度短板,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切實提高接受監督的自覺性,從而在全校營造起嚴守紀律和規矩的良好氛圍。
政治監督是具體的、現實的,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同學校中心任務緊密結合,讓監督落地見效。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情況開展監督,確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開展監督,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開展監督,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政令暢通;緊緊圍繞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等法規制度執行情況開展監督,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緊緊圍繞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開展監督,真正讓師生員工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切實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
開展政治監督應嚴格對標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深化“三轉”的要求,進一步厘清責任邊界,履行好“再監督、再檢查”職能。既要立足學校實際,聚焦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找準政治監督和業務監督的結合點,防止脫離業務工作抓政治監督,避免出現“外行”監督“內行”、監督流于形式的情況;又要跳出具體業務工作,緊盯主體責任落實,重點關注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力的問題,同時避免凡事都直接沖在一線、大包大攬,防止職能部門監管責任“虛化”“空轉”,切實提升監督實效。
切實把一體推進“三不”融入政治監督全過程、各環節,是提升監督實效的內在要求。堅持將政治監督同日常監督結合起來,聚焦師生員工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加大督查督辦、直查快辦和通報曝光力度,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堅持將政治監督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以案促改,健全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扎緊織密不能腐的籠子;堅持將政治監督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發掘與弘揚學校自身的優秀歷史傳統與校園文化,開展好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切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深化政治監督既要認真落實談話函詢、約談提醒、聽取匯報、受理信訪舉報等規定動作,還應謀劃開展好自選動作。一是積極探索清單式監督,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通過實施清單化管理,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傳導壓力,確保政治監督各項工作做細做實。二是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實現政治監督經常化。要前移監督關口,聚焦關鍵人關鍵事,緊盯黨的政治建設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同時剖析發生問題的根源,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舉一反三、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三是深入基層調研,強化政治監督與群眾監督有機結合。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個別談話等方式,深入到一線查問題、到師生員工中聽反映,善于從表象中發現異常。四是抓好專項整治,突出政治監督的針對性。圍繞師生員工最關心、反映最強烈、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并適時開展“回頭看”,跟蹤整改落實情況。
政治監督不應是“獨角戲”,而應是“大合唱”,要打好“整體戰”,出好“組合拳”,積極探索構建專兼結合、上下協同、內外聯動的監督格局。一是探索建立學校紀委委員聯系基層單位、發揮職能作用的制度機制,更好地推動政治監督向縱深發展。二是強化對下級紀委開展政治監督的領導與指導,完善“兩為主一報告”機制,防止下級紀委政治監督責任缺位。三是進一步加強二級單位紀檢委員、黨風廉政監督員和基層黨支部紀檢委員隊伍建設,著力解決“上熱中溫下冷”的問題。四是整合各方面監督資源,定期與審計、財務、組織、人事、宣傳、教務、團委等部門進行溝通聯系,進一步攥指成拳、凝聚政治監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