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廣東省汕頭市金英學校,廣東 汕頭 515041)
思維導圖是20 世紀60 年代托尼·布贊這一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提出的概念,也稱心智圖。思維導圖是根據大腦放射性思維特點發明的發散性、可視性的思維工具;是將抽象知識邏輯結構具體化的思維工具。通過圖像、色彩、代碼等多層次、多維度的特點增強學習者的記憶效果。作為能夠理解和加深記憶的重要學習工具,思維導圖一經提出就受到廣大中外學者的關注,著名外國學者Howitt 強調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建構三維思維導圖模型幫助高中生理解,創造條件進行創造性思維。
1.思維導圖的閱讀方式與傳統方式大有不同,傳統英語閱讀從紙張左上角開始向后繼續延伸,每一行看完再從左到右繼續閱讀以此類推。傳統英語閱讀沒有重點和非重點的區分,每行每一段都需要閱讀,而思維導圖以難點重點為中心展開閱讀,中心明確、閱讀目標明朗,使英語閱讀任務清晰簡單,從而實現重點突出有效記憶。2.思維導圖采用多層次模式,依靠線段將知識點串聯,重點突出向思維擴散,融會貫通各個知識點,形成發散思維樹形圖。3.大腦重圖像、符號多于文字,思維導圖運用大量符號和圖像使高中生大腦興奮,激發對閱讀的興趣,調動高中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使英語閱讀變得生動活潑。
思維導圖善于開發人左、右腦功能區,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需注意以下幾項原則:
教師的職業道德包括關愛學生、尊重學生這兩項內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高中生個性特點,給予學生機會讓其進行自主預習。而教師在課前備課時,為達到良好閱讀效果,可利用部分時間給予高中生足夠空間和時間自主預習。例如,分配閱讀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下一節課內容的課前背景知識,結合各種課程資源,然后引導每個小組對于課題專門制定思維導圖,最后幫助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由小組代表進行展示預習內容材料。這種運用展示活動和整理信息來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增強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其思維品質。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進行課堂閱讀教學的基礎,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也是如此。思維導圖的應用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并不廣泛,因此在應用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很多問題,此時教師和高中生的溝通狀況尤為重要。1.首先思維導圖具有層次結構清晰、框架明顯的特點,這些特點要求高中生具有較高邏輯思維能力。而高中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方向有誤、遇到障礙時,可由教師出面溝通、化解困難,指引高中生朝正確方向發展。2.其次繪制思維導圖沒有固定的規律可以遵循,自由性大、邏輯性強、高中生可發揮空間大,更重要的是繪制思維導圖步驟復雜不可一蹴而就,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存在的問題繁復,教師應在講授這類問題時保證自身語言流暢、精準,能夠做到循循善誘,運用高超的溝通技巧引導、啟發高中生的思維方向,及時糾正應用思維導圖過程中的各項錯誤。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注重有效延伸課堂上的內容,加強練習思維導圖的相關訓練,幫助高中生養成良好思維方式以及良好的思維導圖繪制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師生通過相互反饋分析總結存在以下兩點問題:1.部分高中生不能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自由切換思維導圖模式進行分析。2.部分高中生不能在有限時間內繪制思維導圖,導致在實際考試過程中浪費時間。課后及課外是高中生能夠自我掌控的時間,教師應以鞏固知識為目的,分配閱讀小組根據小組布置相關主題作業,并將小組完成作業后的活動材料保存至檔案袋定期展示成果,使高中生更加自覺牢固掌握該學習方法,使教師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與學生保持良好溝通,教師及時記錄高中生的意見,高中生認真聽取教師的教導。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激發高中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但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不可急于求成,而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以思維導圖為輔助工具幫助高中生長期積累練習,培養高中生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用思維導圖歸納和分析文章的習慣。與此同時,教師可多訓練高中生繪制導圖過程中掃讀、跳讀的閱讀策略,豐富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打造英語閱讀高品質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