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杭州市余杭區臨平第三中學,浙江 杭州 311100)
杭州市余杭區臨平第三中學是余杭區第四批名校、5A 級平安校園,近年來學校辦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得益于學校精益德育體系模型的積極建構與實踐。該模型建構的思路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理念為依據、以余杭區臨平三中的校情為基礎,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近幾年來,臨平三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引人注目。基于學校德育實踐,進一步凝練學校德育工作理念,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成效,成為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和風險期,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點。在這一階段,學生正從依賴走向獨立,依賴性減弱,獨立性日益滋長,但是尚不能獨立地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正向生長,防止誤入歧途,這是一個初中學校需要面對的普遍問題。臨平三中部分學生學習基礎整體偏弱,學習意愿不夠強烈,學習意志不夠堅強。這些微德育問題的解決具有緊迫性和現實性。傳統德育工作強調大而全,如果不借助微問題的高效解決,大而全的德育工作也很難入腦入行,并固化為學生的良好品行。
人格自立是優秀的人格品質,源于傳統,基于現實,指向未來,是學生解決當下問題與未來問題不可或缺的人格特征。黃希庭教授(2001)首次從心理學角度界定自立的含義,將自立定義為個體從自己過去依賴的事情中獨立出來,可以自己行動、獨立自主和判斷以及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負起責任的過程。人格自立最突出的特點有獨立性、主動性、盡責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簡而言之,自立指的是個體獨立、高效地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人格自立這一品質在教育實踐中涵育并在社會實踐中應用,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實踐性和超越性,可以幫助學生出色解決生存和發展中的各種問題。以2020 年第一季度特殊時期的網課為例,人格自立強的學生,線上線下表現如一,學習成績少有起伏;人格自立一般的學生,學習成績保持穩定。學業情況明顯下滑的是人格自立弱的學生,點名不到,在線不在學,作業催收困難,諸如此類。網課像一面鏡子,折射的是人格自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
真指真實客觀,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善指利人性,反映的是社會發展的合目的性;美指真與善的外在體現,是人對真與善的內心體驗。真、善、美是從人類社會實踐中高度抽象出來的哲學觀念,是人類道德文化價值的核心。求真、至善、臻美是人類社會活動的永恒追求。
真善美在臨平三中微德育體系中居于價值觀念體系的核心,具有很強的總括性、普遍性與實踐性。真善美的對立面是假惡丑,這種價值觀念看似抽象,卻無時無刻地在人的細微行為選擇中充分體現出來。以疫情時期的人們的生動表現來看,有逆行天使,面對疫情危險,白衣天使選擇了置身險境救治病人,展示了醫者仁心的優秀品格,受到國人的普遍贊譽。也有人隱瞞去過疫區的經歷,擴散疫情,引起社會恐慌,受到社會的譴責與法律的制裁。很顯然,前者為真善美,后者為假丑惡。真善美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哲學,而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行為指南,體現在一個個微小的行為選擇之中
求真、至善、臻美是人類道德文化價值的核心,是對人類社會實踐價值取向的高度概括。中國正處于快速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的、現代的、本土的、外國的思想觀念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將真善美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衍柱認為,“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基礎;“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屬性;“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高境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24 個字,分別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提出了價值準則,這些價值準則是真善美與中國社會實踐結合的產物,統一于人們的社會實踐之中。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三大方面、六大核心素養,即文化基礎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自主發展包括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社會參與包括實踐創新、責任擔當。從核心素養得到表述來看,看不到真善美的只言片語,但是處處融入了真善美的價值觀念。以核心素養“科學精神”為例,牛頓的經典力學揭示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規律,是“求真”,牛頓經典力學有力地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研究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是“至善”,牛頓用簡潔的公式把紛繁復雜的物質運動規律揭示出來,富有簡潔美和科學美,是“臻美”。以核心素養“人文精神”為例,中國改革開放,努力實現計劃與市場的完美結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求真”;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度與滿意度提升,是“至善”;中國改革開放永不止步,不斷走向深入,昂首闊步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是“臻美”。